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

血清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

ID:17385935

大小:1004.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8-30

血清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_第1页
血清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_第2页
血清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_第3页
血清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_第4页
血清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清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血清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胱抑素C(CystatinC,简称CysC)亦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一、胱抑素C的结构与功能   胱抑素C,以前也被称为γ-微量蛋白及γ-后球蛋白,是一种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分子量为13kDa,由1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一种分泌性蛋白质。胱抑素C广泛地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如脑脊液、血液、唾液、精浆等。至于胱抑素C的确切生物学功能目前还了解不多,研究发现胱抑素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超家族

2、的成员之一,是目前发现的对组织蛋白酶B抑制作用最强的抑制物,对木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组织蛋白酶H及L也有抑制作用,故胱抑素C的一个生理学功能可能是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二、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关系胱抑素C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内源性标志物,由于胱抑素C基因属“看家基因”,能在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表达,无组织学特异性,故机体胱抑素C产生率相当恒定。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可经肾小球自由滤过,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并降解,肾脏是清除循环中胱抑素C的唯一器官,所以血清胱抑素C浓度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率(GFR)决定,由此可见胱抑素C是一种理想的反映GFR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研究证

3、实血清CysC浓度变化不受炎症、感染、肿瘤及肝功能等因素的影响,与性别、饮食、体表面积、肌肉量无关,是一种反映GFR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虽然血肌酐是目前最好的反映肾小球率过滤(CRF)的指标。检测方法也简便,但其浓度受年龄、性别、运动、饮食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药物和内源性物质也对肌酐检测有干扰。肾小管损伤也影响肌酐对GFR估计。再者当GFR降低到50%的时候血肌酐含量才开始升高。尽管内生肌酐清除率能够弥补一些血肌酐的不足,但是由于血肌酐的浓度易受其它因素影响,留取24小时尿既费时又费事,尿量计算也无法进行质量控制,因此,应用受限。临床专家通过研究血中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

4、CysC浓度与GFR的相关性,发现CysC血清浓度与GFR的相关性最好,认为CysC是低分子量蛋白质中与GFR最相关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其灵敏度与准确度优于血清肌酐。三、胱抑素C作为GFR标记物的临床应用在1984年-1985年早期的研究中已发现,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作为GFR的标记物至少与血清肌酐同样出色,同时研究还发现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水平比其它低分子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更能反映GFR的情况但在早期的研究中,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的测定只能通过放射免疫扩散方法,此方法非常费时,并且CV也相当高,这就降低了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作为GFR标记物的临床

5、实用价值,自从1994年,引入了全自动的微粒子增强透射比浊法和1998年引入的粒子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大大提高了检测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准确性和灵敏性,推进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肾功能的关系目前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检测以血肌酐、尿素氮等检测为主。血清尿素氮首先被作为肾功能的评价指标,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当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到正常值的40%以前,尿素氮浓度升高缓慢,并且其血清浓度与外源性(蛋白质摄入量)与内源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胃肠出血等)尿素负荷的大小有关;更重要的是肾小管对尿素氮有明显的被动重吸收,因此尿素氮不符合GFR内源性标志物要求。肌

6、酐基本符合内源性GFR标志物的要求,目前国内外仍用血清肌酐作为临床常规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但只有当GFR下降接近一半时,血清肌酐才有明显的变化,且其血清含量受性别、饮食、肌肉量等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证实CysC血清浓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高度相关,能够准确反映人体GFR的变化。大部分研究证明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比血清肌酐更能反映GFR的情况,尤其GFR在轻度到中度降低的病人中。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强调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血清肌酐相比,不受性别和肌肉组织的影响。CystatinC是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重要指标。Hafize等以52名不同肾病期的病人和52名对照为受试对象,以99m

7、Tc-DTPA为判断GFR的标准,评价CysC,SCr,和β2-微球蛋白作为内源指标判断GFR的准确性,通过ROC曲线图分析各个指标诊断,评价肾功能异常的准确性。研究表明CysC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上都优于SCr和β2-微球蛋白。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在糖尿病中的应用: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约1/3的糖尿病患者发展为肾衰,需要肾透析。必须以可靠的GFR清除率来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临床通常以检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