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ID:17496196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2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1页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2页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3页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4页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论专题答案一、填空题1、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折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2、“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互相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审美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审美情感)特征。3在中国古代文论中,“通变”指的是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所谓“通”,即会通,侧重于对过去经验继承;所谓“变”,指适变,侧重于在继承基础上的革新。因此,“通变”一说具

2、体讨论的是文学发展演进过程中有关(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问题。4、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更是以“(滋味)”说著名。到了司空图这里,他首先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包括近代王昌龄的“意境”说以及皎然的“取境”说等,在深入总结古典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他对诗歌的“味”作了缜密的研究,谓“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与李生论诗书》)。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特殊属性,所谓“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从而把能否辨识这种属性提到了创作与评论的首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创立了“(韵味)”说

3、。5、《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五个部分组成,其中“(诗辨)”是全书的理论核心。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识)”处于核心和主宰的地位。7、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湘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其中尤其以《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最为著名。他的文学理论思想主要就体现在这《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和《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上。8、从戏曲自身特点出发,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这里所说的“结构”与现代意义的“结构

4、”有所不同,涵义要宽,其实即戏曲创作前的总体构想,具体表现为剧本的全局性架构,大体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构思”。关于结构他有四点具体主张:一是“立主脑 ”,二是“减头绪 ”,三是“脱窠臼 ”,四是“密针线 ”。9、王国维几乎所有的文艺美学论著都是在他30岁前后这段时间内完成的,这段时间被视为王国维学术人生的文学时期 。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二、简答题1、简要说说庄子是怎样看待“言”与“意”的关系的。1

5、、就“言”和“意”,庄子提出了“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来,语言作为一种表达人的思维内容的物质手段,是带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难以表达人的全部思维内容,即“言不尽意”,因此需要通过“得意忘言”来解决这一问题。他把语言看作“得意”的工具,通过利用有限的语言可以表达的方面,又不拘泥于语言文字,借助比喻、想象、象征、暗示等方法,发挥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去联想、想象、领悟无限的“言外之意”,以获得比语言文字已经表达出来的内容更加广阔的内容。2、司空图“韵味”说的内涵2、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韵味说”,其基本内容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

6、之致”、“味外之旨”。总的来说,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8。前者指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后者指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读愈有味道。3、从“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简单理解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3、这一观点出自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是指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复杂因素,都会对文学风貌的变化和文学的兴衰,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政治的盛衰对文

7、学演变产生重要影响。(2)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也影响文学风格的变化。例如建安文学的时代特点。(3)学术文化思想对文学的发展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如魏晋玄学对玄言诗的影响。三、论述题1、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的具体内涵;文学的社会功能与作用1、“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论述文学作品的作用时提出的。所谓“兴”即“兴于诗,立于礼。”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是指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政治得失、道德风尚状况和诗人的主观意

8、图的作用。“群”即“群居相切磋”,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和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