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国培研修日志

生物国培研修日志

ID:17727885

大小:15.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5

生物国培研修日志_第1页
生物国培研修日志_第2页
生物国培研修日志_第3页
生物国培研修日志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国培研修日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物国培研修日志  生物国培研修日志的范文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生物国培研修日志》的范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今天,我们依然是晚上十点结束课程,感觉依然很累。上午进行的是探究式教学的问题探讨,下午是省教研室的李超英给我们进行的专业讲座《基于标准,更加专业》,晚上是河师大教育学院的李德俊教授为我们做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自我维护》。  对于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对于新的学习方法我有新的感受,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我有了新的思考:面向21世纪,中学生物要走向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生物

2、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生物教师,应当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纵观世界教育几千年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知识型教育阶段、智能型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正向创造型教育阶段努力发展。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感受最深的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海森堡也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学生提

3、出问题的能力应该是逐步发展的,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科的整合作用,展现给学生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把自己的发现用问题的方式表述出来。  二、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科学探究不是盲人摸象,为了使探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我们往往在探究之前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猜想和假设。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为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释信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了一定的预见性思考,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而猜想与假设无论是

4、被证实还是被证实,都具有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尽管所提出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科学的结论,但对问题成因的猜想仍需要有一定的依据,这依据就是科学事实或者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因此为了防止学生猜想的随意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说出猜想的理由,并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总之,探究式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需首先要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努力促进新课程改革,把学生培

5、养成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累着并收获着,值得!  此次课程标准的变更,它将实现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转变。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结合本次培训的内容,谈几点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创造思维的培育者。作为新型的“学生学习促进者”的生物学教师,一定要从“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

6、现代科学的日新月异,教师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生物学科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从而否定了教师的传授者地位,并且随着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也被动摇了。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生物学知识,掌握获取生物学知识的工具,所以教师就要把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如何“学”上。  教师要实现由“主角”向“配角”的转变,必须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即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创

7、新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是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理念。它要求尊重学生动手学习的权力,要选择、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最后是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理念,即建立科学、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教师应该在生物课堂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这些将是学生终身受

8、益的财富。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本次培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充实自己,做到德才兼备,才能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同时育好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