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ID:17531011

大小:16.7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2

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_第1页
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_第2页
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_第3页
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_第4页
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摘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中,设计者必须认真对待由于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建筑物长度超出规范规定而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关键词】后浇带;设计;施工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中,设计者必须认真对待由于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建筑物长度超出规范规定而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在解决建筑物长度超出规范规定的各项措施中,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防裂措施是国内外通用的减

2、小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我国常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另外,当建筑物存在较大的高差,而结构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也可设后浇带.例如高层建筑主体和多层裙房之间,也常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问题。这两种施工后浇带,前者可称之为收缩后浇带,后者可称之为沉降后浇带。本文就施工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结合工程实践,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后浇带的设计    当建筑物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

3、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建议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10到16即可,间距尽量选择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分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利的。  必须指出的是,后浇带只能解决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不能解决由于温度

4、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更不能替代伸缩缝。有一些结构设计者将后浇带和伸缩缝等同起来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  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采用这种方法,解决建筑物长度超规范的问题,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  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例如高层建筑基础做在基岩层或卵石层上,或采用桩基时,高层建筑沉降变形量较小,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

5、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连成整体。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高层建筑荷载较大,则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当高层建筑与相邻的裙房之间设置永久变形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一般应大于裙房基础埋深至少2米,不满足此要求时应计算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发生相互倾斜。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不能想当然,搞一刀切。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结构弯

6、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米到50米。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且在结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为减小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尚应采取其他措施,通常可考虑以下方法:  1.高层建筑采用桩基或其他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或补偿基础,尽量扩大高层建筑基础与地基接触面积,减小高层建筑基础底面接触压力,而裙房则采用埋深较浅的独立柱基或条形基础等,调节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  2.尽量减小裙房部分基础与

7、地基的接触面积,即尽量增大裙房部分的基础底面接触压力,加大裙房的沉浸量。  3.结合高层建筑埋置深度要求,调整高层建筑地下室高度,使地基持力层落在压缩性小、地基承载力高的土层上,可有效地减小高层建筑的沉降量。  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结构设计者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多方面对比,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  后浇带部位的钢筋一般不宜断开,而应让钢筋连续通过,即只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临时断开。但有时工程具体情况不允许留后浇带,例如某工程地下车库通道的顶板、底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