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

ID:17514144

大小:1.40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02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_第1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_第2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_第3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_第4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导学案设计人:王辉华审核人:刘玉铭时间:6.16【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1.自然灾害的概述①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②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2.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①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②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③虫灾和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①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②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4.防灾与减灾①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②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核心要点突破】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自然灾害

2、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发生条件:要有作为诱因;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二)主要的自然灾害1、气象灾害(1)台风:形成:带或带温度在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结构:外围大风区---漩涡风雨区-台风眼区(北逆南顺)时空分布:空间上,亚洲部沿海及部,北美洲海岸时间上,季节;成灾原因及影响: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减轻措施:监测和预报【技巧点拨】1、台风的影响不利影响:强风:12级或12级以上的强

3、风,具有可怕的摧毁力。可掀翻万吨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讯设施遭受严重损失。特大暴雨:一天中降雨量达500~1000毫米,会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风暴潮:严重时潮位可高出海平面5~6米,能破坏海堤,淹没岛屿。有利影响:缓解旱情,降温消暑2、台风(飓风)致灾程度的分析模式①台风强度:(如风力大小、降水强度等)②下垫面状况:(如地形,通常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而且摩擦力小,风力强;山区地势起伏大,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强,但暴雨集中,易引起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并发灾害)③受灾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如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密集则损失越大)④自

4、然灾害预警系统的完善程度:(如灾害预报、应急撤退、救援的反应力等)⑤人们的防灾意识:(如国土规划、城市建设、防灾工程等渗入的抗灾准备)3、常见的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和雷达,加强监测与预报;兴建防风林和防海林;制定相应撤离计划,加强灾后重建和救援工作等4、个人防范台风(1)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警惕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2)台风来的时候应该关紧门窗防雨,搬移窗台或阳台上的花盆以防砸落等。台风袭来时,切勿靠近窗户,以免被强风

5、吹破的窗玻璃片弄伤。(3)台风可能造成停水和停电,要及时做好日常生活用品的储备工作。检查线路,准备手电、蜡烛,储存饮水,以防断电、停水;多备一两天的食物和蔬菜.(4)台风光临的时候,容易发生一些大型广告牌掉落、树木被刮倒、电线杆倒地的事情,台风来时最好尽量避免外出。(5)不得已需外出作业的人员在避风避雨时要选择安全地带,小心“飞”来横祸。在野外主要小心公路塌方、树倒枝折等危险。探究一(2012全国新课标卷43)(2)干旱成因: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气候现象。(干旱是不是就是旱灾呢?)(旱灾:在某些地区,即使降水丰富,但是在一

6、段较长的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引起水分极度缺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生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就会酿成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防御措施: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选择耐旱植物,改变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营造防护林时空分布:春夏季节较普遍;主要出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探究二(2012年天津卷)(3)寒潮概念: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强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天气。寒潮的形成及危害:时空分布:冬半年;主要出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青藏地区滇南台湾,海南影响小(4)沙尘暴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

7、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发生时间 形成的基本条件 形成的基本原因(答题用)主要分布地区 危害明显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和人本健康。防御措施保护森林草地,退耕还林、还草、还牧,严禁滥垦、滥伐、过度放牧,植树造林,恢复植被。2.水文灾害(1)洪涝: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供应、强烈的空气运动、持续时间长时空分布:季节为主;我国东部、南部危害:冲毁农田和公共设施防御措施:工程措施,如水利建设非工程措施,如土地管理等【技巧点拨】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原因: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

8、流域梅雨天气);夏季风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