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药学毕业论文 口腔大黄滴剂的实验研究

医药学药学毕业论文 口腔大黄滴剂的实验研究

ID:1774983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药学毕业论文 口腔大黄滴剂的实验研究_第1页
医药学药学毕业论文 口腔大黄滴剂的实验研究_第2页
医药学药学毕业论文 口腔大黄滴剂的实验研究_第3页
医药学药学毕业论文 口腔大黄滴剂的实验研究_第4页
医药学药学毕业论文 口腔大黄滴剂的实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学药学毕业论文 口腔大黄滴剂的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药学论文题目:口腔大黄滴剂的实验研究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 要:目的:研制一种新型有效的牙周抗菌制剂,以代替常规用药。方法:用琼脂稀释法做几种口腔常见菌对大黄总蒽醌和大黄酸标准品的敏感性试验。甲壳胺对口腔常见菌的凝集试验。用龋活性试验做甲壳胺对变形链球菌的解吸附试验。用钢管法做大黄滴剂对口腔常见菌的抑菌试验。结果:大黄总蒽醌和大黄酸标准品对口腔常见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甲壳胺除对齿双歧外,对其他口腔常见菌均有凝集作用。甲壳胺对变形链球菌有解吸附作用。成品大黄滴剂对口腔常见菌有抑菌作用。结论:

2、大黄滴剂有明显抑菌作用。  牙周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引起牙周病的菌斑,收到明显疗效。但目前治疗牙周病的抗菌药物多局限于抗生素类的化学制剂,而对中药的研究甚少。我们利用中药大黄的明显抗厌氧菌作用和甲壳胺配伍制成中药大黄滴剂,旨在提出一种新的牙周抗菌制剂。现就其主要实验室研究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准菌株和培养条件  1.1.1 标准菌株 选用北京口腔医学研究所微生物室保存的国际标准菌株。牙龈卟啉菌P381和ATCC33277,粘性放线菌ATCC19246,中间型普氏菌ATCC25261,具核梭形菌ATCC10953,伴放线

3、放线杆菌Y4,变形链球菌c型和d型,中间型链球菌ATCC27335,齿双歧ATCC27534。  1.1.2 培养条件 变形链球菌和中间型链球菌在MSA培养基中微需氧培养2天,余菌株在CDC培养基中厌氧培养5天。  1.2 主要试剂  1.2.1 大黄总蒽醌 北京制药研究所提供。  1.2.2 大黄酸标准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0757-9703。  1.2.3 甲壳胺 取比度0.78粘度45cps灰分0.8%。  1.2.4 大黄滴剂 北京口腔医院药房配制。  1.3 实验方法  1.3.1 大黄对牙周致病菌的抑菌试验 取大黄总蒽醌和大黄酸标准品,用琼脂稀释法[1]做细菌敏感性试验

4、。  1.3.2 甲壳胺的凝集试验 将各菌接种在相应的液体培养基中,内含一定浓度的甲壳胺,培养后观察各菌生长情况。  1.3.3 甲壳胺对变形链球菌的解吸附试验 用龋活性试验方法,将标准板浸入含变形链球菌的液体培养基中,经48小时培养后,将有变形链球菌附着的板再浸到含甲壳胺的溶液中,连续观察附着的变形链球菌从板上的脱落情况。  1.3.4 大黄滴剂的体外抑菌实验 取成品大黄滴剂,按倍比稀释的原则,稀释为原液的100%、50%、25%、12.5%和6.25%。用钢管法分别加入到各菌的菌平皿中,培养后观察抑菌结果。  2 结 果  2.1 大黄抑菌试验测定结果 大黄总蒽醌和大黄酸标准品的抑菌

5、效果大致相同,除对变形链球菌、中间型链球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无作用外,对口腔其他常见菌均有作用。对牙龈卟啉菌ATCC33277和中间型普氏菌ATCC25261作用最强,大黄总蒽醌浓度在1.4μg/ml,大黄酸标准品浓度在4.17μg/ml时都有抑菌作用。  2.2 甲壳胺凝集结果 甲壳胺除对齿双歧ATCC27534无凝集作用外,对口腔其他常见菌都有不同程度的凝集作用。  2.3 甲壳胺解吸附试验结果 甲壳胺对附着的变形链球菌有一定解吸附作用,这一作用的最有效浓度是5mg/ml。应用甲壳胺后10min开始起作用,60min后使附着的变形链球菌完全脱尽。  2.4 大黄滴剂的体外抑菌实验结果 

6、大黄滴剂对口腔常见菌有明显抑菌作用,即使稀释至原液的1/16仍有作用。  3 讨 论  在我国应用大黄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大黄有广谱抗菌作用,大黄中起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而蒽醌衍生物中有抑菌作用的成分为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王文风等[2]报告,大黄蒽醌衍生物对临床常见的100株厌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我们利用大黄的明显抗厌氧菌作用,尤其是对脆弱类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敏感的特性,制成中药抗菌药物,治疗牙周疾病。  用琼脂稀释法做几种口腔常见菌对大黄总蒽醌和大黄酸标准品的敏感性,发现二者的抑菌效果基本相同,对牙周致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牙龈卟啉菌ATCC3

7、3277和中间型普氏菌ATCC25261,即使浓度在1.4μg/ml都有抑菌作用。但大黄对变形链球菌、中间型链球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无抑菌作用,说明对由伴放线放线杆菌引起的青少年牙周炎可能无作用,而对厌氧菌引起的牙周炎作用较好。  甲壳胺做为一种生物多糖高分子物质,因其可溶性、成膜性、可吸收性和生物相容性,在药剂中作为填充剂、黏合剂、薄膜包衣材料、缓释控释材料等在医学上研究很多[3]。近年来,在口腔方面的应用也渐渐受到重视。甲壳胺除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