创设生活情境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创设生活情境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ID:17166394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8

创设生活情境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_第1页
创设生活情境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_第2页
创设生活情境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_第3页
创设生活情境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_第4页
创设生活情境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设生活情境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要创设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个大舞台上展示他们的风采,给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作为教师,要具有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通过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心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为此,我作了一些尝试。一、情景创设生活化创设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又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

2、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中自然地消除对新知的陌生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这样既活跃了思维,又激活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小云有个小小心愿,“六•一”儿童节爸爸妈妈能一同带她上公园玩。可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从五月七日起,妈妈每六天休息一天,爸爸每八天休息一天。你能帮小云算算她的心愿能实现吗?听说小云要请自己帮忙,同学们可乐意了,他们跃跃欲试,有的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有的用找倍数的方法解决;有的找同学讨论争议……教室里顿时乐开了花,叽叽喳喳个不停,学生们都在兴致盎然的帮小云想办法。同学们的积极性广泛调动起来了,就

3、这样自然而然地揭开了新课题“最小公倍数”。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在知识发现过程中得到快乐,在课堂上享受成功的喜悦。二、数学问题生活化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离生活太远,枯燥、抽象、允学。其实不然,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作为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使柘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创设了《小鬼当家》的生活情景:《小鬼当家》是小朋友们最喜爱的节目,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小鬼当家》的游戏,假如你只有10元钱,怎样去买菜。屏幕显示超市各商品标价:白菜0.80元/斤,红萝卜1.20元/斤,土豆

4、1.50元/斤,鲜鱼2.90元/斤,火腿肠4.50元/根……让学生选购几种菜,并算出它的总价。听说玩《小鬼当家》的游戏,同学们一个个兴高采烈,激情飞扬,探索欲望特别强烈。同学们立即选购几种自己喜爱的菜肴,并算出它的总价。因为必须在10元以内,所以选购的同时还要看钱够不够。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有的超支了怎么办,有的还有剩余的钱怎么办。学生们一个个俨然一家之主,还会精打细算呢。像这样把知识不留痕迹地融入到游戏中,学生学习得既轻松又活泼,像这种富有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三、问题解决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把生活中的

5、问题变成数学学习的对象,学生会倍感亲切,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动力。如在教学“打折”时,可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六(2)班45名同学去科技馆参观,科技馆门票是每张10元,如果买满50张打八折,六(2)班同学买门票需要多少元钱?看谁花的钱最少。同学们通过计算发现买50张票还划算些,这样钱用得少还有多余的票。对“多余的票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回答,答案丰富多彩,一个比一个精彩,有的说送给老师,有的说送给别班的同学,有的说便宜卖给别人,这样还可以赚点钱,花的钱就少些……整个课堂成为智慧飞扬的天地。象这样创设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生活化,有利于培养

6、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四、练习设计生活化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仅仅提供

7、相应习题供他们练习,以求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这样容易使学生养成机械的解题习惯。改变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寻长需要,运用相应知识去解决一些现象。充分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更好地激学生练习兴趣,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成就感。如在教学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的练习中,设计这样的生活问题:三(1)班有37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能坐4人,需要租几条船?这时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有余数,怎么办?这就是生活实际问题,怎样解决?答案就在生活中。又如在教学年、月、日的练习中,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小红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等等一些生活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

8、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随处可见数学问题。只要掌握好数学知识,就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