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

ID:17389679

大小:55.03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8-30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_第1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_第2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_第3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_第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k道路工程绪论1.交通运输方式:①铁路<500km、②道路<200km或不限、③航空、④水路、⑤管道注意各自的分工和特性的比较可达性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运输能力、运输速度铁路160-220公里/小时道路小于120水路18-30航空160-1000管道1.6-302.道路运输特点:①机动灵活性大(直达运输,100-200公里短途运输,经济可靠)②普及面广、适应性强③速度快、造价低④运量大3.道路功能:①交通②形成国土结构③公共空间④防灾⑤繁荣经济4.道路分类:①公路②城市道路③厂矿道路④林区道路⑤乡村道路5.公路的

2、分类与分级  干线公路(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①国家干线公路②省干线公路③县公路④乡公路  支线公路(公路网中起连接作用的公路)6.公路的分级  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设计年限2015151010设计速度(km/h)80、100、12060、80、10080、6040、3020AADT(pcu/d)25000~10000015000~550005000~150002000~6000400~2000出入口控制完全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和不控制——  

3、其中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汽车专用道路,其他为一般公路。  一般公路也分为二级三级四级公路p9表格  Aadt是标准车的年平均日的双向交通量,标准车一律用小客车。7.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①快速路联系城市的各大组团时速可达80公里内环线中环线  上海快速路通常是高架或外滩的地下快速路。北京的三环四环采用主线和辅道。  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②主干路形成城市骨架的道路四平路 

4、 四平路早晚的分时设计?查从主城区到居住区?项目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机动车设计速度(km/h)大城市>20080604030≤20060~8040~604030中等城市404030道路网密度(km/km2)大城市>2000.4~0.50.8~1.21.2~1.43~4≤2000.3~0.40.8~1.21.2~1.43~4中等城市1.0~1.21.2~1.43~4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大城市>2006~86~84~63~4≤2004~64~64~62中等城市42~42道路宽度(m)大城市>20040~4545

5、~5540~5015~30≤20035~4040~5030~4515~20中等城市35~4530~4015~20 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净出口。  ③次干路控江路  一般是五百米左右?     上海不规则的路网形式,由于租界。不同于北京。而且上海也是水网地区。     但总体也是环状+放射状。     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其集散交通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④支路彰武路密云路主要单位的门应面向支路开。

6、上海中心区支路会比较密。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俄罗斯的路网密度比上海高得多  应当在规划中合理安排好支路。  大、中、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表格)  最宽的8车道55但是有些城市动不动100米宽(北京长安街、上海世纪大道12车道)  大城市的快速路道路宽度只有40-45因为只设计给机动车而主干路还要考虑非机动车行人  100米宽的一条不如50米宽的两条因为变道会对后面的车产生xx效应  目前建设部发布规定禁止建设宽马路  大于200万是超大城市  小城市只有干路宽25-35两到四个车道和支路宽12

7、-15两车道8.城市道路设计原则①城市道路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②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近远期结合、分期发展,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设。  ③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线形、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  ④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良好的街道景观。  ⑤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尽可能采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除特殊情况外,应避免采用极限标准。  第

8、一章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1.行人基本知识行人活动圈行人在自由活动圈(直径1.22~1.34米)内,步行可以很自由,也不干扰别人;即人均所拥有的空间达到3.7m2。行人在舒适活动圈(直径1.07~1.22米)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