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新闻采访报道技巧

专业新闻采访报道技巧

ID:17618570

大小:16.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3

专业新闻采访报道技巧_第1页
专业新闻采访报道技巧_第2页
专业新闻采访报道技巧_第3页
专业新闻采访报道技巧_第4页
专业新闻采访报道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业新闻采访报道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新闻采访报道技巧  从事专业新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眼光”和“科学家眼光”,不仅仅要掌握新闻报道的规律,还要对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有深刻的认识。  选好新闻报道角度,使会议新闻报道焕发勃勃生机  在专业新闻中,会议新闻占了很大一部分。能否写好会议报道往往决定着专业新闻报道的成败。目前,一些媒体对会议的报道中常常流于形式,千会一面:某日、某时在某地召开会议,会议就某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听取某人报告,内容一、二、三。某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某某主持,某某领导等出席了会议。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

2、,专业新闻一直为人们所诟病。  然而,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老记者却常常说会议是新闻的“富矿”。这中间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实就在于新闻写作角度的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报道都是事实的一个“片断”、一个“剖面”。选择新闻写作角度方法可以从以小见大、以旧见新、全局高度这三方面去把握。新闻作者要敢于创新、探索新闻表现角度的新形式,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和新颖构思,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  具体到会议新闻,记者在参加会议之初便应做足功课:会议的内容是不是读者所关心的?是不是党和政府所重点

3、强调的?是不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这三条符合了,就意味着这个会议具备了很强的新闻价值。记者就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准备,全面了解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其目的、意义、议程、文字材料、参会主要人员等。在会议过程中,记者也必须带着问题去参加,在庞杂的会议内容中把握好党和政府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共同点,从读者关心的角度进行报道,增强会议报道内容的可读性,使新闻报道焕发勃勃生机。  《在经济转型中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来自成都市青白江的报告》一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XX年末,笔者在参加青白江节

4、约集约模范区汇报会时敏锐地发现青白江作为一个老工业区,同其他的老工业区一样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可是从XX到XX年的5年,经过新一届青白江区区委、区政府的努力,不仅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而且建起了成都北部新城,在XX年还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会后,笔者并没有忙于对会议本身的报道,而是利用会议间隙的时候,深入地走访了青白江区国土资源局、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青白江区大观镇等地寻找青白江裂变的深层次原因,然后以“平民视角”报道了青白江五年来的巨变,从而拉近了新闻报道与普通百姓

5、的距离。  善于运用生动的新闻语言捕捉重大新闻事件,让报道更具有时代特色  专业工作的动态事件年年、月月、日日甚至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和发生,看起来,好似去年写的内容和今年写的差不多,其实不然,如何从所属行业发生的各种事件中发现新闻,除了要有一双慧眼,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全国高度上去认识分析它的意义和价值。否则,时代感不强不说,其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长此以往,感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采写或者写来写去就是那些东西的心态和认识就会油然而生。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中心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报道也是

6、每年国土资源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但是每一年又会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这是记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XX年4月14日,四川省政府召开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四川省气象局对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预判,笔者对今年的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雨量集中在8月,而重点防治区域仍然是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XX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再一次让笔者警醒。笔者立即对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进行了电话采访,8月10日便写出了《高度警惕泥石流

7、发生》一文。8月13日,泥石流“如期而至”。5·12汶川大地震重创的极重灾区绵竹清平发生强降雨,冲下来的泥石流多达600多万立方米。由于充分准备,笔者在稿件写作时做到了游刃有余。同时,结合多年的采访经验,通过对清平泥石流和舟曲泥石流的对比,笔者发现,清平泥石流方量是舟曲的3倍,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泥石流灾害,然而死亡失踪人数却仅为7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为此,笔者从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如何加强防灾,如何治理地质灾害等多个角度入手创作了题为《面对建国以来最大的泥石流四川科学防范成

8、功避险》的纪实通讯,介绍了四川省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专业知识,对今后如何更好地防治地质灾害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在同行中受到了高度评价。  借用多种写作手法,做好深度报道  由于长期对一个行业的采访,专业记者拥有熟悉、了解本行业情况的先天条件,拥有其他记者难以建立的人际资源、关系资源。这些有利条件使得专业记者可以对专业内新闻信息进行纵深开发,做深做透。同时,每个行业又都有与本行业直接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发生在本行业的事件会对上、下游行业同时造成影响,专业记者应该对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