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分析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分析

ID:1771930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分析_第1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分析_第2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分析_第3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分析_第4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临床医学论文题目: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分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 要:目的:为了探讨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以得其临床意义。方法:我们一共组织120例万次以上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资料,并在事后加以分析,我们把这120例分成了心脏病组和非心脏病组。结果: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两者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即(P﹤0.01)主要集中在发病年龄、室早发生的时间、心电图复合型异常;而两组就室早发生的频度而言并没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来说,依然不能以室性早搏次数来判别是否

2、患有心脏病;然而就室性早搏的发生时间和复合型心电异常对老年人的临床诊断还是有一定意义。关键词: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心脏病    室性早搏(或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脉搏波的波形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从无症状,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黑蒙。正常健康人群以及各种不同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其临床预后各不相同。因此临床医生在处理室性早搏时,必须立足于病人本身,即什么样的早搏需要处理,怎样去规范化处理,怎样客观地去评估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老年人来说,

3、室性早搏是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疾病,在临床上诊断不难,但想要判断它为功能性或器质性却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凸显临床诊断意义,我们搜集到了十分少见的120例10000次/24h以上老年室性早搏患者动态心电图资料,并组织进行了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我院回顾了在2007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120例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万次以上室性早搏患者,男性女性分别为67和53。年龄45~85岁(平均58岁)。就临床症状、体检和实验室及X线胸片或心脏超声检查返现的结果,共有70名各种器质性心脏病(58.3%),其中冠心病35例(50%),高血压性心脏18例(25.7%),心肌病

4、2例(2.85%),心肌炎3例(4.29%),风湿性心脏病3例(4.29%),肺心病3例(4.29%),先心病6例(8.57%),我们将这些列为心脏病组(1组),剩下来的50例为非心脏病组(2组)(41.67%)。  2.为了区分单纯室性早搏异常和复合型异常,我们对这120例进行24h心电监测、分析,采用PI200A-B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系统,并实时加以人工分析、矫正。  3.结果:我们采用SPSS10.0软件包来进行结果分析与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标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统计分析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我们按室早频率

5、分为四组,其中大于4万次5例,3~4万次为11例;就早搏发生的时间来看,白昼相对多者60例,夜间35例,昼夜均衡者25例;复合型异常76例;1、2组24h室性早搏平均发生次数分别为223766次,B组21359次,如下表    注:与B组比较,P﹤0.001  3讨论  室性早搏常见于心脏病患者,也见于健康人。对于心脏病者,频发室性早搏是猝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须加以控制,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则无需治疗,故临床上判别室性早搏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显得尤为重要。室性早搏不局限于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健康人在饮酒、吸烟即情绪出现强烈波动的等情况也会发生,其难点在于区别功能性还是

6、器质性室早,功能性室早多存在于健康人身上,最多有轻微症状,不会产生严重后果[1]。器质性室早可能因其改变血流动力学,而使得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产生严重后果甚至猝死[2]。从临床试验看来,万次/24h以上的老年人并不少,然而患有心脏病与室早发生的次数并无直接关系,然而就判断器质性心脏病还是意义重大的。我们从这个实验中看出,对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室早在睡眠中发生最少,其产生的原因又与迷走神经活性降低有密切关系[3]。心脏病组则相反,多在睡眠中发生,而就其昼夜变化,与植物神经张力、心脏负荷的变化、心脏病变的原因及损伤程度等均有关。就正常人来说,诱发心室颤动就要在心室

7、易颤期上给予50000~100000μJ以上电刺激,但就心电除极不稳定的患者来说,仅仅8μJ的刺激,就能引起心室颤动[4]。  纵观整组,我们可以看出,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就室性早搏发生频度而言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室性早搏的严重程度、危害性与其频率不成正相关,而就其后果来说,室性早搏的频率于健康老年人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基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依然值得注意。然而在严重器质性心脏病者身上,结果就大不通,一点点也会引发大的后果[5]。动态心电图引其无创伤和及时的反应室早的频度、形态,再室早指数分析中和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6]。就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方法来说,老年人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