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201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ID:17500076

大小:6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2

201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201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201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201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报告_第4页
201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报告1】  前言  为有针对性地对《构建和谐家庭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对策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决定对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留守儿童进行单项研究。通过上学期的排查,我校共有114名留守儿童。为了使留守儿童像其他孩子一样有温暖感和安全感,我们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和温馨小屋两个特殊功能室,并由黔西电厂职工和我校部分教师与他们结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对子。为了使帮扶活动有的放矢,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生理、学习、生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一次留守儿童的彻底调查活动。调查的方式是问卷和座谈。  一、留守的原因  调查方式:

2、问卷。调查学生:100名。年级:一至六年级  留守原因  人数  百分比  父母离异  23  23%  父母双双外出打工  67  67%  父母一方去世  6  6%  其他  4  4%  情况分析:  以上的数据统计表明,只有65%的家庭是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外出打工,而35%的家庭则因父母无责任心,使孩子成了他们扭曲的人生观的牺牲品。在调查中,只有一个孩子的描述是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感觉很幸福中提到幸福,另一个孩子描述没什么困难,很开心中提到开心,而大多数孩子一提到父母便眼泪汪汪,有的是因为想父母,有的是因为恨父母。  案例一:  李某某,男,11岁,现就读于四(3)班。表面

3、看上去孩子虎头虎脑,俊俏可爱,但与同龄的其他孩子相比,他多了几分忧郁,也不像他孩子那样穿戴整洁,谈吐自如。这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学生。在他一岁多时,父母便离婚了,并且双双都不要他,各自到外地打工并分别组建了新的家庭。十年来,孩子一直跟着没任何收入的奶奶租房住,平时靠叔叔和姑姑每月给点生活费,勉强维持生活。他不知道父母的名字,更不记得他们的模样,因为这么多年来,父母都不曾来看过他。当问及你想爸妈吗?他语气坚定、眼神果敢地说:不想,我恨他们。  案例二:  熊某某,女,11岁,五年级()班。当与她结对的罗老师和她谈到留守原因时,突然觉得无法填写。因为该生说她父母都没出远门打工,但她家一共有五个

4、孩子,她从小就被寄养在伯父家,很小的时候在大伯家,后来又在二伯加。孩子脸上写着迷茫、无辜和无助。她不知道该怎样界定自己是否留守儿童,她只知道自己从来没像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天天跟父母撒娇,就算是被父母骂一次的经历都没有过。孩子心中充满着怨恨。  二、生活现状  调查显示:有82名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2名孩子和姑姑或姨妈生活在一起,有5名孩子住老师家,另有一名孩子一人租房住。  他们的生活水平统计如下:  状况描述  人数  百分比  衣食无忧  9  9%  一般  81  81%  较困难  7  7%  很困难  3  3%  情况分析:  以上数据说明,多数父母外出确实

5、能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让老人和孩子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但结合前一项的调查显示,只有父母关系正常的家庭才能让留守儿童得到生活上的满足。而生活很困难和较困难的家庭都是因父母分道扬镳而至。  当中凸显出来的隔代教育产生的溺爱现象非常明显,导致孩子的生活习惯不良,生存能力低下。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给学

6、校教育带了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学习状况  通过问卷、访谈两种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左右的代理家长能辅导孩子的学习,其余大部分中有的是没文化,有的是没时间,都只能是动口喊一喊,甚至连检查的能力和时间的没有。大多数孩子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在中等。但少部分孩子却是老师最头疼的,要么上课老走神,要么不完成作业,对待学习的态度很被动,并且学习非常吃力,成了班上拖后腿的典型。  案例三:  唐某某,女,9岁,三(1)班。父母带着三岁的妹妹到外地打工,自己与爷爷奶奶生活,在城里租房读书,周一至五,由爷爷或奶奶照顾自己,周末回乡下的家。爷爷奶奶

7、都不识字,平时不能辅导孩子做功课,也不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孩子感觉孤单无助,平时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成绩一直在全班之后,致使孩子越来越怕读书,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该生在一个月内向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写了7封信,内容摘要如下:①老师,为什么我的成绩提不高?②老师,为什么我的心里无时无刻想着妈妈?③老师,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好孤单?④老师,你说为什么妈妈来了,让亲人们都不要告诉我,不让我见她,我见了她会害她吗?试想,心理负担这么重的孩子,她该用什么心思去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