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骈文的对偶

李商隐骈文的对偶

ID:17453092

大小:273.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1

李商隐骈文的对偶_第1页
李商隐骈文的对偶_第2页
李商隐骈文的对偶_第3页
李商隐骈文的对偶_第4页
李商隐骈文的对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商隐骈文的对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3期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2No.32011年5月JournalofJinggangsh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May.2011文章编号:1674-8107(2011)03-0101-06李商隐骈文的对偶芦春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北京102488)摘要:李商隐骈文的对偶在方法、句式以及句内、句间关系、总体表达效果方面成就颇高,这种成就不在于方法和形式上的创新,而在于作者能在遵守对偶基本修辞规范的情况下,灵活自如、淋漓尽致的表情达意,使骈文从内容到形式、从微观到宏观都呈现出骈丽之美。关键词:李商隐

2、;骈文;对偶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8107.2011.03.018作为晚唐骈文的重要代表作家,李商隐的骈践中都对此进行了归纳,日僧空海编写的《文镜文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骈文是一种对形秘府论》颇为全面细致地收录了唐人所总结的对式要求较为繁琐的文体,它在对偶、用典、声律和偶经验。但其中有些对偶方法过于强调技巧性,藻饰方面都有相应的规定。而其中对偶是骈文最例如“二十九种对”中的“侧对”用“冯翊”与“龙基本的特征,这不仅因为它是区别骈文与散文的首”互成对偶,理由是“此为‘冯’字半边有最根本标准,还在于对

3、偶的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马’,与‘龙’为对;‘翊’字半边有‘羽’,与‘首’为[2](P254)骈文成就的高低。综观李商隐骈文会发现,其文对”,应该说即便不考虑是否有益于文章的章对偶堪称上乘。修辞,这种对法本身就显得牵强,看上去更像是对偶是一种文章写作的技巧,不只骈文,它文字游戏。由此也可以看出,技巧性过强的对偶还被广泛应用于诗、词、曲、赋、对联以及散文等方式不适于应用性文体。而李商隐的骈文多是公文体形式当中,其在文章中表现为平行的两个句文、哀诔以及写给达官贵人的书信,这些文章注子之间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一种对应,这种对应关重实用性和严肃性,因此写作时在对偶方法的使系好

4、比古代仪仗两两相对而立的样子,因此也被用上不宜过分标新立异。所以李商隐骈文的对偶形象地称为对仗。骈文的得名与对偶紧密相关,并不十分复杂,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大都是一些基[1](P323)《说文解字》中有:“骈,驾二马也”,取二马并本的对偶方法。立来比拟文句的相互对举,这也形象地说明了骈《文心雕龙·丽辞》:“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3](P384)文是以对偶为基本特征的文体。而作为骈文特征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的对偶就不仅仅是一种技巧,还是一种文章的存这里指出了对偶的四种基本方法,即言对、事对、在形式,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时除了对偶方法、对正对、反对。值

5、得指出的是,言对和事对是从用典偶句式外,还要涉及到对偶的句内与句间关系以与否的角度进行划分的,而正对和反对则更加强及文章的整体效果等问题。下面我们就从这些角调对句之间的命意关系,这四种对偶方法之间是度来考察李商隐骈文的对偶。存在交叉的,言对和事对可以通过正对和反对的形式实现,正对和反对中也包含了言对和事对。一、李商隐骈文的对偶方法李商隐的骈文很好地运用了这四种基本对法,为由于对偶应用的广泛性,历代文人在创作实了便于分析我们仍将它们区分开来,逐一说明。收稿日期:2011-01-14作者简介:芦春艳(1982-),女,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唐代文学、诗学研究

6、。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2卷102第一,言对。对此《丽辞》中解释道:“言对者,可看作是对李文言对高明之处的准确评价。[3](P384)双比空辞者也”,意思是说言对的特点是构第二,事对。《文心雕龙·丽辞》云:“事对者,并[3](P384)成对偶的两句都不用典故,完全靠作者凭空结撰、举人验者也。”可见事对是通过用典故构成组织语言。《丽辞》中进而还提出了言对的艺术标对偶来表情达意的。《丽辞》中说:“事对所先,务在[3](P385)[3](P384)准:“言对为美,贵在精巧”。言对的关键在于允当。”这是说在使用事对时,典事要能恰当精练巧妙,这是因为语言的拖沓冗长

7、、平淡无奇会准确地表达文章内容。李商隐的骈文以用典见长,导致文章不够生动精彩。李商隐的骈文素以用典事对在李文中不仅所占比重较高,而且也达到了繁复见长,言对在李文中的比重相对较小,但却也很高的艺术水平。李商隐在使用事对时真正做到很有水平。如:《代安平公遗表》中的“风叶露华,荣了“允当”,这表现在不仅注意典故与文章内容的①落之姿何定;夏朝冬日,短长之数难移”,用自然契合,而且注意到了文章阅读者的身份。如其《代现象作比说明自己身体状况不佳;“念犬马之常安平公华州贺圣躬痊复表》中称颂皇帝为国事操期,死亦非夭;奈君亲之厚施,生以无酬”,通过议劳时用了“求衣未明,观书乙夜”,

8、两典均与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