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ID:17442227

大小:547.8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31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代田法”是西汉农学家赵过在总结劳动人民保苗抗旱的生产经验基础上推广的。它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A.刀耕火种B.精耕细作C.依赖灌溉D.男耕女织2、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

2、革命作用”的是()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B.推动水利的兴修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3、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④这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新式企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①农业税相对稳定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③商品经济发展

3、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5、(2012年1月绍兴市期末5题)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A.两则材料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出现“夜市”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情况不同,因此两者并不矛盾D.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

4、成立6、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写道:“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下列对“停滞于静止状态”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人口多,消耗大,影响社会财富的积累②经济政策不合时宜8③中国古代一直是世界最富的国家④作者的结论是基于东西方比较研究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7、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

5、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8、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①自然经济出现瓦解②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③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始出现④白银开始大量外流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9、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材料表明张謇()①主张发展实业,重

6、点放在纺织和钢铁方面②代表了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③倡导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④力主对外开放,实现实业救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②封建制度的终结③人民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④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185

7、0年1887年1914年1936年1949年人口数(千人)414699377636455243510789541670人均收入(元)43.835.941.2250.5134.98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实业救国、收回利权运动、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以及辛亥革命有关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D.1936~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12、1958年6月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

8、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