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旅游价值浅析

布达拉宫旅游价值浅析

ID:17691152

大小:3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4

布达拉宫旅游价值浅析_第1页
布达拉宫旅游价值浅析_第2页
布达拉宫旅游价值浅析_第3页
布达拉宫旅游价值浅析_第4页
布达拉宫旅游价值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布达拉宫旅游价值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主要内容简介:在旅游被人们喜爱并广泛推崇的今天,从外国传来的佛教经融合本地宗教特色以后也成为了中国人信仰与传承的文化,藏传佛教就是最具特色的教派。同时人们建立了专门珍藏并研究藏传佛教的神圣宫殿—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收藏有最全面最珍贵的藏传佛教文化文物,连同它的建筑也体现着典型的藏文化特色。有了布达拉宫我们在宗教文化的研究就更加方便,而且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是全世界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写了布达拉宫的地理位置和它的发展史;第二部分写了布达拉宫的建筑构造;第三部分写了它与茶马古道的对比并写了如

2、何更好的进行开发利用;第四部分总结,表达了对藏传佛教文化和布达拉宫发展的期望。一个庞大的民族一定有多彩的文化,它应该是一个文化的熔炉。藏传佛教蕴藏着博大精粹的佛学文化,它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而布达拉宫则很全面的保存和反应了藏传佛教的这一优秀文化。我们有需要把这么独特的文化介绍给全世界,让更多的人来到布达拉宫,来到西藏,了解中国文化。这是本文的目的。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

3、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布达拉宫旅游价值浅析内容摘要: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相互融合的博物馆,也是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它凝结了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蕴含着藏传佛教最精髓的文化并收藏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是勤劳勇

4、敢地藏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我国和世界认同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关键词:布达拉宫,建筑艺术,藏传佛教走进西藏心花怒放,走进西藏神采飞扬。西藏自治区是中国西南边疆藏族主要聚居区。简称藏。它位于海拔4000米的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北连青海和新疆,东南与云南毗连,西和南分别与克会米尔、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接壤,东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相邻。地域辽阔,总面积达122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人口236万,其中藏族人口约占自治区人口的95.5%。共辖6

5、地区。自治区首府为拉萨市。由于西藏境内分布有东西向、南北向两组高大山脉,山势雄伟壮观,因此又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而布达拉宫这朵艺术的奇葩就盛开在神秘的西藏。并用它的独特与神圣向全世界展示藏族劳动人民超前的智慧和汉藏文化巧妙的结合。一、布达拉宫的地理位置与发展史布达拉宫坐落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东经91°2′和北纬29°7′的文汇点。东西长360多米,山下海拔3650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英文译音:

6、thePortolaPalace)在梵语中译为舟岛,或者说“普陀罗”“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另一种音译为“普陀珞珈”意为“佛教圣地”,同时它所处的红山山形酷似浙江普陀山,所以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当时称红山宫。整个宫堡规模宏大,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千座宫室,吐蕃王在此划立行政区域,分官建制、立法定律、号令群臣、施政全藏,派遣、迎送来往于周边各国的使者,或与邻邦结成姻亲关系,加强吐蕃与周边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吐蕃社会的

7、繁荣。布达拉宫成为当时吐蕃王朝统一的政治中心,地位十分显赫。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但后来因宫殿

8、遭雷击引起火灾和战乱,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解体,红山宫逐渐废圮。公元9-17世纪八百年中,由于西藏长期的政治割据,以及历代的萨迦,帕竹,噶玛政权都未曾迁都拉萨,红山宫一直未能重兴,成为一处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17世纪中叶,蒙古和硕特部首固始汗领兵进入西藏,推翻了噶玛丹琼旺布政权,于公元1642年,由五世达赖喇嘛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教合一政权。拉萨又成为西藏政治、宗教、经济及文化的中心。公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