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分析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分析

ID:1770859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分析_第1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分析_第2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分析_第3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分析_第4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临床医学论文题目: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分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对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组同时接受心理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各种心理障碍得到明显改善,疗效评定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同时施以药物治疗、功能康复和心理治疗,对加速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关健词]脑卒中;心理治疗;分析  脑卒中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及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

2、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与家人的关系,而且会影响治疗,加重病情,影响疾病的恢复,增加复发的机会,因此,在药物治疗与功能康复的同时,必须重视心理问题的治疗与康复。脑卒中后的心理障碍包括抑郁、焦虑、否认(denial)和情绪病(emotionalism)等。20%~63%的患者可发生抑郁,半数表现为临床抑郁,32%的患者有焦虑或愤怒,否认可保护情绪,避免更深的抑郁。情绪病指情绪不稳定和病态地屈从于情绪,在卒中后第1年内发生率可达1%[1]。据文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3%~76%。临床观察抑郁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所需时间长于不伴抑郁症的患者,从而增加了康复的难度,因此

3、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十分重要[2]。为了提高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患者身心康复质量,从2000年2月至2006年4月,对本科住院的68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患者中的34例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并进行对照观察,介绍如下。  1 实验对象  68例患者治疗前均经CT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同时经智力评分量表(MMSE)测定排除认知功能障碍,经简易抑郁评定量表(ZUNG)评定在抑郁状态(40%),意识清楚者入组。据自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33岁~80岁,其中脑梗死21例,脑出血13例。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

4、龄34岁~76岁,其中脑梗死18例,脑出血1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变化程度、用药、MMSE、ZUNG评分和斯堪底纳维亚神经评分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病情予以对症治疗的同时均口服多虑平50mgqn,疗程6周,观察组患者给予3次/周心理治疗,40min/次,采用个别交谈方式。根据患者抑郁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意识障碍期:向家属交代病情,做好心理咨询;意识清醒期:向患者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指出目前心理状态对治疗不利,告知康复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在恢复期进行心理状态及认知心理

5、评定,根据不同心理障碍特点选用不同的心理治疗,主要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3]。随着病情好转矫正不良生活习惯,采取解释性心理疗法,进行康复教育,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同时进行陶冶训练,放松训练,讲授脑血管病防治基础知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丰富、充实其精神生活,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如听音乐、阅读文学刊物、散步等。总之,心理康复的原则为早期、全程、全面、支持、干预。  3 评定方法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d~45d用斯堪底纳维亚神经评分表进行肌力评定,采用t检验方法。  4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斯堪底纳维亚神经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斯堪底纳维亚神经

6、评分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5 讨论  脑卒中患者在各个时期都可能出现某些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表现为抑郁、焦虑、恐惧、自卑等,以抑郁情绪表现突出,占脑卒中患者的5%左右。不仅可能使病情恶化,也是造成患者恢复缓慢及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只有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地实施心理治疗与康复,才能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行为以及不良认识模式,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摆脱残疾后出现的心理障碍,树立战胜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早日适应残疾后的生活,最终达到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认为自己给家庭和社会

7、带来沉重的负担,心理压力非常突出,很容易出现心理冲突,以致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如不及时给予纠正,肢体功能康复效果较差[4]。本组51%以上的患者文化程度低(初中文化),对治疗、预后态度悲观,因不能改变残疾而感到抑郁、绝望。患者经常不厌其烦,反复询问诊断,治疗后的反应,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各种注意事项等。此时治疗者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耐心安慰与疏导,解释患者的各种疑问,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误解,并提出建议和指导意见,与患者一起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明确治疗目标和方向,给予正确的心理治疗,为此类患者的身心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人们对于疾病完全康复的愿望日益迫切,更合理化

8、、多元化的治疗手段逐渐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