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哪儿去了》教案设计

冀教版《哪儿去了》教案设计

ID:17827778

大小:15.5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6

冀教版《哪儿去了》教案设计_第1页
冀教版《哪儿去了》教案设计_第2页
冀教版《哪儿去了》教案设计_第3页
冀教版《哪儿去了》教案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哪儿去了》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冀教版《哪儿去了》教案设计  儿歌讲的是四季的变化与更替。作者把春、夏、秋、冬想象成四位有着鲜活生命和年龄特点的人物,运用顶真的写法,一问一答,形象地写出了四季的变化及特点。语言优美,富于想象。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激发求知欲。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以读代讲,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汉语言文字的美,了解各种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自主学习找出不认识的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识记生字。  1.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口字旁儿”。  2.正确认读十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2、.了解四季的变化及每个季节的特点。  5.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了解四季的变化及每个季节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一)看幻灯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夏秋冬的景色各是什么样的。  (二)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四季的课文。  (三)看多媒体课间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入,这样的设计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闻,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一)学生自己尝试读课文,勾画出认读困难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自己认不好或不认识的字。并和同桌同学说说不好认的字自己是怎样认的。

3、(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认字方法,渗透个性化识字。)  (二)小组合作,认读识字。  师出示带生字的词或短句。师指名读词语或生字,正音。  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教师有意识的从简到难,是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读课文。  (一)师先请2-3名同学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听,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让学生经历评价的过程,具有初步的评价意识和能力。)  (二)全体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读后思考交流: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种读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在朗读中认识了问句

4、。)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认字方法,渗透个性化识字。  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教师有意识的从简到难,是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读课文。  让学生经历评价的过程,具有初步的评价意识和能力。这种读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在朗读中认识了问句。  (三)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四季是怎样变化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汇报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春娃娃的花篮是什么样子?夏哥哥的绿叶指的是什么?秋姐姐的地毯和冬爷爷的白被子各是什么样子?(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对于有独立见解的,要适时鼓励。)  学生

5、分组交流,给了每一个孩子想象发言的机会。教师的适时鼓励,又给了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和自信。  (四)教师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学生练习朗读。再指导男女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在朗读中认识问句并体会问句的语气。  (五)小组互相读课文,每个人都说一说在读时自己头脑中所想象的画面。  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朗读能力想象力都得到发展。  (六)指导背诵儿歌。  学生分组交流,给了每一个孩子想象发言的机会。教师的适时鼓励,又给了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和自信。  1.生字识记。  (1)集中识记与复习。“春、夏、秋、冬”四

6、个字可以一起学习与复习。可以结合学生课上所画的四季风景画,将这些字书写在上面,教师也可以找来有关四季的图片、资料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记忆生字。“哥、姐、爷、爸、妈”等字要同时学习巩固,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家庭成员画像,然后将有关的人物名称抄写在上面,增加学习兴趣。  (2)形声字记忆。如:  哪——表示疑问语气的词语,所以是“口字旁儿”。  篮——古代的篮子是用竹子编制成的,所以是“竹字头儿”。  借——借东西是人才会有的一种行为,动物不会有,所以是“单人旁儿”(亻)。  被——古代是“盖”的意思,“衣字旁”(衤)。  

7、毯——多是毛线等东西编织而成,所以为“毛字旁”(毛)。  2.生字书写。  “儿”字可以和“几”字比较书写。“去”字上面的“土”要写得扁一些,上下要匀称。“了”字可以和“子”字比较书写。“叶”是“口字旁儿”,“口”作偏旁要写得小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