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

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

ID:17557442

大小:19.9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3

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_第1页
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_第2页
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_第3页
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_第4页
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  建筑空间环境所凸现的外部特征作为建筑师将情感与气氛传递给使用者的工具,应该在其内在属性上符合、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由于建筑空间环境的外显形象在人的运动和感知过程中表现为一种线型的、连贯的、延续的状态,其本身在实体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成为人形成合理的整体感知以及形成生活体验过程中的重要特质。  连续、整体、符合人的使用与感知的大学校园环境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大学校园作为青年人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作为物质存在的实物教材对学生还能起到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作用。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

2、在他的开学献辞中说到的:“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  时下,建立一种开放、多层次、教学互动的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学校改革的目标。校园环境逐步走向社会化并体现出更多的公共性,使我们有必要运用“连续”的概念创造渗透、开放、融合的校园空间环境。本文通过对清华大学自1999年以来若干新建校园空间环境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总结其现实使用状况,研究连续概念在大学校园中的具体运用。  所选择的调研地段分别是在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性质各异的三类外部空间:①校前区礼仪广场:主楼前新区广场;②教

3、学楼群中内向的外部围合空间:理学院下沉绿化广场;③靠近学生生活区的休闲绿化空间:北院景园。  调研主要依据五个“w”进行考察,即:什么活动、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为什么;包括外部空间环境系统调研——区位、周边环境、空间限定方式、人工设施;空间行为调研两方面内容。在调研中,我们采用直接观察法、晤谈法,并使用问卷法加以统计,其中有以SD法为基础设计的描述性问卷,以期获得对用后心理感受评估和环境景观视觉评估一定程度上的定量化成果。对于每个空间环境共发问卷45份,回收率100%.  1 主楼前新区广场  广场位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南部,XX年4月

4、建成。它以主楼为底景,向南延续了主楼的南北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别被建筑馆、技术科学楼、经管学院伟伦楼和法学院明理楼所围合,是新的校园重心。  在实地观测中,我们发现广场内的活动以穿行的非机动车交通为主,步行的人群行色匆匆,很少有游赏、驻足、休息的活动。围绕广场呈一一对称排列的四个教学楼的主入口均面向广场,建筑馆、技术科学楼入口处人流集中且有大量的自行车停放,而伟伦楼和明理楼入口处则相对显得冷清,这说明师生对中轴对称的广场空间在使用上并不平衡。因此,我们特别留意了广场内以及周边的部分交通流量情况,并作了四次较为细致的流量统计。我们选取一周内的相

5、同时段观测,以增强数据间的可比较性。  从流量统计表看,经管学院西门有相当的交通流量,且它与广场内承载的交通流量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我们认为这与该广场人流的来源和流向有关:由于广场位于校园东南部,其主要人流来自西北向的学生、教工生活区,师生人流自然地选择了广场建筑向西的出入口,即莱文所说的根据节约的原则而确定了“喜欢选择的路线”,从而造成了广场本身使用上的不均衡。另外,广场的建设已然使其成为校园的一个很有份量的重心。但依据问卷的调查统计,同学们普遍感觉从宿舍到新区教学楼的距离太远,有%的同学希望步行从宿舍5min能到教室,而实际上走到新区通常

6、要用到15min之多。%的同学认为,反映清华特色的校园中心仍然是以大礼堂为核心的老中心区,认为过多的礼仪性并不符合大学校园应有的性格特征。  可见,新区广场作为一个校园的功能区实体,在校园总体空间格局上的偏离直接影响了师生人群对该广场空间的使用,同时造成了心理上的空间断层。  2 理学院下沉绿化广场  理学院下沉绿化广场处于1999年落成的理学院新教学楼群的围合之中。设置该广场的初衷是为师生提供另一处像大礼堂前草坪那样的休闲绿化空间。但在建成后的使用中,我们发现下沉绿化广场常有冷清之感,学生、教师等人群在其中的自发性、休闲性活动并不多。相反

7、,它常被用来作演讲与集会的场地,虽然突出了该场所浓郁的校园特征,却表现出更多的目的性和礼仪性。这些都说明该绿化广场并未完全实现设计者的真正意图。  在我们的实地观测时段中,没有人进入绿化广场中活动,只有少数同学两两成组坐在广场周围的花池边沿上聊天,每一组人之间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使空间更显得空旷而人气不足。在现场的访谈中,很多人对绿地草坪禁止入内表示不满或遗憾。问卷统计中也有%的同学持同样的看法;只有极少数的人认为草坪就是用来观赏,而不是供人在其中活动的。这些反过来也说明了该绿化广场在设计上并没有全面考虑到师生的使用以及人们喜爱亲近草地的心理

8、,从而妨碍了师生在其中的自发性活动。在此,我们不妨借鉴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中的模式51:绿茵街道。他写道:“在关闭直达交通的地方公路的全部路面上栽种绿草,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