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泄漏应急预案(正式稿)发电企业

液氨泄漏应急预案(正式稿)发电企业

ID:17638812

大小:89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9-04

上传者:U-3770
液氨泄漏应急预案(正式稿)发电企业_第1页
液氨泄漏应急预案(正式稿)发电企业_第2页
液氨泄漏应急预案(正式稿)发电企业_第3页
液氨泄漏应急预案(正式稿)发电企业_第4页
液氨泄漏应急预案(正式稿)发电企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氨泄漏应急预案(正式稿)发电企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Q/XXXXXXXXXXXXX企业标准Q/XX2244—2012液氨泄漏应急预案2012-05-15发布2012-05-15实施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概况14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4.1 氨的理化特性14.2 氨的危险特性14.3 对环境的危害分析24.4 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分析25 组织机构及职责25.1 组织机构25.2 职责26 预防与应急准备37 信息报告38 应急响应38.1 响应分级38.2 响应程序48.3 应急处置48.4 应急结束69 后期处置610 应急保障611 培训和演练612 附则712.1 术语和定义712.2 预案备案712.3 预案复审、修订712.4 制定与解释712.5 预案实施713 附录7附录A(规范性附录) 应急物资与装备清单8附录B(资料性附录) 外部相关单位联系电话9附录C(资料性附录) 信息报告流程图1011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液氨泄漏应急响应及处置流程图1111 前言为防止液氨泄漏事故,一旦发生液氨泄漏事故能迅速、有效控制和处置,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及国家电监会和浙能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本预案由浙江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预案由XXX部归口。本预案起草部门:XXX。本预案主要起草人:XXX。本预案审定人:XXX。本标预案批准人:XXX。本预案为首次发布。11 液氨泄漏应急预案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液氨罐区及脱硝液氨输送管道等液氨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的工作程序。本标准适用于液氨罐区及管道系统突发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Q/XX2157 生产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Q/XX2158 火灾应急预案Q/XX2167 人员急救应急预案3 概况本公司有液氨槽罐2个,每个液氨槽罐容积为150m3,共300m3,氨的最大储存系数为85%,液氨度0.65kg/L(-10℃),二个槽罐最大可储液氨300×0.85×0.65=165.75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已大于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标准,所以本公司液氨槽罐确定为重大危险源。4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1 氨的理化特性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相对密度0.60(空气=1)。气氨加压到0.7~0.8MPa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制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4.2 氨的危险特性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7%~27.4%。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a)液氨泄漏危险性:液氨泄漏将会造成人员伤亡,根据有关资料,1吨液氨泄漏并全部气化,半径48m内的人员将造成严重伤害。b)液氨贮存和充装危害性:正常情况下槽罐存在20%11 的气相空间,槽罐内压力是该温度下的液氨饱和蒸汽压。如果未留有气相空间全部充满液体,则在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没有余地,槽罐内压力大幅上升,而液氨的膨胀系数较大,一旦槽罐充满氨,在0~60℃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其压力升高约1.32~1.80MPa,因而过量充装极易发生物理爆炸。a)液氨的健康危害性: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重度中毒者出现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睑、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b)液氨的火灾爆轰可能性分析: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属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T1(电气设备的最高温度T1>450℃)组别的易燃易爆气体。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性为易燃,爆炸下限15.7%,爆炸上限27.4%,引燃温度为651℃。1.1 对环境的危害分析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1.2 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分析1.2.1 液氨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液位计接口、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漏。1.2.2 氨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1.2.3 氨罐车装卸用软管、接口泄漏或爆裂。2 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2.1.1 公司成立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任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任副总指挥,副总工程师及运营部、设备部、维护部、安健环部、行政事务部、总经理工作部、采购部主任和当值值长为成员,具体组成人员名单以公司文件形式发布。2.1.2 维护部、设备部、运营部、安健环部是公司液氨泄漏事故的主要应急力量,承担应急抢险任务。2.2 职责2.2.1 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2.2.1.1 督促各部门落实液氨泄漏事故防范措施。2.2.1.2 发布液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命令。2.2.1.3 指挥、组织、协调应急预案的实施。2.2.1.4 液氨泄漏事故期间,负责与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联系、协调应急救援工作。2.2.1.5 协调、解决液氨泄漏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其他问题。2.2.2 各部门职责2.2.2.1 维护部负责生产设备、设施的应急抢险工作。2.2.2.2 运营部负责所辖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系统隔离工作。2.2.2.3 设备部协助应急指挥部做好液氨泄漏事故期间的事态评估,并提供技术支持。11 1.1.1.1 安健环部负责现场监督、事故取证,负责联系医疗救护;必要时,组织公司消警中队进行现场警戒、管制与人员疏散,并根据值长及公司领导要求,配合做好其他抢险工作。1.1.1.2 财务部负责保险理赔。1.1.1.3 采购部根据有关部门要求,组织应急物资供应。1.1.1.4 行政事务部负责交通、后勤保障。2 预防与应急准备2.1 在液氨罐区设有电视监控探头,实施24小时监控,发现异常可立即进行干预。2.2 在液氨储罐上方、机房内设有氨气泄漏自动检测报警仪和水喷雾水设施,实施24小时有效报警监控,一旦氨气浓度达到联动浓度,自动联动水喷雾水进行中和、稀释、溶解。2.3 运行岗位按巡回检查制度进行巡视监控。2.4 液氨罐区及脱硝区液氨输送管道及其附属设备应定期开展设备状态评估,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按重大危险源管理要求,报上级主管单位和地方安监部门,接受其检查、指导和监督管理。2.5 与液氨相关的运行、检修、维护人员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进行运行、检修、维护工作。2.6 制定并严格执行运行操作规程、工作票制度、动火制度、操作票制度和卸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经常性通过听、看、嗅等人体感观及氨气检测仪,检查设备有无异常。2.7 制定并严格执行液氨罐区出入制度,进入氨区人员应正确着装、佩带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及检测仪器。2.8 根据液氨特性,结合本公司的处理能力,与就近的地方应急救援机构建立联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地获得技术支持和帮助。2.9 加强运行维护管理,确保液氨罐区的自动检测报警联动系统、电视监控装置等技术性监控装置可靠运行。3 信息报告3.1 当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值班人员或目击者应立即汇报当值值长或部门领导,当值值长或部门领导接到报警后应将掌握的报警情况立即报告给有关部门、公司领导。3.2 值班人员或目击者发现液氨泄漏伴随火灾或人身伤亡,应同时进行火灾或人员急救报警。3.3 公司领导接到突发事件报警后,对报警情况进行核实,根据应急响应级别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到位,开展突发事件分析、抢险、善后处理工作。3.4 根据液氨泄漏事故严重程度,依照法律、法规标准时限要求,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上报(外部联系方式见附录B),上报信息须经应急总指挥批准。3.5 信息报告流程图见附录C。4 应急响应4.1 响应分级4.1.1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二级应急响应。4.1.1.1 发生严重液氨泄漏,系统隔离十分困难的。11 1.1.1.1 虽然泄漏不很严重,但泄漏发生过程中,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预期后果可能扩大的。1.1.2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一级应急响应。1.1.2.1 发生大量液氨泄漏,扩散致厂界以外,影响周边居住者健康的。1.1.2.2 厂界内已发现人员受到伤害的。1.2 响应程序1.2.1 当值值长接到液氨泄漏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担任起临时应急总指挥责任,按规定组成最初应急反应组织体系,启动应急程序。公司领导到场后,公司领导自然接替为应急总指挥。其中:a)二级响应,由本预案应急指挥部根据本预案进行指挥处理。b)一级响应,厂内按本预案处理,厂外服从兰溪市应急办的指挥,协同处理。1.2.2 当公司应急救援力量不足应急需求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和友邻单位通报,请求上级和社会力量援助。1.3 应急处置1.3.1 先期处置1.3.1.1 发现或接到液氨泄漏事故,应立即组织力量判明具体泄漏部位,运行人员进行下列远方隔离操作:a)如卸氨或倒罐液相、气相管阀泄漏,停运卸氨压缩机,关闭液氨储罐液氨进口气动阀、液氨储罐气氨出口气动阀。b)如液氨储罐相关设备泄漏,并无着火燃烧,进行倒罐操作,关闭液氨储罐液氨出口气动阀、液氨蒸发系统供氨气动阀;如液氨储罐受火灾威胁,开启液氨储罐紧急卸氨气动阀。c)如液氨储罐至蒸发器(包括蒸发器)相关设备泄漏,关闭液氨储罐液氨出口气动阀,撤出蒸发器供氨、蒸发器热水供水自动控制,并全开液氨蒸发器进口气动调节阀、液氨蒸发器热水供给气动调节阀,停止卸氨、倒罐操作。d)如氨区至SCR区相关设备泄漏,停运液氨蒸发系统,关闭液氨蒸发系统出口气动阀。1.3.1.2 运行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并穿好防化服、佩带好正压式呼吸器及防毒面具,进行下列确认和操作:a)确认自动喷淋装置是否开启,否则手动投运;b)如遇着火燃烧,应切断电源及控制气源;c)用消防水顺风向喷洒泄漏点;d)在确认无爆炸、燃烧情况下,关闭相应手动隔离阀;e)尽可能转移受伤、中毒人员,并进行必要的救护。1.3.1.3 运行人员应立即关闭雨水系统旁路启闭机,打开雨水池进口启闭机。1.3.1.4 各部门通知本部门人员,除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液氨泄漏区域。1.3.1.5 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发现液氨泄漏,应立即暂时撤离至安全区域。1.3.1.6 安健环部负责通知保安岗谢绝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厂区;组织消警中队进行现场警戒、管制与人员疏散。1.3.2 二级应急响应1.3.2.1 消警中队到达事故现场,穿戴好防护器具后,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迅速做好下列工作:11 a)按照设定的危险区域,设立区域警戒线。警戒区域的边界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b)紧急疏散、撤离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指导被疏散、撤离人员,向上风向、高地势转移,迅速撤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并由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域,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应设立哨位,指明疏散撤离方向;c)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应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域;d)检查工器具。严禁火种或可能产生火星的物件进入警戒区域。 e)各相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应佩带好压力式空气呼吸器及其它必备防护用品。1.1.1.1 火灾按下列要求进行控制和扑救:f)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用大量的水冲洗、喷淋泄漏点及火灾区。当火源扑灭后,有条件可用稀酸水冲洗吸收中和,尽可能减少污染范围;g)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受火势威胁的液氨储罐、蒸发器、氨气缓冲罐,对液氨储罐选择四侧边缘作为冷却的重点;h)防止容器爆裂伤人。扑救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体防护;i)若泄漏口较大,无法实施堵漏或及时紧急疏放,则只需对着火及其周围容器进行冷却,控制着火范围,直到燃尽火焰自动熄灭;j)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1.1.1.2 当火势得到控制、扑灭后,迅速组织运行、维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隔离泄漏源、堵塞泄漏孔:k)对进入氨区事故现场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严禁使用过滤式呼吸器具,除必备的防护装备外,还需带厚棉手套,以防泄漏氨冻伤;l)处理事故人员严禁单独行动,作业时不得少于两人。其中一人负责监护,必要时可采用水枪等掩护措施进行掩护;m)如液氨槽车接口管破裂,先关闭槽口出口门。如槽口出口门无法关闭,应用软管联接后,引入氨区废水池,放空槽车。待现场氨含量<20ppm,方可启动槽车,移出氨区;n)如液、气相卸氨管阀泄漏,应先隔离储氨罐及槽车。开启槽车卸氨液相管路疏放门、槽车卸氨气相管路疏放门;o)如液氨储罐相关设备泄漏,先确认:无泄漏罐液位允许、卸氨压缩机无故障、无爆炸燃烧状况,再操作相关阀门进行倒罐,并进行疏放和氮气吹扫;p)如液氨蒸发系统泄漏,要保证热水系统供水正常,以防相关设备、管阀冻结,开启氨气缓冲罐进行疏放。1.1.1.3 在事故现场处理中,因液氨泄漏膨胀,会造成相应设备冷结,严禁使用明火解冻,应用热水冲洗解冻。1.1.1.4 随时采集、检测,空气中氨的含量、地表污染度,及时汇报应急小组。1.1.1.5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救援人员健康状态,及时清点救援人员。1.1.2 一级应急响应1.1.2.1 当液氨气体扩散到厂界以外、影响到周边居住者健康或造成人员伤害时,应报告兰溪市应急办和浙能集团,请求地方应急救援力量的支援。1.1.2.2 指定专人负责与地方应急救援力量的联系,并安排人员做好引导及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监护工作。1.1.2.3 接受和执行浙能集团和政府部门的应急救援命令。11 1.1.1.1 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如火势加剧随时有槽罐或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应适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1.1.1.2 发生人生伤害,执行公司《人员急救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现场伤员按以下方法急救:a)对转移出来的被困人员,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要注意保护眼睛;b)将受伤、中毒的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c)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d)对呼吸困难或停止的患者,进行下列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1)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2)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3)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e)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f)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并将受氨致伤情况告知院方;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1.2 应急结束1.2.1 当事故得以控制,消除环境污染和危害后,由应急指挥部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解除警报,通知警戒人员撤离,在涉及到周边社区和单位的疏散时,通知周边单位负责人员或者社区负责人解除警报。1.2.2 应急解除命令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总指挥授权通过OA或短信、电话宣布解除。2 后期处置2.1 根据事故性质及时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处理,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2.2 维护部迅速修复设备系统,恢复生产将事故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2.3 维护部、运营部应及时清理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损失情况,财务部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负责洽谈处理理赔事宜。2.4 根据预案实施情况,组织人员进行应急能力的评估和应急预案评审,确定改进意见。3 应急保障应急物资与装备按附录A配备,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完好。4 培训和演练4.1 应急指挥部成员应了解本预案,生产部门相关人员应掌握本预案相关内容,各部门按《生产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规定组织培训。4.2 本预案演练周期为1年,公司级演练由运营部按《生产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规定组织演练,其他生产部门每年至少组织或参与一次本预案演练。11 1 附则1.1 术语和定义无。1.2 预案备案本预案报兰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浙江XXX办、浙江省XXX集团公司备案。1.3 预案复审、修订按照《生产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规定执行。1.4 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运营部编制、修订,并负责解释。1.5 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附录附录A(规范性附录)应急物资与装备清单附录B(资料性附录)外部相关单位联系电话附录C(规范性附录)信息报告流程图附录D(规范性附录)液氨泄漏应急响应及处置流程图11 AA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应急物资与装备清单序号名称数量(单位)型号安装或存放地点责任人1简易防化服3套氨站化学运行班长2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台氨站化学运行班长3氨过滤式防毒面具4套氨站化学运行班长4化学安全防护眼镜4套氨站化学运行班长11 A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外部相关单位联系电话消防队伍兰溪市消防队:119医疗机构兰溪市第一人民医院:120兰溪市中医院:9612088901006气象服务兰溪市气象局:9612188899854公安:110电力:95598电信:112浙江省XXXX集团公司0571-XXXXXXXXX(办公室)0571-XXXXXXX(生产安全部)兰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579-88899973、13806778366(王学庆)兰溪市应急办:0579-88899362浙江XXXXX办:值班电话:0571-XXXXXXXXX传真:0571-XXXXXXXX11 A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信息报告流程图开始发现人或当值人员火灾报警:外部119,内部8119人员急救:外部120,内部8119当值值长或部门主任公司领导安健环部主任运营部主任维护部主任设备部主任行政事务部主任总经理工作部主任采购部主任应急指挥部其他成员结束11 A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液氨泄漏应急响应及处置流程图开始后期处置结束实施相应的处置措施应急结束请求外部救援力量应急扩大应急处置启动应急预案达到启动条件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开始最初应急响应报告当值值长或部门领导发现液氨泄漏实施先期处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