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作图专题

初中物理作图专题

ID:17674966

大小:98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04

初中物理作图专题_第1页
初中物理作图专题_第2页
初中物理作图专题_第3页
初中物理作图专题_第4页
初中物理作图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作图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阚老师整理12作图题专题一、考点清单题目万变,基本的知识不变光学A光的反射B平面镜成像C光的折射D凸透镜、凹透镜(会聚、发散、三条特殊光线电磁学A基本电路图(串联、并联;电表的使用、各种电路元件的连接)B连接实物图C实验电路(电阻、功率)D条件电路(变阻器、电磁铁、继电器)E磁极、磁感线力学A力的示意图(重力、支持力、浮力、摩擦力等)B杠杆力臂C滑轮组绕线其它(坐标图像)A变化图像(熔化图像、速度图像、浮力随深度……)B关系图像(质量跟体积、电流跟电压……)二、典型例题深刻理解,题后思考,题题收获例1:(大连中考)如

2、图所示,甲图中折射光线过光心,乙图中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丙图中S'点是点光源S的像,请在甲、乙两图中分别画出入射光线,在丙图中画出反射光线。〖思考、总结、拓展〗记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过另一侧焦点②过光心的入射光线方向不变③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①入射光线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则平行主光轴②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③平行主光轴的,经凹透镜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注意:平面镜前用实线表示,平面镜后用虚线表示。关于丙图,要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图,我们知道反射光

3、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所以连接像点和入射点的直线就是反射光线。例2:如图1甲给出了入射光线,图1乙给出了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面两图。甲乙例3:大厦左边镀膜的玻璃外墙把太阳光反射到小明家(示意如图2所示),这是一种光污染.画出太阳光经过玻璃外墙到达小明家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阚老师整理12〖思考、总结、拓展〗注意:垂直入射的特殊情况:1)当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重合,∠反=∠入=0o;2)当光线垂直分界面入射时,折射光线方向不变,在同一直线,∠折=∠入=0o。光的反射和折射的作图,有两种

4、情况:1)入射点明确的。解答这种题的关键是要先作出法线,法线总是垂直于镜面和分界面。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跟法线的夹角。在光的反射中,特点是角相等:入射角总是等于反射角;在光的折射中,特点是角不相等:光线在空气中总是远离法线,即光线跟法线的夹角在空气中总是大于在水(或玻璃)中。2)入射点不明确的。解答这种题的根本方法是先作出光源的关于镜面的对称点,即像点。拓展:(山东中考)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有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窗口,而是对准墙壁按一下按钮,也可以遥控电视机。

5、请在图中画出红外线经过的光路。例4:(广州中考)如图是一吊灯挂在天花板上的示意图。在该图中画出吊灯受力的示意图。此题考查受力分析问题,在找力时,容易漏找,如不接触也存在的力“重力”(磁场力);不运动但有将要运动的趋势也存在的静摩擦力等。也不要多找,如向前运动的“惯性力”;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为了避免多找,建议同学们:①先画不接触也能发生的重力;②画接触才发生的力,如拉力、支持力、推力、浮力等;③画接触且有相等运动(或将要运动的趋势)才发生的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关于力的方向,有的方向固定不变,如重力(总是竖直向下)和

6、浮力(总是竖直向上),有的力方向是随接触面而改变,如压力、支持力(总是垂直接触面),摩擦力(总是沿接触面)等。注意:1)不要画蛇添足。作图前先看清楚题目要求,并不是所有题都要求画受到的所有的力。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或多个的力,作用点最好在同一点上,如重心。例5:(毕节中考)如图所示是用道钉撬撬起道钉的示意图,请画出动力F的力臂用字母l表示。〖思考、总结、拓展〗杠杆的核心问题是力臂,能准确找出、画出力臂是成功解题的关键。所谓力臂,就是支点到作用力所在直线的距离。力臂的作图,应注意下面问题:①作用在硬棒(杠杆)上的

7、力(带箭头的线段),沿长,画出力的作用线(虚线);②从支点O出发,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③把支点到垂足的一段用双箭头(或大括号)勾出,标上l即可。拓展:如图甲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为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剪钢丝时的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例6:(常州中考)利用右图中滑轮组,用200N向下的拉力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上绳的绕法。〖思考、总结、拓展〗此题考查滑

8、轮组的装配方法。我们知道:绕在滑轮组上的同一条绳子,各阚老师整理12段绳子拉力都相等,即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如本题在不计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力的理想情况下:,那么。就是说,要用200N的力拉起800N的重量,应该由4段绳子来分。有人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奇动偶定”:确定有效绳子段数n,若n为偶数,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