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

ID:17838328

大小:1.71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8-09-07

上传者:jjuclb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_第1页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_第2页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_第3页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_第4页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要求,在全国开展《规划》终期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上报国务院。故制订此实施方案。一、目的了解《规划》的实施情况、总体目标和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总结《规划》实施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制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提供依据。通过终期评估,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各级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二、原则各级以自评为主要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开展评估工作。上级单位采取抽查及现场调研的方法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确保各级《规划》评估工作质量。三、组织领导全国终期评估工作由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由本级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或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发改委联合组织实施本地区的评估工作。四、职责及分工(一)国家级 1.制定并下发《规划》终期评估方案。2.制定《规划》终期评估实施细则,并对各省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3.组织本级评估工作,包括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估。4.抽查部分省份评估工作,并开展调研工作。5.核查、整理和分析《规划》终期评估数据。6.撰写《规划》终期评估报告,并上报至国务院。(二)省级1.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终期评估工作,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终期评估的各项工作。2.根据终期评估实施细则,对所辖各地(市)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培训采取逐级培训的原则,省级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培训到县级。3.组织本级评估工作,包括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估。4.抽查部分地(市)及所辖县(区)评估工作,并开展调研工作。5.整理、分析全省《规划》终期评估数据,撰写评估报告,上报至省政府及卫生部。(三)地(市)级1.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终期评估工作,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终期评估的各项工作。2.根据终期评估实施细则,对所辖县(区)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3.组织本级评估工作,包括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估。4.抽查辖区内三分之一县(区)的评估工作。5.收集、分析和评价本级数据,撰写评估报告,并上报至当地政府及省卫生厅。 (四)县(区)级1.按照国的统一部署开展终期评估工作,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终期评估的各项工作。2.组织本级评估工作,包括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估。3.收集、分析和评价本级数据,撰写评估报告,并上报至当地政府及地(市)卫生局。五、评估内容(一)政府承诺1.《规划》及配套实施计划的制订情况;2.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及活动开展情况;3.政府组织开展的年度工作检查总结,以及总结上报情况;4.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5.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的管理情况;6.吸引外资经费情况;7.政策开发和实施情况,包括结核病纳入医疗保障情况,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患者的扶持和补助政策,以及药品限制销售政策等内容。(二)防治服务体系1.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2.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基础设施及开展工作的基础条件;3.结防机构人员组成及能力;4.结防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三)《规划》目标完成及防治工作开展情况1.《规划》总体目标和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2.常规工作的开展情况;(1)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 (2)结核病监控与评价(3)人员培训(4)药品管理(5)健康促进(6)实验室检测(7)应用性研究3.应对流动人口、羁押人群、耐多药和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结核病防治工作等新挑战所采取的行动及效果。(四)成本效果/效益的估算当地《规划》产生的社会效果(减少死亡、减少发病)和社会效益(减少医疗费用,挽回社会经济),评估《规划》实施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六、质量控制1.制定统一的终期评估实施细则;2.各级按照终期评估方案及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本级终期评估工作的部署和培训;3.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防机构)负责填写调查表格,收集、录入数据,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4.上级单位组织开展对下级单位的抽查工作,对于抽查中发现自评结果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单位,要求其重新评估。七、评估报告各级根据本级终期评估结果撰写本级评估报告。报告应对《规划》实施十年所取得的成绩、采取的措施、总结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等方面进行重点叙述。确保评估报告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上一级单位。 八、时间安排1.2010年9月上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终期评估工作,并组织开展培训。2.2010年9月-10月各级组织自评、抽查和现场调研。3.2010年10月中旬,省级上报评估调查表;10月底,省级上报评估报告。4.2010年10月-11月,国家评估团对部分省份进行督导检查。5.2010年12月中旬,汇总、分析省级评估报告,完成全国评估报告,并上报国务院。九、附件《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细则 附件《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细则2010年8月 目录说明1一、数据收集1二、注意事项2三、上报数据及报告要求2省级评估内容及方法3一、需要收集分析并逐级上报的数据3二、需要收集分析并报给上一级的数据6三、通过报表或专报导出并分析的数据14地(市)级评估内容及方法17一、需要收集分析并逐级上报的数据17二、需要收集分析并报给上一级的数据21三、通过报表或专报导出并分析的数据29县(区)级评估内容及方法33一、需要收集分析并逐级上报的数据33二、需要收集分析并报给上一级的数据38三、通过报表或专报导出并分析的数据48附件:1.评估调查表51省级51地(市)60县(区)级712.《XXX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报告撰写框架82 说明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终期评估方案的要求,各级以自评为主要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开展评估工作。为确保终期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订本实施细则,供各级使用。一、数据收集为方便各级开展终期评估工作,实施细则将评估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数据收集:第一部分:需要收集分析并逐级上报的数据。各级均要收集、分析该部分数据。县(区)级将本部分评估调查表的纸质版填写完整,签字盖章后上报地(市)级单位;地(市)级汇总所辖县(区)级数据(纸质版),与本级数据汇总后上报省级单位;省级将本级以及所辖各地(市)、县(区)级数据(电子版)进行汇总,并上报国家级单位。本部分评估调查表的数据需录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作的软件。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录入工作。建议由省级或地(市)级进行录入,以确保数据质量。第二部分:需要收集分析并报给上一级的数据。各级均要收集、分析该部分数据,同时将调查表的纸质版填写完整,盖章后报给上一级单位即可,上级单位在收到下级单位的数据后需要进行汇总统计,作为本省/地(市)的评估数据。该部分数据不需要录入到软件中,国家级仅收集省级单位的数据。第三部分:通过报表或专报导出并分析的数据。各级均要收集分析该部分数据,但不需要录入到软件中,也不需上报。为尽快完成终期评估初步报告,为制定“十二五”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以上三部分的数据收集结点为2009年12月31日。同时,为全面分析和总结十年间(2001-201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成绩,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建议各地在2011年初将评估报告的数据更新至2010年,形成最终的终期评估报告。二、注意事项1.对于承担县(区)级结防机构职责的地(市)级结防机构,除填写本级评估调查表外,应按照与规划报表相一致的县区编码,为所代管的县(区)级单位填写相应的县(区)级评估调查表。填写时要注意区分地(市)级和县(区)级的经费、人员等数据,避免数据的混淆或重复。2.第一部分数据均为本级的相关数据,不包含下级的数据。如某地(市)级在填写收到省级经费时,仅填写本级所收到的省级经费,不包括所辖县(区)收到的省级经费。3.凡表中年份栏有“……”(省略号)的是对表中的年份进行省略,但在实际填表时要补充完整。4.附件中的“报告撰写框架”供各级在撰写终期评估报告时参考;各省级/地(市)级单位在撰写评估报告时,要分析、评价所辖地(市)/县(区) 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好全省/地(市)工作的汇总与总结。三、上报数据及报告的时间要求根据本次终期评估实施方案时间进度要求,各级上报数据库、调查表及终期评估报告的时间要求具体如下:(一)县(区)级9月15日前,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本级数据调查表(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以纸质版形式(需加盖公章)上报至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9月20日前将本级终期评估报告分别上报至县(区)政府和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二)地(市)级9月30日前,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所辖县(区)级上报的第一部分数据和本级第一部分数据录入软件,形成数据库并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本级数据调查表(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以纸质版形式(需加盖公章)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10月10日前将本级终期评估报告分别上报至地(市)级政府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如第一部分数据的录入工作由省级单位完成,则需将所辖县(区)级的第一部分数据以纸质版的形式上报至省级单位。(三)省级10月20日前,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数据库和本级数据调查表(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需加盖公章)上报至卫生部疾控局,10月31日前将本级终期评估报告分别上报至省级政府和卫生部疾控局。 省级评估内容及方法一、需要收集分析并逐级上报的数据(一)基本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当地的统计年鉴及相关材料,完成表1-1的填写。表1-1:基本情况2009年地(市)级行政单位数:个2009年人口数:本地户籍人口数:万人;本地户籍人口流出数:万人;外地常住人口数:万人;(二)政府承诺1.本级《规划》及配套实施计划的制订情况评估方法:通过查阅原始档案,完成表1-2的填写。表1-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1.《规划》的制定与下发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省级表2-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省政府2.卫生厅、财政厅、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厅;2.《规划》前五年实施计划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省级表2-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省政府2.卫生厅、财政厅、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厅;3.《规划》后五年实施计划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省级表2-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省政府2.卫生厅、财政厅、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厅;2.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原始档案以及调研报告、工作总结等,完成表1-3的填写。表1-3: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况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是否成立:1.是(时间:年月)2.否(若否,请在省级表2-3填写未成立原因);组长来自:1.省政府2.卫生厅3.其他35 (三)经费1.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的管理情况评估方法:卫生部门与有关部门共同完成。查阅财务相关报表及档案,完成表1-4的填写。表1-4:省本级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单位:万元年度中央级经费省级投入经费到位实际支出到位实际支出2001    ……    2009    合计    填表说明:①仅填写各级政府投入给省本级经费的到位和实际支出额度;②请按照年度经费逐一填写。填写“到位”和“实际支出”时,一定是以该年度已经投入的经费为基础。“实际支出”要小于“到位”;③尽管2004年度的中央经费为2005年使用,但填至2004年栏中;④省级投入经费含省政府为国际项目所投入、用于省本级工作的配套经费;⑤在“实际支出”栏中,因每年度经费往往不在当年使用完,因此该项并不是指在当年的使用数,而是指截至本评估的时间,该年度投入经费的实际支出额度。2.吸引外资筹措经费:各个项目的支持额度评估方法:卫生部门会同项目办共同完成。查阅财务相关报表及档案,完成表1-5的填写。表1-5:省本级结核病防治国际项目经费管理情况单位:万元年度全球基金世行项目JICA项目其他(注明国际项目名称)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2001— — —    ……      2009———合计填表说明:只需填写本级每年度从各个国际项目中所得到的经费(含设备费),不包括配套经费。(四)防治服务体系以省级疾控中心/结防所为主完成对本级的“防治服务体系”工作评估。1.结核病防治机构评估方法:结合目前情况,完成表1-6的填写。表1-6:2009年结核病防治机构现状35 结防机构:1.结防机构的设置为:()A.疾控中心下的独立科室;B.疾控中心下的科室,兼管其他任务;C.疾控中心与定点医院分别承担;D.独立结防所;E.其他_______2.结防机构(或所在机构)的单位性质为:()A.全额拨款;B.差额拨款C.自收自支3.结防机构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A.有;B.否4.结防机构是否有临床执业医师:()A.有;(如有,数量人)B.否C.不承担诊断和治疗工作5.结防机构是否发放高风险津贴:()A.是;(如是,发放数量元/月)B.否2.结防机构的设备情况评估方法:根据现有设备及既往设备情况,完成表1-7的填写。表1-7:2001和2009年结防机构的设备装配情况(仅限结防机构)设备种类数量2001年2009年督导车辆X-光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多媒体投影仪双目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操作柜紫外线灯填表说明:如在某个年度没有,则用“0”表示;填写的数量是正在使用的,计算机包括便携的3.结防人员的能力情况评估方法:查找历年工作总结报告以及相关人事材料,完成表1-8的填写。表1-8:省本级结防机构专职人员的学历情况年份专职人员数专职人员学历(人)专职人员职称(人)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中专以下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以下2001          2005          2009          4.结核病实验室能力评估方法:查阅实验室有关档案记录,完成表1-9对实验室的评估。表1-9:省本级结防机构实验室情况实验室情况选项2001年2009年35 是否有实验室:1.是2.否实验室面积:单位:平米实验室专职人员数:单位:人能否开展痰涂片工作:1.是2.否能否开展痰培养工作:1.是2.否能否开展药敏试验工作:1.是2.否能否开展菌型鉴定工作:1.是2.否填表说明:“是否有实验室”,如在某年度选择2(否),则该年度相应的内容均不再填写。二、需要收集分析并报给上一级的数据(一)基本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当地的统计年鉴及相关材料,完成表2-1的填写。表2-1:各年度人口数及人均GDP情况年度人口数(万)人均GDP(万元)年度人口数(万)人均GDP(万元)2001 2006 2002 2007 2003 2008 2004 2009 2005  填表说明: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二)政府承诺1.本级《规划》及配套实施计划的制订情况评估方法:通过查阅原始档案,完成表2-2的填写。表2-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1.《规划》的制定与下发《规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_______年____月;未下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2.《规划》前五年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年月;未下发的原因:(简述)。3.《规划》后五年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年月;未下发的原因:(简述)。35 填表说明:如果表1-2选择未下发《规划》和《实施计划》,此表则填写“未下发原因”。2.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及活动开展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原始档案以及调研报告、工作总结等,完成表2-3的填写。表2-3: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活动开展情况1.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否发生变动:1.是(若是,请回答变动的结果)2.否;领导小组变动的结果:1.增加或减少成员2.被撤销3.被合并领导小组发生变动后对工作产生的影响:(简述)。未成立原因:(简述,结束本表调查)。2.领导小组活动情况工作形式(可多选):1.会议(频度:次/年)2.考察调研3.检查督导4.其他__________;规划期间,有特色且有效的领导小组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填表说明:①若未成立领导小组,则回答原因后,不再填写“领导小组活动情况”;是否成立领导小组的调查见省级表1-3;②文字描述有特色的领导小组活动。如主管领导现场办公,参与现场宣传活动等3.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和工作检查,及检查结果上报情况评估方法:查阅相关档案,包括计划、工作总结报告等,完成表2-4的填写;表2-4:年度工作计划和检查工作情况年度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检查制定下发下发单位开展组织单位检查结果上报1.是/2.否1.是/2.否1.政府2.多部门联合3.仅卫生部门1.是/2.否 1.政府2.多部门联合1.是/2.否 2001      ……      2009      填表说明:①“年度工作检查”是指当地政府对本地区年度《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的工作检查;②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的栏目中选择对应的数字。如2001年度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但未下发,则在2001栏的“制定”和“下发”框中,分别填写为“1”和“2”,同时“下发单位”框中则不再填写。4.相关部门《规划》执行情况评估方法:查阅有关会议纪要和工作报告,在各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完成表2-5的填写;表2-5:相关部门《规划》执行情况相关部门在《规划》中的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描述)是否达到规划要求发改委财政35 药品监管新闻宣传、广电教育劳动保障民政政法工会、共青团、妇联……填表说明:①可自行增加“相关部门”的条目;②各部门要将本部门在《规划》期间,主要完成的工作和提供的支持进行简要描述。如,广电部门提供免费结核病宣传,民政部对困难结核病患者进行生活补助等;③是否达到《规划》要求,“是”填1,“否”填2.5.政策开发:省级对县级的经费支持政策评估方法:查阅有关文件,完成表2-6的填写表2-6:省级对县级的经费支持政策1.省级是否对县级提供了经费支持:()A.是;B.否(结束本表的调查)2.对哪些县进行了经费支持(可多选):A.国贫县B.省贫县C.非贫困县3.请简述省级对县级的经费支持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以省级疾控中心/结防所为主完成对本级的“防治服务体系”工作评估。评估方法:查阅相关文档,完成表2-7的填写。表2-7:结核病防治模式35 1.本《规划》期间,结防机构所承担的省级结核病防治职能是否进行了变化,即防治模式发生了改变:()A.是;B.否(结束本表的调查)2.描述下列单位在变化前的防治职能分别为:结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科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述下列单位在变化后的防治职能分别为:结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科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简述防治模式进行变化的原因,即现模式与原模式相比,它的优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罗列)5.请简述现防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罗列)(四)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针对流动人口、耐多药和TB/HIV双重感染,以及特殊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情况;此部分内容通过收集各地(市)的调查表进行汇总而成。1.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表2-8:2009年全省县(区)级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情况汇总表流动人口患者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的县(区)数有针对流动人口的特殊补助政策的县(区)数转入当地的肺结核提供后续治疗和管理的县(区)数对转入当地的肺结核的后续治疗管理信息反馈给转出地结防机构的县(区)数发现的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量2.耐多药结核病防治表2-9:全省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情况1.开展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工作的地(市)数有:_______个(如无,则填写“0”)2.2001-2009年期间,全省共对________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与管理(如无,则填写“0”)3.TB/HIV双重感染结核病防治表2-10:2009年全省县(区)级TB/HIV双重感染结核病防治情况汇总表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常规结核病检查对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常规HIV检测县筛查HIV县35 (区)数执行部门为结防机构的县(区)数执行部门为艾防机构的县(区)数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数量发现肺结核患者的数量(区)数执行部门为结防机构的县(区)数执行部门为艾防机构的县(区)数筛查肺结核病患者数量发现HIV阳性患者数量4.羁押人群的结核病防治表2-11:2009年全省县(区)级羁押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情况汇总表有监狱、劳教、看守所等羁押场所的县(区)数治疗羁押人群结核病患者所需的抗结核药品由谁提供由当地结防机构提供的县(区)数由羁押场所提供的县(区)数由患者自付的县(区)数(五)《规划》成本效果/效益的估算本次《规划》的成本效果/效益估算以未经化疗为对照前提,即假设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发病后没有采取化学药物治疗的疾病自然转归状态为基期。参考国际经验和既往研究结果,这些患者在发病后,如果未经化学药物治疗,其后两年内的病死率为50%。本次估算中,假设患者发病后,如果未经化疗,当年的病死率为25%。1.社会效果(1)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人数通过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明显减少肺结核患者的死亡人数,从而降低肺结核病死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表2-12《规划》期内通过控制所减少的死亡人数单位:人年度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未经治疗死亡人数登记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减少死亡的总人数AB=A×0.25CD=B-C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1.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来自于表3-1《肺结核患者发现、登记等情况分析》中的第[1]栏合计数。2.登记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可由表3-7《肺结核患者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统计》中得到。(2)减少肺结核发病人数通过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可以避免其将结核杆菌传染给其他健康人群,使健康人群免受不必要的感染,从而减少产生新的肺结核患者。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表2-13《规划》期内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所避免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单位:人35 年度涂阳患者治疗成功数涂阴患者治疗成功数规划贡献因子避免感染人数避免新发患者数EFT=治愈率-0.25G=(E+0.3F)×T×10H=G×0.1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涂阳患者治疗成功数,包括治愈人数和完成疗程人数。由表3-7《肺结核患者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统计》中获得。②涂阴患者治疗成功数即完成疗程人数。由表3-7《肺结核患者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统计》获得。③规划贡献因子是因规划工作而提高的治愈率水平。根据文献,化疗前结核病治愈率为25%,故开展化疗后治愈率水平为每年实际治愈率减去0.25。2.社会效益(1)避免新发肺结核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支出(直接社会效益)通过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避免新发肺结核患者的产生,可以减少这些新发患者因治疗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支出,避免不必要的社会医疗资源消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2-14《规划》期内避免产生新发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年度避免新发病人数(人)次均门诊医疗费用(元)每例患者年门诊人次数(人次)减少的医疗费用(元)HI=136.255J=H×I×5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避免新发病人数由上表2-13《<规划>期内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所避免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获得;②136.25元来自于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2)避免劳动力损失而挽回的社会经济价值(间接效益)由于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除了挽回患者治愈后个人的劳动力损失以外,还可以因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而产生的额外劳动力损失,从而为社会挽回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2-15《规划》期内避免劳动力损失所挽回的社会经济效益年度活动性患者治疗成功数(人)治疗一例患者挽回的DALY挽回的总DALY活动性患者劳动力人口比例人均GDP(元)挽回的社会总价值(元)K=(E+F)×T9.5L=K×9.50.7MN=L×0.7×M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活动性患者治疗成功数指的是涂阳患者治愈数、涂阳患者完成疗程数、涂阴患者的完成疗程数之和;由表2-13《<规划>期内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所避免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中获得。35 ②DALY是指“伤残调整生命年”,是作为衡量疾病负担的单位。治疗成功一例患者挽回的DALY为9.5,来自于龚幼龙,万利亚,武桂英,李玉梅等.《结核病控制经济与管理学评价》,2003.③人均GDP可由表2-1《各年度人口数及人均GDP情况》中获得。3.社会成本社会成本是指《规划》期内用于结核病防治的各种实际使用的费用总和。具体内容包括:《规划》期内各级政府投入、国际组织投入以及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其它渠道投入的资金。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2-16《规划》期内的经费投入单位:万元年度全省实际支出的各级政府经费总和全省实际支出的各级国际项目经费总和全省实际支出的各级其他经费总和全省社会总成本OPQR=O+P+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全省实际支出的各级政府经费总和可由表1-4《本级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本省所有地(市)的表4-4《本级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本省所有县的表7-4《各级政府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中的实际支出一栏进行汇总。②全省实际支出的各级国际项目经费总和可由表1-5《结核病防治国际项目经费管理情况》、本省所有地(市)的表4-5《地(市)级结核病防治国际项目经费管理情况》、本省所有县的表7-5《县级结核病防治国际项目经费管理情况》中的实际支出一栏进行汇总。③全省实际支出的各级其他经费包括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对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这部分数据由省级根据各地实际掌握的情况进行全省汇总。4.成本效用/效益成本比成本效用比指每挽回1个DALY损失所需要的投入金额。具体计算公式为:成本效用比=社会总成本(R)/挽回的总DALY(L)效益成本比指每投入1元结核病防治经费,可产生多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具体计算公式:效益成本比=(直接效益j+间接效益n)/社会总成本(R)三、通过报表或专报导出并分析的数据以下数据主要反映《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及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由省级疾控中心/结防所来完成。本部分内容为《规划》常规监控内容,可从日常的季报和年报中获得相应的资料。下列数据由省级通过专报导出,供评估《规划》目标完成及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使用。(建议作为最终评估报告的附件)。表3-1:肺结核患者发现、登记等情况分析年份患者发现情况登记率(1/10万)新涂阳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复治涂阳/涂阳(%)合计新涂阳复治涂阳新涂阴未痰检活动性涂阳新涂阳任务数完成率(%)35 2001……2009表3-2:2009年登记肺结核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患者分类0-5-15-25-35-45-55-65-75-合计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活动性                    涂阳新涂阳表3-3不同地(市)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地(市)名称2001年2005年2009年人口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数登记率(1/10万)人口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数登记率(1/10万)人口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数登记率(1/10万)表3-4:初诊病人的来源及所占比例年份就诊情况就诊者来源肺结核可疑者就诊人数就诊人数占人口的比例(1/1000)因症就诊人数转诊人数集中推荐人数因症推荐其他2001……2009填表说明:从DOTS策略启动年份开始填写。表3-5: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及核查情况年份网络实际报告患者数转诊患者数转诊到位数应追踪数追踪数追踪到位数总体到位数2005……2009表3-6:初治涂阳患者治疗第2个月时痰涂片转阴情况年份初治涂阳复治涂阳登记数2个月阴转登记数2个月阴转患者数阴转率(%)患者数阴转率(%)200135 ……2009填表说明:从DOTS策略启动年份开始填写。表3-7:肺结核患者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统计年份分类登记患者人数治疗转归治愈完成疗程失败死亡人数其他人数治愈率(%)人数完成疗程率(%)人数失败率(%)结核非结核人数 ……涂阳新涂阳          复治涂阳          涂阴 ————       填表说明:从DOTS策略启动年份开始填写,按每年度进行统计。表3-8:督导情况年份接受国家级督导次数对地(市)级的督导次数对县(区)级的督导次数实际访视患者人数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从DOTS策略启动年份开始填写。表3-9:开展结防工作培训情况年份合计管理培训专业培训其他项目管理财务采购防治统计检验放射药品管理临床乡村医生培训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200120052009表3-10: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年份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资源库结核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是否应用(是/否)是否进行更新(是/否)电视节目播放(次)广播节目播放(次)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篇)宣传印刷品发放(份)标语(条)宣传栏(期)现场宣传(次)其他(次)20012005200935 地(市)级评估内容及方法一、需要收集分析并逐级上报的数据(一)基本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当地的统计年鉴及相关材料,完成表4-1的填写。表4-1:基本情况2009年县区级行政单位数:个;县级结防机构数:个;承担个县区级的县级职能。2009年人口数:本地户籍人口数:万人;本地户籍人口流出数:万人;外地常住人口数:万人;(二)政府承诺1.本级《规划》及配套实施计划的制订情况评估方法:通过查阅原始档案,找出下表包括的原始文件或复印件,完成表4-2的填写。表4-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1.《规划》的制定与下发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地(市)级表5-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地(市)政府2.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局;2.《规划》前五年实施计划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地(市)级表5-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地(市)政府2.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局;3.《规划》后五年实施计划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地(市)级表5-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地(市)政府2.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局;2.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原始档案以及调研报告、工作总结等,完成表4-3的填写。表4-3: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况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是否成立:1.是(时间:年月)2.否(若否,请在地(市)级表5-3未成立原因);组长来自:1.地(市)政府2.卫生局3.其他(三)经费1.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的管理情况评估方法:卫生部门与有关部门共同完成。查阅财务相关报表及档案,完成表4-435 的填写。表4-4:地(市)本级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单位:万元年度上级经费地(市)级经费到位实际支出到位实际支出2001    ……    2009    合计    填表说明:①仅填写各级政府投入给市本级经费的到位和实际支出额度,上级经费是指中央和省级的投入经费;②请按照年度经费逐一填写。填写“到位”和“实际支出”时,一定是以该年度投入经费为基础。“实际支出”要小于“到位”;③尽管2004年度的中央经费为2005年使用,但填至2004年栏中;④本表经费含各级政府为国际项目所投入的、用于地市本级的配套经费;⑤在“实际支出”栏中,因每年度经费往往不在当年使用完,因此该项并不是指在当年的使用数,而是指截至本评估的时间,该年度经费的实际使用额度.2.吸引外资筹措经费:各个项目的支持额度评估方法:卫生部门会同项目办共同完成。查阅财务相关报表及档案,完成表4-5的填写。表4-5:地(市)本级结核病防治国际项目经费管理情况单位:万元年度全球基金世行项目JICA项目其他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2001      ……      2009——————合计填表说明:只需填写市本级每年度从各个国际项目中所得到的经费(含设备费),不包括配套经费。(四)防治服务体系以地(市)级疾控中心/结防所为主完成对本级的“防治服务体系”工作评估。1.地(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评估方法:结合目前情况,完成表4-6的填写。表4-6:2009年地(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现状35 结防机构:1.结防机构的设置为:()A.疾控中心下的独立科室;B.疾控中心下的科室,兼管其他任务;C.疾控中心与定点医院分别承担;D.独立结防所;E.其他_______2.结防机构(或所在机构)的单位性质为:()A.全额拨款;B.差额拨款C.自收自支3.结防机构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A.有;B.否4.结防机构是否有临床执业医师:()A.有;(如有,数量人)B.否C.不承担诊断和治疗工作5.结防机构是否发放高风险津贴:()A.是;(如是,发放数量元/月)B.否医院:1.本市是否有定点医院:()A.有;B.否(跳至第2题)1.1.如有定点医院,该医院承担的工作:()A.仅是重症结核病的救治;B.仅承担诊断和治疗;C.有诊断、治疗,同时负责登记与报告1.2.定点医院的性质:()A.综合医院B.中医院C.传染病医院D.结核病专科医院E.其他2.结防机构的设备情况评估方法:根据现有设备及既往设备情况,完成表4-7的填写。表4-7:2001和2009年结防机构的设备装配情况(仅限结防机构)设备种类数量2001年2009年督导车辆X-光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多媒体投影仪双目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操作柜紫外线灯填表说明:如在某个年度没有,则用“0”表示;填写的数量是正在使用的,计算机包括便携的3.结防人员的能力情况评估方法:查找历年工作总结报告以及相关人事材料,完成表4-8和4-9的填写。表4-8:地(市)本级结防机构专职人员的学历情况年份专职人员数专职人员学历(人)专职人员职称(人)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中专以下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以下2001          2005          35 2009          表4-9:地(市)本级定点医院专职结防人员职称情况年份专职人员数专职人员学历(人)专职人员职称(人)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中专以下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以下2001          2005          2009          填表说明:该表仅在该地区有定点医院(不含仅负责重症救治的定点医院)才填写;且填写直接参与结核病诊断治疗的人员。4.结核病实验室能力评估方法:查阅实验室有关档案记录,完成表4-10和4-11对实验室的评估。表4-10:地(市)本级结防机构实验室情况实验室情况选项2001年2009年是否有实验室:1.是2.否实验室面积:单位:平米2实验室专职人员数:单位:人能否痰涂片:1.是2.否能否痰培养:1.是2.否能否做药敏试验:1.是2.否能否做菌型鉴定:1.是2.否填表说明:“是否有实验室”,如在某年度选择2(否),则该年度相应的内容均不在填写。表4-11:地(市)本级定点医院实验室情况实验室情况选项2001年2009年是否有实验室:1.是2.否实验室面积:单位:平米2实验室专职人员数:单位:人是否有生物安全柜:1.是2.否能否痰涂片:1.是2.否能否痰培养:1.是2.否能否做药敏试验:1.是2.否能否做菌型鉴定:1.是2.否填表说明:该表仅在该地区有定点医院(不含仅负责重症救治的定点医院)才填写。二、需要收集分析并报给上一级的数据(一)基本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当地的统计年鉴及相关材料,完成表5-1的填写。35 表5-1:各年度人口数及人均GDP情况年度人口数人均GDP年度人口数人均GDP(万)(万元)(万)(万元)2001 2006 2002 2007 2003 2008 2004 2009 2005  填表说明: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二)政府承诺1.本级《规划》及配套实施计划的制订情况评估方法:通过查阅原始档案,找出表5-2所包括的原始文件或复印件,完成表2-2的填写。表5-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1.《规划》的制定与下发《规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_______年____月;未下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2.《规划》前五年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年月;未下发的原因:(简述)。3.《规划》后五年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年月;未下发的原因:(简述)。填表说明:如果表1-2选择未下发《规划》和实施计划,此表则填写“未下发原因”。2.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及活动开展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原始档案以及调研报告、工作总结等,完成表5-3的填写。表5-3: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活动开展情况1.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否发生变动:1.是(若是,请回答变动的结果)2.否;领导小组变动的结果:1.增加或减少成员2.被撤销3.被合并领导小组发生变动后对工作产生的影响:(简述)。未成立原因:(简述,结束本表调查)。2.领导小组活动情况工作形式(可多选):1.会议(频度:次/年)2.考察调研3.检查督导35 4.其他__________;规划期间,有特色且有效的领导小组活动有:(描述)。填表说明:①若未成立领导小组,则回答原因后,不再填写“领导小组活动情况”;是否成立领导小组的调查见第一部分;②文字描述有特色的领导小组活动。如主管领导现场办公,参与现场宣传活动等3.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和工作检查,及检查结果上报情况评估方法:查阅相关档案,包括计划、工作总结报告等,完成表5-4的填写;表5-4:地(市)本级年度工作计划和检查工作情况年度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检查制定下发下发单位开展组织单位检查结果上报1.是/2.否1.是/2.否1.政府2.多部门联合3.仅卫生部门1.是/2.否 1.政府2.多部门联合1.是/2.否 2001      ……      2009      填表说明:①“年度工作检查”是指当地政府对本地区年度《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的工作检查;②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的栏目中选择对应的数字。如,2001年度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但未下发,则在2001栏的“制定”和“下发”框中,分别填写为“1”和“2”,同时“下发单位”框中则不再填写。4.相关部门《规划》执行情况评估方法:查阅有关会议纪要和工作报告,在各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完成表5-5的填写;表5-5:相关部门《规划》执行情况相关部门在《规划》中的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描述)是否达到《规划》要求发改委财政药品监管新闻宣传、广电教育劳动保障民政政法工会、共青团、妇联……填表说明:①可自行增加“相关部门”的条目;②各部门要将本部门在《规划》期间,主要完成的工作和提供的支持进行简要描述。如,广电部门提供了免费的结核病宣传,民政部对困难结核病患者进行生活补助等。③是否达到《规划》要求,“是”填1,“否”填235 5.政策开发:地(市)级对县级的经费支持政策评估方法:查阅有关文件,完成表5-6的填写表5-6:地(市)级对县级的经费支持政策1.地(市)级是否对县级提供了经费支持:()A.是;B.否(结束本表的调查)2.对哪些县进行了经费支持(可多选):A.国贫县B.省贫县C.非贫困县3.请简述地(市)级对县级的经费支持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以地(市)级疾控中心/结防所为主完成对本级的“防治服务体系”工作评估。1.结核病防治机构工作职责评估方法:结合现在情况,完成表5-7的填写。表5-7:2009年地(市)级结核病防治工作职责分工工作职责结防机构定点医院其他医疗机构痰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检查诊断结核推荐可疑者转诊追踪网络疫情报告登记(规划)结核病专报重症救治抗结核治疗提供免费药品督导治疗(DOT)督导访视举办培训项目管理35 健康促进填表说明:若某单位承担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某项内容,则在相应的栏中划“+”2.地(市)级防治模式情况评估方法:查阅相关文档,完成表5-8的填写。表5-8:地(市)级结核病防治模式1.本规划期间,结防机构所承担的地(市)级结核病防治职能是否进行了变化,即防治模式发生了改变:()A.是;B.否(结束本表的调查)2.描述下列单位在变化前的防治职能分别为:结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点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科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述下列单位在变化后的防治职能分别为:结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点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科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简述防治模式进行变化的原因,即现模式与原模式相比,它的优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罗列)5.请简述现防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罗列)(四)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针对流动人口、耐多药和TB/HIV双重感染,以及特殊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情况;此部分内容可通过收集所辖各县(区)级上报的调查表进行汇总,耐多药防治情况要通过表5-10的填写来完成。1.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表5-9:2009年地(市)所有县(区)级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情况汇总表流动人口患者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的县(区)数有针对流动人口的特殊补助政策的县(区)数转入当地的肺结核提供后续治疗和管理的县(区)数对转入当地的肺结核的后续治疗管理信息反馈给转出地结防机构的县(区)数发现的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量35 2.耐多药结核病防治表5-10:地(市)级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情况1.本地是否开展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工作:()A.是B.否(结束本表调查)2.何时开展:_________年_______月3.患者治疗费用由谁承担:()A.患者本人B.当地政府C.全球基金项目D其他:_________(请注明)4.2001-2009共对________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与管理3.TB/HIV双重感染结核病防治表5-11:2009年地(市)所有县(区)级TB/HIV双重感染结核病防治情况汇总表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常规结核病检查对所有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常规HIV检测县(区)数执行部门为结防机构的县(区)数执行部门为艾防机构的县(区)数筛查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数量发现肺结核患者的数量县(区)数执行部门为结防机构的县(区)数执行部门为艾防机构的县(区)数筛查肺结核病患者数量发现HIV阳性患者数量4.羁押人群的结核病防治表5-12:2009年地(市)所有县(区)级羁押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情况汇总表有监狱、劳教、看守所等羁押场所的县(区)数治疗羁押人群结核病患者所需的抗结核药品由谁提供由当地结坊机构提供的县(区)数由羁押场所提供的县(区)数由患者自付的县(区)数(五)《规划》成本效果/效益的估算本次《规划》的成本效果/效益估算以未经化疗为对照前提,即假设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发病后没有采取化学药物治疗的疾病自然转归状态为基期。按照国际的经验和以往的研究,这些患者在发病后,如果未经化学药物治疗,其后两年内的病死率为50%。本次估算中,假设患者发病后,如果未经化疗,当年的病死率为25%。1.社会效果(1)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人数通过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明显减少肺结核患者的死亡人数,从而降低肺结核病死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35 表5-13《规划》期内通过控制所减少的死亡人数单位:人年度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未经治疗死亡人数登记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减少死亡的总人数AB=A×0.25CD=B-C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来自于表6-1《肺结核患者发现、登记等情况分析》中的第[1]栏合计数。②登记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可由表6-7《肺结核患者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统计》得到。(2)减少肺结核发病人数通过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可以避免其将结核杆菌传染给其他健康人群,使健康人群免受不必要的感染,从而减少产生新的肺结核患者。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表5-14《规划》期内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所避免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单位:人年度涂阳患者治疗成功数涂阴患者治疗成功数规划贡献因子避免感染人数避免新发病人数EFT=治愈率-0.25G=(E+0.3F)×T×10H=G×0.1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涂阳患者治疗成功数,包括治愈人数和完成疗程人数,由表6-7《肺结核患者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统计》。②涂阴患者治疗成功数即完成疗程人数,由表6-7《肺结核患者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统计》获得。③规划贡献因子是因规划工作而提高的治愈率水平。根据文献,化疗前结核病治愈率为25%,故开展化疗后治愈率水平为每年实际治愈率减去0.25。2、社会效益(1)避免新发肺结核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支出(直接社会效益)通过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避免新发肺结核患者的产生,可以减少这些新发患者因治疗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支出,避免不必要的社会医疗资源消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5-15《规划》期内避免产生新发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年度避免新发患者数(人)次均门诊医疗费用(元)每例患者年门诊人次数(人次)减少的医疗费用(元)HI=136.255J=H×I×5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避免新发患者数由上表5-14《<规划>期内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所避免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获得。②136.25元来自于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35 (2)避免劳动力损失而挽回的社会经济价值(间接效益)由于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除了挽回患者治愈后个人的劳动力损失以外,还可以因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而产生的额外劳动力损失,从而为社会挽回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5-18《规划》期内避免劳动力损失所挽回的社会经济效益年度活动性患者治疗成功数(人)治疗一例患者挽回的DALY挽回的总DALY活动性患者劳动力人口比例人均GDP(元)挽回的社会总价值(元)K=(E+F)×T9.5L=K×9.50.7MN=L×0.7×M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活动性患者治疗成功数指的是涂阳患者治愈数、涂阳患者完成疗程数、涂阴患者的完成疗程数之和;由表5-14《<规划>期内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所避免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中获得。②DALY是指“伤残调整生命年”,是作为衡量疾病负担的单位。治疗成功一例患者挽回的DALY为9.5,来自于龚幼龙,万利亚,武桂英,李玉梅等.《结核病控制经济与管理学评价》,2003。③人均GDP可由表5-1《各年度人口数及人均GDP情况》中获得。3.社会成本社会成本是指《规划》期内用于结核病防治的各种实际使用的费用总和。具体内容包括:《规划》期内各级政府投入、国际组织投入以及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其它渠道投入的资金。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5-19《规划》期内的经费投入单位:万元年度本地(市)实际支出的各级政府经费总和本地(市)实际支出的各级国际项目经费总和本地(市)实际支出的各级其他经费总和本地(市)社会总成本OPQR=O+P+Q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本地(市)实际支出的各级政府经费总和可由表4-4《本级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本地(市)所有县的表7-4《各级政府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中的实际支出一栏进行汇总。②本地(市)实际支出的各级国际项目经费总和可由表4-5《地(市)级结核病防治国际项目经费管理情况》、本地(市)所有县的表7-5《县级结核病防治国际项目经费管理情况》中的实际支出一栏进行汇总。③本地(市)实际支出的各级其他经费包括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对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这部分数据由市级根据各地实际掌握的情况进行本地(市)汇总4.成本效用/效益成本比成本效用比指每挽回1个DALY损失所需要的投入金额。35 具体计算公式为:成本效用比=社会总成本(R)/挽回的总DALY(L)效益成本比指每投入1元结核病防治经费,可产生多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具体计算公式:效益成本比=(直接效益J+间接效益N)/社会总成本(R)三、通过报表或专报导出并分析的数据以下数据主要反映《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及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由地(市)级疾控中心/结防所来完成。本部分内容为《规划》常规监控内容,可从日常的季报和年报中获得相应的资料。下列数据由地(市)级通过专报导出,供评估《规划》目标完成及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使用。(建议作为最终评估报告的附件)。表6-1:肺结核患者发现、登记等情况分析年份患者发现情况登记率(1/10万)新涂阳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复治涂阳/涂阳(%)合计新涂阳复治涂阳新涂阴未痰检活动性涂阳新涂阳任务数完成率(%)2001……2009表6-2:2009年登记肺结核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患者分类0-5-15-25-35-45-55-65-75-合计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活动性                    涂阳新涂阳表6-3不同县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县区名称2001年2005年2009年人口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数登记率(1/10万)人口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数登记率(1/10万)人口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数登记率(1/10万)表6-4:初诊病人的来源及所占比例年份就诊情况就诊者来源肺结核可疑者就诊人数就诊人数占人口的比例(1/1000)因症就诊人数转诊人数集中推荐人数因症推荐其他2001……35 2009填表说明:从DOTS策略启动年份开始填写。表6-5: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及核查情况年份网络实际报告患者数转诊患者数转诊到位数应追踪数追踪数追踪到位数总体到位数2005……2009表6-6:初治涂阳患者治疗第2个月时痰涂片转阴情况年份初治涂阳复治涂阳登记数2个月阴转登记数2个月阴转患者数阴转率(%)患者数阴转率(%)2001……2009填表说明:从DOTS策略启动年份开始填写。表6-7:肺结核患者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统计年份分类登记患者人数治疗转归治愈完成疗程失败死亡人数其他人数治愈率(%)人数完成疗程率(%)人数失败率(%)结核非结核人数…… 涂阳新涂阳          复治涂阳          涂阴 ————       填表说明:从DOTS策略启动年份开始填写,按每年度进行统计。表6-8:督导情况年份接受国家级督导次数接受省级督导次数对县(区)级的督导次数实际访视患者人数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从DOTS策略启动年份开始填写。35 表6-9:开展结防工作培训情况年份合计管理培训专业培训其他项目管理财务采购防治统计检验放射药品管理临床乡村医生培训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200120052009表6-10: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年份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资源库结核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是否应用(是/否)是否进行更新(是/否)电视节目播放(次)广播节目播放(次)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篇)宣传印刷品发放(份)标语(条)宣传栏(期)现场宣传(次)其他(次)20012005200935 县(区)级评估内容及方法一、需要收集分析并逐级上报的数据(一)基本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当地的统计年鉴及相关材料,完成表7-1的填写。表7-1:基本情况何时启动DOTS:___年月;是否贫困县:1.国贫县2.省贫县3.非贫困县;是否民族自治县:1.是如果是,填写哪个民族为主2.否2009年乡村级行政单位数:乡级数(含街道)______个,村数(含居委会)______个;2009年人口数:本地户籍人口数:万人;本地户籍人口流出数:万人;外地常住人口数:万人;(二)政府承诺1.本级《规划》及配套实施计划的制订情况评估方法:通过查阅原始档案,找出下表包括的原始文件或复印件,完成表7-2的填写。表7-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1.《规划》的制定与下发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县区级表8-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县(区)级政府2.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局;2.《规划》前五年实施计划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县区级表8-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县(区)级政府2.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局;3.《规划》后五年实施计划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县区级表8-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县(区)级政府2.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局;2.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原始档案以及调研报告、工作总结等,完成表7-3的填写。表7-3: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况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是否成立:1.是(时间:年月)2.否(若否,请在县区级表8-3未成立原因);组长来自:1.县(区)级政府2.卫生局3.其他(三)经费55 1.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的管理情况评估方法:卫生部门与有关部门共同完成。查阅财务相关报表及档案,完成表7-4的填写。表7-4:各级政府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单位:万元年度上级经费县级经费到位实际支出到位实际支出2001    ……    2009    合计    填表说明:①仅填写各级政府投入给县级经费的到位和实际支出额度,上级经费是指中央、省级和地市级投入的经费;②请按照年度经费逐一填写。填写“到位”和“实际支出”时,一定是以该年度投入经费为基础。“实际支出”要小于“到位”;③尽管2004年度的中央经费为2005年使用,但填至2004年栏中;④本表经费含各级政府为国际项目所投入的、用于县级的配套经费;⑤在“实际支出”栏中,因每年度经费往往不在当年使用完,因此该项并不是指在当年的使用数,而是指截至本评估的时间,该年度经费的实际使用额度.2.吸引外资筹措经费:各个项目的支持额度评估方法:卫生部门会同项目办共同完成。查阅财务相关报表及档案,完成表7-5的填写。表7-5:县(区)级结核病防治国际项目经费管理情况单位:万元年度全球基金世行项目JICA项目其他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2001      ……      2009——————合计填表说明:只需填写本级每年度从各个国际项目中所得到的经费(含设备费),不包括配套经费。3.结核病诊疗费用在医疗保障中补偿情况评估方法:卫生部门与有关部门共同完成。查阅有关政策和文件,完成表7-6的填写。55 表7-6:2009年结核病诊疗费用在医疗保障中的补偿情况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门诊住院门诊住院门诊结核病各种诊疗费用能否报销是否制定有相关的结核病诊疗报销规范开始报销时间(年)起付线(元)封顶线(元)报销比例(%)或额度(元)目前,我国纳入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抗结核药品有: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二线抗结核药: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阿米卡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除此之外,本地区有哪些抗结核药物纳入到当地的“基本药物目录”中(多选):1.卡那霉素2.丁胺卡那霉素3.卷曲霉素4.莫西沙星5.氧氟沙星6.乙硫异烟肼7.丙硫异烟肼8.环丝氨酸9.特立齐酮10.对氨基水扬酸11.氯法齐明12.利奈唑胺1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4.氨硫脲15.克拉霉素16.亚胺培南填表说明:①“结核病各种诊疗费用能否报销”:如能报销,填“1”;如不能报销,填“0”。②“是否制定有相关的结核病诊疗报销规范”:如是,填“1”;如否填“0”。(四)防治服务体系以县(区)级疾控中心/结防所为主完成对本级的“防治服务体系”工作评估。1.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评估方法:结合现在情况,完成表7-7的填写。55 表7-7:2009年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现状结防机构:1.结防机构的设置为:()A.疾控中心下的独立科室;B.疾控中心下的科室,兼管其他任务;C.疾控中心与定点医院分别承担;D.独立结防所;E.其他_______2.结防机构(或所在机构)的单位性质为:()A.全额拨款;B.差额拨款C.自收自支3.结防机构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A.有;B.否4.结防机构是否有临床执业医师:()A.有;(如有,数量人)B.否C.不承担诊断和治疗工作5.结防机构是否发放高风险津贴:()A.是;(如是,发放数量元/月)B.否医院:1.本县(区)是否有定点医院:()A.有;B.否(跳至第2题)1.1.如有定点医院,该医院承担的工作:()A.仅是重症结核病的救治;B.仅承担诊断和治疗;C.有诊断、治疗,同时负责登记与报告1.2.定点医院的性质:()A.综合医院B.中医院C.传染病医院D.结核病专科医院E.其他2.该县辖区内医疗机构情况:三级医院数:家;二级医院数:家;一级医院数:家。乡镇卫生院: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村卫生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家。私人医院/诊所:家。2.结防机构的设备情况评估方法:根据现有设备及既往设备情况,完成表7-8的填写。表7-8:2001和2009年结防机构的设备装配情况(仅限结防机构)设备种类数量2001年2009年督导车辆X-光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多媒体投影仪双目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操作柜紫外线灯填表说明:如在某个年度没有,则用“0”表示;填写的数量是正在使用的,计算机包括便携的;3.结防人员的能力情况评估方法:查找历年工作总结报告以及相关人事材料,完成表7-9和7-10的填写。表7-9:结防机构专职人员的学历情况55 年份专职人员数专职人员学历(人)专职人员职称(人)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中专以下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以下2001          2005          2009          表7-10:定点医院专职结防人员职称情况年份专职人员数专职人员学历(人)专职人员职称(人)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中专以下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以下2001          2005          2009          填表说明:该表仅在该地区有定点医院(不含仅负责重症救治的定点医院)才填写;且填写参与直接参与结核病诊断治疗的人员。4.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数量及接受过培训的医生人数表7-11:2009年村级医生及接受过培训的数量2009年承担公共卫生职责的村级医生数(含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2007-2009年至少接受过一次乡级以上组织的结核病防治培训的人数填写说明:由县级人员组织调查并统计;2007-2009年至少接受过一次乡级以上组织的结核病防治培训的人数是指2009年在岗的并承担公共卫生职责的村医生(含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中,至少接受过一次乡级以上组织的结核病防治培训的人数。5.结核病实验室能力评估方法:查阅实验室有关档案记录,完成表7-12和7-13对实验室的评估。表7-12:结防机构实验室情况实验室情况选项2001年2009年是否有实验室:1.是2.否实验室面积:单位:平米2实验室专职人员数:单位:人能否痰涂片:1.是2.否能否痰培养:1.是2.否能否做生化检测1.是2.否能否做尿液检测1.是2.否能否做血细胞分析1.是2.否填表说明:“是否有实验室”,如在某年度选择2(否),则该年度相应的内容均不在填写。表7-13:定点医院实验室情况55 实验室情况选项2001年2009年是否有实验室:1.是2.否实验室面积:单位:平米2实验室专职人员数:单位:人是否有生物安全柜:1.是2.否能否痰涂片:1.是2.否能否痰培养:1.是2.否能否做生化检测1.是2.否能否做尿液检测1.是2.否能否做血细胞分析1.是2.否填表说明:该表仅在该地区有定点医院(不含仅负责重症救治的定点医院)才填写。二、需要收集分析并报给上一级的数据(一)基本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当地的统计年鉴及相关材料,完成表8-1的填写。表8-1:各年度人口数及人均GDP情况年度人口数人均GDP年度人口数人均GDP(万)(万元)(万)(万元)2001 2006 2002 2007 2003 2008 2004 2009 2005  填表说明: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二)政府承诺1.本级《规划》及配套实施计划的制订情况评估方法:通过查阅原始档案,找出下表所包括的原始文件或复印件,完成表8-2的填写。表8-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1.《规划》的制定与下发《规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_______年____月;未下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2.《规划》前五年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年月;未下发的原因:(简述)。3.《规划》后五年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 下发时间:年月;未下发的原因:(简述)。填表说明:如果表7-2选择未下发《规划》和《实施计划》,此表则直接填写“未下发原因”。2.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及活动开展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原始档案以及调研报告、工作总结等,完成表8-3的填写。表8-3: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活动开展情况1.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否发生变动:1.是(若是,请回答变动的结果)2.否;领导小组变动的结果:1.增加或减少成员2.被撤销3.被合并领导小组发生变动后对工作产生的影响:(简述)。未成立原因:(简述,结束本表调查)。2.领导小组活动情况工作形式(可多选):1.会议(频度:次/年)2.考察调研3.检查督导4.其他__________;规划期间,有特色且有效的领导小组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填表说明:①若未成立领导小组,则回答原因后,不再填写“领导小组活动情况”;是否成立领导小组的调查见表7-3;②文字描述有特色的领导小组活动。如主管领导现场办公,参与现场宣传活动等3.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和工作检查,及检查结果上报情况评估方法:查阅相关档案,包括计划、工作总结等,完成表8-4的填写;表8-4:年度工作计划和检查工作情况年度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检查制定下发下发单位开展组织单位检查结果上报1.是/2.否1.是/2.否1.政府2.多部门联合3.仅卫生部门1.是/2.否 1.政府2.多部门联合1.是/2.否 2001      ……      2009      填表说明:①“年度工作检查”是指当地政府对本地区年度《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的工作检查;②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的栏目中选择对应的数字。如2001年度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但未下发,则在2001栏的“制定”和“下发”框中,分别填写为“1”和“2”,同时“下发单位”框中则不再填写。4.相关部门《规划》执行情况评估方法:查阅有关会议纪要和工作报告,在各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完成表8-5的填写;表8-5:相关部门《规划》执行情况55 相关部门在《规划》中的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描述)是否达到《规划》要求发改委财政药品监管新闻宣传、广电教育劳动保障民政政法工会、共青团、妇联……填表说明:①可自行增加“相关部门”的条目;②各部门要将本部门在《规划》期间,主要完成的工作和提供的支持进行简要描述。如,广电部门提供了免费的结核病宣传,民政部对困难结核病患者进行生活补助等。③是否达到《规划》要求,“是”填1,“否”填25.政策的开发和实施情况评估方法:查阅有关政策文件,完成表8-6的填写。在国家免费政策的基础之上,本县(区)是否还有额外政策:1.有(如选择,请继续完成表8-6的调查)2.无表8-6:县级结核病防治政策实施情况政策领域政策描述是否实施(1.是2.否)何时开始(年月)何时结束(年月)由谁提供经费备注国家可疑者检查(诊断):3份痰涂片和1次X线胸片治疗:一线抗结核药品随访管理:3次痰涂片,1次X线胸片报病补助费:每例10元治疗管理补助费:每例100-120元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填表说明:①各级免费政策可增加条目,领域范围包括1.检查(包括辅助检查);2.诊断;3.治疗;4.随访检查;5.患者管理;6.心理支持;7.补助;8.其它②简述除国家提供的政策外,本地区还实施的政策。如,省级提供了“1次肝功能检查”55 ,描述后完成其他内容的填写;又如,在县区级实施了“为每例患者提供10元交通费”,描述该政策后完成其他内容的填写。③“何时结束”:若政策尚在实施,则不填写该项。④“由谁提供经费”,可从“1.省财政2.地(市)财政3.县财政4.新农合5.城镇居民医保6.职工医保7.民政局8.扶贫办9.其他”中选择相应的数字。⑤如果有免费政策但是没有实施的,请在备注栏说明原因.表8-7:抗结核药品的销售管理情况1.本地区是否有限制抗结核药品在非结防机构使用的文件或要求:()A.是B.否2.本地区共有多少家药品零售店?_________3.抽查3个药品零售店,填写下述信息。药品零售店是否销售抗结核药品是否根据处方销售抗结核药品是否销售二线抗结核药品1.2.3.注:是填“1”,否填“2”。(三)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以县级疾控中心/结防所为主完成对本级的“防治服务体系”工作评估。1.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评估方法:结合现在情况,完成表8-8的填写。表8-8:2009年县级结核病防治工作职责分工工作职责结防机构定点医院其他医疗机构痰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检查诊断结核推荐可疑者转诊追踪网络疫情报告登记(规划)结核病专报重症救治抗结核治疗提供免费药品55 督导治疗(DOT)督导访视举办培训项目管理健康促进填表说明:若某单位承担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某项内容,则在相应的栏中划“+”2.县(区)级防治模式情况评估方法:查阅相关文档,完成表8-9的填写。55 表8-9: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模式1.本规划期间,结防机构所承担的县级结核病防治职能是否进行了变化,即防治模式发生了改变:()A.是;B.否(结束本表的调查)2.描述下列单位在变化前的防治职能分别为:结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点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科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述下列单位在变化后的防治职能分别为:结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点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科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简述防治模式进行变化的原因,即现模式与原模式相比,它的优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罗列)5.请简述现防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罗列)(四)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针对流动人口、耐多药和TB/HIV双重感染,以及特殊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情况;此部分内容通过完成下述调查表进行评估。1.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表8-10: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情况1.流动人口患者是否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A.是B.否2.是否有针对流动人口的特殊补助政策:()A.是B.否(跳至第4题)3.如有特殊补助政策,请简述:__________________;4.是否对转入当地的肺结核提供后续的治疗和管理:()A.是B.否5.转入当地的肺结核的后续治疗管理信息是否反馈给转出地结防机构:()A.是B.否6.2009年发现的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______例,占当年发现患者的比例____%2.耐多药结核病防治表8-11: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情况55 1.当地是否开展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工作:()A.是B.否(结束本表调查)2.何时开展:_________年_______月3.患者治疗费用由谁承担:()A.患者本人B.当地政府C.全球基金项目D其他:_________(请注明)4.2001-2009共对________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了治疗管理。3.TB/HIV双重感染结核病防治表8-12:TB/HIV双重感染结核病防治情况1.是否对所有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常规结核病检查:()A.是B.否如是,由哪个部门执行:______(A.结防机构B.艾防机构)对所有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常规结核病检查从哪年开始:________年_______月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共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筛查,发现肺结核患者2.是否对所有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常规HIV检测:A.是B.否如是,由哪个部门执行:______(A.结防机构B.艾防机构)对所有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常规HIV检测从哪年开始:________年_______月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共对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常规HIV检测,发现HIV阳性患者4.羁押人群的结核病防治表8-13:羁押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情况1.本地区是否有监狱、劳教、看守所等羁押场所:()A.有B.无2.治疗羁押人群结核病患者所需的抗结核药品由谁提供:()A.当地结防机构B.羁押场所C.患者自付(五)《规划》成本效果/效益的估算本次《规划》的成本效果/效益估算以未经化疗为对照前提,即假设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发病后没有采取化学药物治疗的疾病自然转归状态为基期。按照国际的经验和以往的研究,这些患者在发病后,如果未经化学药物治疗,其后两年内的病死率为50%。本次估算中,假设患者发病后,如果未经化疗,当年的病死率为25%。1.社会效果(1)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人数通过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明显减少肺结核患者的死亡人数,从而降低肺结核病死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55 表8-14《规划》期内通过控制所减少的死亡人数单位:人年度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未经治疗死亡人数登记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减少死亡的总人数AB=A×0.25CD=B-C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来自于表9-1《肺结核患者发现、登记等情况分析》中的第[1]栏合计数。②登记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可由表9-7《肺结核患者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统计》中得到。(2)减少肺结核发病人数通过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可以避免其将结核杆菌传染给其他健康人群,使健康人群免受不必要的感染,从而减少产生新的肺结核患者。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表8-15《规划》期内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所避免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单位:人年度涂阳患者治疗成功数涂阴患者治疗成功数规划贡献因子避免感染人数避免新发病人数EFT=治愈率-0.25G=(E+0.3E)×T×10H=G×0.1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涂阳患者治疗成功数,包括治愈人数和完成疗程人数,由表9-1《肺结核患者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统计》中获得。②涂阴患者治疗成功数即完成疗程人数,由表9-1《肺结核患者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统计》中获得。③规划贡献因子是因规划工作而提高的治愈率水平。根据文献,化疗前结核病治愈率为25%,故开展化疗后治愈率水平为每年实际治愈率减去0.25。2.社会效益(1)避免新发肺结核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支出(直接社会效益)通过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避免新发肺结核患者的产生,可以减少这些新发患者因治疗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支出,避免不必要的社会医疗资源消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8-16《规划》期内避免产生新发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年度避免新发病人数(人)次均门诊医疗费用(元)每例患者年门诊人次数(人次)减少的医疗费用(元)HI=136.255J=H×I×5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避免新发病人数由上表8-15《<规划>期内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所避免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获得。②136.25元来自于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55 (2)避免劳动力损失而挽回的社会经济价值(间接效益)由于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除了挽回患者治愈后个人的劳动力损失以外,还可以因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而产生的额外劳动力损失,从而为社会挽回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8-17《规划》期内避免劳动力损失所挽回的社会经济效益年度活动性患者治疗成功数(人)治疗一例患者挽回的DALY挽回的总DALY活动性患者劳动力人口比例人均GDP(元)挽回的社会总价值(元)K=(E+F)×T9.5L=K×9.50.7MN=L×0.7×M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活动性患者治疗成功数指的是涂阳患者治愈数、涂阳患者完成疗程数、涂阴患者的完成疗程数之和;由表8-15《<规划>期内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所避免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中获得。。②DALY是指“伤残调整生命年”,是作为衡量疾病负担的单位。治疗成功一例患者挽回的DALY(伤残调整生命年)为9.5,龚幼龙,万利亚,武桂英,李玉梅等.《结核病控制经济与管理学评价》,2003.③人均GDP可由表8-1《各年度人口数及人均GDP情况》中获得。3.社会成本社会成本是指《规划》期内用于结核病防治的各种实际使用的费用总和。具体内容包括:《规划》期内各级政府投入、国际组织投入以及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其它渠道投入的资金。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8-18《规划》期内的经费投入单位:万元年度本县(区)实际支出的各级政府经费总和本县(区)实际支出的各国际项目经费总和本县(区)实际支出的各级其他经费总和社会总成本OPQR=O+P+Q2001……2009合计填表说明:①实际支出的各级政府经费总和可由表7-4《各级政府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中的实际支出一栏进行汇总。②实际支出的各级国际项目经费总和可由表7-5《县级结核病防治国际项目经费管理情况》中的实际支出一栏进行汇总。③实际支出的各级其他经费包括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对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这部分数据根据本县(区)实际掌握的情况填写。4.成本效用/效益成本比成本效用比指每挽回1个DALY损失所需要的投入金额。具体计算公式为:成本效用比=社会总成本(R)/挽回的总DALY(L)效益成本比指每投入1元结核病防治经费,可产生多大的社会经济效益。55 具体计算公式:效益成本比=(直接效益J+间接效益N)/社会总成本(R)三、通过报表或专报导出并分析的数据以下数据主要反映全县《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及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由县(区)级疾控中心/结防所来完成。本部分内容为《规划》常规监控内容,可从日常的季报和年报中获得相应的资料。下列数据由县(区)级通过专报导出,供评估《规划》目标完成及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使用。(建议作为最终评估报告的附件)。表9-1:肺结核患者发现、登记等情况分析年份患者发现情况登记率(1/10万)新涂阳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复治涂阳/涂阳(%)合计新涂阳复治涂阳新涂阴未痰检活动性涂阳新涂阳任务数完成率(%)2001……2009表9-2:2009年登记肺结核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患者分类0-5-15-25-35-45-55-65-75-合计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活动性                    涂阳新涂阳表9-3:不同乡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乡镇名称2001年2005年2009年人口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数登记率(1/10万)人口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数登记率(1/10万)人口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数登记率(1/10万)55 表9-4:初诊病人的来源及所占比例年份就诊情况就诊者来源肺结核可疑者就诊人数就诊人数占人口的比例(1/1000)因症就诊人数转诊人数集中推荐人数因症推荐其他2001……2009填表说明:从DOTS策略启动年份开始填写。表9-5: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及核查情况年份网络实际报告患者数转诊患者数转诊到位数应追踪数追踪数追踪到位数总体到位数2005……2009表9-6:初治涂阳患者治疗第2个月时痰涂片转阴情况年份初治涂阳复治涂阳登记数2个月阴转登记数2个月阴转患者数阴转率(%)患者数阴转率(%)2001……2009填表说明:从DOTS策略启动年份开始填写。表9-7:肺结核患者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统计年份分类登记患者人数治疗转归治愈完成疗程失败死亡人数其他人数治愈率(%)人数完成疗程率(%)人数失败率(%)结核非结核人数 ……涂阳新涂阳          复治涂阳          涂阴 ————       填表说明:从DOTS策略启动年份开始填写,按每年度进行统计。表9-8:督导情况年份接受国家级督导次数接受省级督导次数接受地(市)级督导次数对乡级的督导次数实际访视患者人数2001……55 2009合计填表说明:从DOTS策略启动年份开始填写。表9-9:开展结防工作培训情况年份合计管理培训专业培训其他项目管理财务采购防治统计检验放射药品管理临床乡村医生培训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次数人次数200120052009表9-10: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年份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资源库结核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是否应用(是/否)是否进行更新(是/否)电视节目播放(次)广播节目播放(次)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篇)宣传印刷品发放(份)标语(条)宣传栏(期)现场宣传(次)其他(次)20012005200955 附件1:评估调查表一、省级第一部分数据评估单位:_______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编码:(6位国标码)表1-1:基本情况2009年地(市)级行政单位数:个2009年人口数:本地户籍人口数:万人;本地户籍人口流出数:万人;外地常住人口数:万人;表1-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1.《规划》的制定与下发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地(市)级表2-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省政府2.卫生厅、财政厅、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厅;2.《规划》前五年实施计划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地(市)级表2-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省政府2.卫生厅、财政厅、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厅;3.《规划》后五年实施计划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地(市)级表2-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省政府2.卫生厅、财政厅、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厅表1-3: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况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是否成立:1.是(时间:年月)2.否(若否,请在地(市)级表2-3未成立原因);组长来自:1.省政府2.卫生厅3.其他表1-4:省本级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单位:万元年度中央级经费省级投入经费到位实际支出到位实际支出2001    ……    2009    55 合计    表1-5:省本级结核病防治国际项目经费管理情况单位:万元年度全球基金世行项目JICA项目其他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2001      ……      2009合计表1-6:2009年结核病防治机构现状结防机构:1.结防机构的设置为:()A.疾控中心下的独立科室;B.疾控中心下的科室,兼管其他任务;C.疾控中心与定点医院分别承担;D.独立结防所;E.其他_______2.结防机构(或所在机构)的单位性质为:()A.全额拨款;B.差额拨款C.自收自支3.结防机构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A.有;B.否4.结防机构是否有临床执业医师:()A.有;(如有,数量人)B.否C.不承担诊断和治疗工作5.结防机构是否发放高风险津贴:()A.是;(如是,发放数量元/月)B.否表1-7:2001和2009年结防机构的设备装配情况(仅限结防机构)设备种类数量2001年2009年督导车辆X-光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多媒体投影仪双目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操作柜紫外线灯表1-8:省本级结防机构专职人员的学历情况年份专职人员数专职人员学历(人)专职人员职称(人)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中专以下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以下2001          2005          55 2009          表1-9:省本级结防机构实验室情况实验室情况选项2001年2009年是否有实验室:1.是2.否实验室面积:单位:平米2实验室专职人员数:单位:人能否痰涂片:1.是2.否能否痰培养:1.是2.否能否做药敏试验1.是2.否能否做菌型鉴定1.是2.否调查单位:___________(盖章)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日55 第二部分数据评估单位:省单位编码:(6位国标码)表2-1:各年度人口数及人均GDP情况年度人口数(万)人均GDP(万元)年度人口数(万)人均GDP(万元)2001 2006 2002 2007 2003 2008 2004 2009 2005  表2-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1.《规划》的制定与下发《规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_______年____月;未下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2.《规划》前五年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年月;未下发的原因:(简述)。3.《规划》后五年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年月;未下发的原因:(简述)。表2-3: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活动开展情况1.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否发生变动:1.是(若是,请回答变动的结果)2.否;领导小组变动的结果:1.增加或减少成员2.被撤销3.被合并领导小组发生变动后对工作产生的影响:(简述)。未成立原因:(简述,结束本表调查)。2.领导小组活动情况工作形式(可多选):1.会议(频度:次/年)2.考察调研3.检查督导4.其他__________;规划期间,有特色且有效的领导小组活动有:7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表2-4:年度工作计划和检查工作情况年度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检查制定下发下发单位开展组织单位检查结果上报1.是/2.否1.是/2.否1.政府2.多部门联合3.仅卫生部门1.是/2.否 1.政府2.多部门联合1.是/2.否 2001      ……      2009      表2-5:相关部门《规划》执行情况相关部门在《规划》中的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描述)是否达到规划要求发改委财政药品监管新闻宣传、广电教育劳动保障民政政法工会、共青团、妇联……表2-6:省级对县级的经费支持政策1.省级是否对县级提供了经费支持:()A.是;B.否(结束本表的调查)2.对哪些县进行了经费支持(可多选):A.国贫县B.省贫县C.非贫困县3.请简述省级对县级的经费支持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2-7:结核病防治模式70 1.本《规划》期间,结防机构所承担的省级结核病防治职能是否进行了变化,即防治模式发生了改变:()A.是;B.否(结束本表的调查)2.描述下列单位在变化前的防治职能分别为:结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科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述下列单位在变化后的防治职能分别为:结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科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简述防治模式进行变化的原因,即现模式与原模式相比,它的优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罗列)5.请简述现防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罗列)表2-8:2009年全省县(区)级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情况汇总表流动人口患者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的县(区)数有针对流动人口的特殊补助政策的县(区)数转入当地的肺结核提供后续治疗和管理的县(区)数对转入当地的肺结核的后续治疗管理信息反馈给转出地结防机构的县(区)数发现的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量表2-9:全省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情况1.开展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工作的地(市)数有:_______个(如无,则填写“0”)2.2001-2009年期间,全省共对________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与管理(如无,则填写“0”)表2-10:2009年全省县(区)级TB/HIV双重感染结核病防治情况汇总表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常规结核病检查对所有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常规HIV检测县(区)数执行部门为结防机构的县(区)数执行部门为艾防机构的县(区)数筛查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数量发现肺结核患者的数量县(区)数执行部门为结防机构的县(区)数执行部门为艾防机构的县(区)数筛查肺结核病患者数量发现HIV阳性患者数量表2-11:2009年全省县区级羁押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情况汇总表70 有监狱、劳教、看守所等羁押场所的县(区)数治疗羁押人群结核病患者所需的抗结核药品由谁提供由当地结坊机构提供的县(区)数由羁押场所提供的县(区)数由患者自付的县(区)数表2-12《规划》期内通过控制所减少的死亡人数单位:人年度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未经治疗死亡人数登记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减少死亡的总人数AB=A×0.25CD=B-C2001……2009合计表2-13《规划》期内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所避免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单位:人年度涂阳患者治疗成功数涂阴患者治疗成功数规划贡献因子避免感染人数避免新发病人数EFT=治愈率-0.25G=(E+0.3F)×T×10H=G×0.12001……2009合计表2-14《规划》期内避免产生新发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年度避免新发病人数(人)次均门诊医疗费用(元)每例患者年门诊人次数(人次)减少的医疗费用(元)HI=136.255J=H×I×52001……2009合计表2-15《规划》期内避免劳动力损失所挽回的社会经济效益年度活动性患者治疗成功数(人)治疗一例患者挽回的DALY挽回的总DALY活动性患者劳动力人口比例人均GDP(元)挽回的社会总价值(元)K=(E+F)×T9.5L=K×9.50.7MN=L×0.7×M2001……2009合计表2-16《规划》期内的经费投入单位:万元年度全省实际支出的各级政府经费总和全省实际支出的各级国际项目经费总和全省实际支出的各级其他经费总和全省社会总成本OPQR=O+P+2001……2009合计70 调查单位:___________(盖章)时间:_____年____月___日70 二、地(市)级第一部分数据评估单位:省市单位编码:(6位国标码)表4-1:基本情况2009年县区级行政单位数:个;县级结防机构数:个;承担个县区级的县级职能。2009年人口数:本地户籍人口数:万人;本地户籍人口流出数:万人;外地常住人口数:万人;表4-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1.《规划》的制定与下发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地(市)级表5-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地(市)政府2.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局;2.《规划》前五年实施计划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地(市)级表5-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地(市)政府2.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局;3.《规划》后五年实施计划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地(市)级表5-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地(市)政府2.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局;表4-3: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况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是否成立:1.是(时间:年月)2.否(若否,请在地(市)级表5-3未成立原因);组长来自:1.地(市)政府2.卫生局3.其他表4-4:地(市)本级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单位:万元年度上级经费地(市)级经费到位实际支出到位实际支出2001    ……    2009    合计    70 表4-5:地(市)本级结核病防治国际项目经费管理情况单位:万元年度全球基金世行项目JICA项目其他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2001      ……      2009——————合计表4-6:2009年地(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现状结防机构:1.结防机构的设置为:()A.疾控中心下的独立科室;B.疾控中心下的科室,兼管其他任务;C.疾控中心与定点医院分别承担;D.独立结防所;E.其他_______2.结防机构(或所在机构)的单位性质为:()A.全额拨款;B.差额拨款C.自收自支3.结防机构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A.有;B.否4.结防机构是否有临床执业医师:()A.有;(如有,数量人)B.否C.不承担诊断和治疗工作5.结防机构是否发放高风险津贴:()A.是;(如是,发放数量元/月)B.否医院:1.本市是否有定点医院:()A.有;B.否(跳至第2题)1.1.如有定点医院,该医院承担的工作:()A.仅是重症结核病的救治;B.仅承担诊断和治疗;C.有诊断、治疗,同时负责登记与报告1.2.定点医院的性质:()A.综合医院B.中医院C.传染病医院D.结核病专科医院E.其他表4-7:2001和2009年结防机构的设备装配情况(仅限结防机构)设备种类数量2001年2009年督导车辆X-光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70 多媒体投影仪双目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操作柜紫外线灯表4-8:地(市)本级结防机构专职人员的学历情况年份专职人员数专职人员学历(人)专职人员职称(人)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中专以下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以下2001          2005          2009          表4-9:地(市)本级定点医院专职结防人员职称情况年份专职人员数专职人员学历(人)专职人员职称(人)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中专以下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以下2001          2005          2009          表4-10:地(市)本级结防机构实验室情况实验室情况选项2001年2009年是否有实验室:1.是2.否实验室面积:单位:平米2实验室专职人员数:单位:人能否痰涂片:1.是2.否能否痰培养:1.是2.否能否做药敏试验:1.是2.否能否做菌型鉴定:1.是2.否表4-11:地(市)本级定点医院实验室情况实验室情况选项2001年2009年是否有实验室:1.是2.否实验室面积:单位:平米2实验室专职人员数:单位:人是否有生物安全柜:1.是2.否能否痰涂片:1.是2.否能否痰培养:1.是2.否能否做药敏试验:1.是2.否70 能否做菌型鉴定:1.是2.否调查单位:___________(盖章)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日70 第二部分数据评估单位:省市单位编码:(6位国标码)表5-1:各年度人口数及人均GDP情况年度人口数人均GDP年度人口数人均GDP(万)(万元)(万)(万元)2001 2006 2002 2007 2003 2008 2004 2009 2005  表5-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1.《规划》的制定与下发《规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_______年____月;未下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2.《规划》前五年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年月;未下发的原因:(简述)。3.《规划》后五年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年月;未下发的原因:(简述)。表5-3: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活动开展情况1.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否发生变动:1.是(若是,请回答变动的结果)2.否;领导小组变动的结果:1.增加或减少成员2.被撤销3.被合并领导小组发生变动后对工作产生的影响:(简述)。未成立原因:(简述,结束本表调查)。2.领导小组活动情况工作形式(可多选):1.会议(频度:次/年)2.考察调研3.检查督导4.其他__________;规划期间,有特色且有效的领导小组活动有:70 (描述)。表5-4:地(市)本级年度工作计划和检查工作情况年度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检查制定下发下发单位开展组织单位检查结果上报1.是/2.否1.是/2.否1.政府2.多部门联合3.仅卫生部门1.是/2.否 1.政府2.多部门联合1.是/2.否 2001      ……      2009      表5-5:相关部门《规划》执行情况相关部门在《规划》中的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描述)是否达到《规划》要求发改委财政药品监管新闻宣传、广电教育劳动保障民政政法工会、共青团、妇联……表5-6:地(市)级对县级的经费支持政策1.地(市)级是否对县级提供了经费支持:()A.是;B.否(结束本表的调查)2.对哪些县进行了经费支持(可多选):A.国贫县B.省贫县C.非贫困县3.请简述地(市)级对县级的经费支持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5-7:2009年地(市)级结核病防治工作职责分工工作职责结防机构定点医院其他医疗机构70 痰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检查诊断结核推荐可疑者转诊追踪网络疫情报告登记(规划)结核病专报重症救治抗结核治疗提供免费药品督导治疗(DOT)督导访视举办培训项目管理健康促进表5-8:地(市)级结核病防治模式1.本规划期间,结防机构所承担的地(市)级结核病防治职能是否进行了变化,即防治模式发生了改变:()A.是;B.否(结束本表的调查)2.描述下列单位在变化前的防治职能分别为:结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点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科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述下列单位在变化后的防治职能分别为:结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点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科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简述防治模式进行变化的原因,即现模式与原模式相比,它的优势为:7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罗列)5.请简述现防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罗列)表5-9:2009年地(市)所有县(区)级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情况汇总表流动人口患者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的县(区)数有针对流动人口的特殊补助政策的县(区)数转入当地的肺结核提供后续治疗和管理的县(区)数对转入当地的肺结核的后续治疗管理信息反馈给转出地结防机构的县(区)数发现的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量表5-10:地(市)级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情况1.本地是否开展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工作:()A.是B.否(结束本表调查)2.何时开展:_________年_______月3.患者治疗费用由谁承担:()A.患者本人B.当地政府C.全球基金项目D其他:_________(请注明)4.2001-2009共对________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与管理表5-11:2009年地(市)所有县(区)级TB/HIV双重感染结核病防治情况汇总表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常规结核病检查对所有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常规HIV检测县(区)数执行部门为结防机构的县(区)数执行部门为艾防机构的县(区)数筛查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数量县(区)数执行部门为结防机构的县(区)数执行部门为艾防机构的县(区)数发现HIV阳性患者数量70 发现肺结核患者的数量筛查肺结核病患者数量表5-12:2009年地(市)所有县(区)级羁押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情况汇总表有监狱、劳教、看守所等羁押场所的县(区)数治疗羁押人群结核病患者所需的抗结核药品由谁提供由当地结坊机构提供的县(区)数由羁押场所提供的县(区)数由患者自付的县(区)数表5-13《规划》期内通过控制所减少的死亡人数单位:人年度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未经治疗死亡人数登记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减少死亡的总人数AB=A×0.25CD=B-C2001……2009合计表5-14《规划》期内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所避免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单位:人年度涂阳患者治疗成功数涂阴患者治疗成功数规划贡献因子避免感染人数避免新发病人数EFT=治愈率-0.25G=(E+0.3F)×T×10H=G×0.12001……2009合计表5-15《规划》期内避免产生新发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年度避免新发病人数(人)次均门诊医疗费用(元)每例患者年门诊人次数(人次)减少的医疗费用(元)HI=136.255J=H×I×52001……2009合计表5-16《规划》期内避免劳动力损失所挽回的社会经济效益年度活动性患者治疗成功数(人)治疗一例患者挽回的DALY挽回的总DALY活动性患者劳动力人口比例人均GDP(元)挽回的社会总价值(元)K=(E+F)×T9.5L=K×9.50.7MN=L×0.7×M2001……2009合计70 表5-17《规划》期内的经费投入单位:万元年度本地(市)实际支出的各级政府经费总和本地(市)实际支出的各级国际项目经费总和本地(市)实际支出的各级其他经费总和本地(市)社会总成本OPQR=O+P+Q2001……2009合计调查单位:___________(盖章)时间:_____年____月___日70 三、县(区)级第一部分数据评估单位:省市县(区)单位编码:(6位国标码)表7-1:基本情况何时启动DOTS:___年月;是否贫困县:1.国贫县2.省贫县3.非贫困县;是否民族自治县:1.是如果是,填写哪个民族为主2.否2009年乡村级行政单位数:乡级数(含街道)______个,村数(含居委会)______个;2009年人口数:本地户籍人口数:万人;本地户籍人口流出数:万人;外地常住人口数:万人;表7-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1.《规划》的制定与下发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县区级表8-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县(区)政府2.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局;2.《规划》前五年实施计划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县区级表8-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县(区)政府2.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局;3.《规划》后五年实施计划是否制定并下发:1.是2.否(若否,请在县区级表8-2中填写原因);由哪个部门下发:1.县(区)政府2.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联合3.卫生局;表7-3: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况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是否成立:1.是(时间:年月)2.否(若否,请在县区级表8-3未成立原因);组长来自:1.县(区)政府2.卫生局3.其他表7-4:各级政府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单位:万元年度上级经费县级经费到位实际支出到位实际支出2001    ……    2009    合计    82 表7-5:县级结核病防治国际项目经费管理情况单位:万元年度全球基金世行项目JICA项目其他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计划到位实际支出2001      ……      2009合计表7-6:2009年结核病诊疗费用在县级各种医疗保障中的补偿情况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门诊住院门诊住院门诊结核病各种诊疗费用能否报销是否制定有相关的结核病诊疗报销规范开始报销时间(年)起付线(元)封顶线(元)报销比例(%)或额度(元)目前,我国纳入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抗结核药品有: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二线抗结核药: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阿米卡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除此之外,本地区有哪些抗结核药物纳入到当地的“基本药物目录”中(多选):1.卡那霉素2.丁胺卡那霉素3.卷曲霉素4.莫西沙星5.氧氟沙星6.乙硫异烟肼7.丙硫异烟肼8.环丝氨酸9.特立齐酮10.对氨基水扬酸11.氯法齐明12.利奈唑胺1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4.氨硫脲15.克拉霉素16.亚胺培南82 表7-7:2009年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现状结防机构:1.结防机构的设置为:()A.疾控中心下的独立科室;B.疾控中心下的科室,兼管其他任务;C.疾控中心与定点医院分别承担;D.独立结防所;E.其他_______2.结防机构(或所在机构)的单位性质为:()A.全额拨款;B.差额拨款C.自收自支3.结防机构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A.有;B.否4.结防机构是否有临床执业医师:()A.有;(如有,数量人)B.否C.不承担诊断和治疗工作5.结防机构是否发放高风险津贴:()A.是;(如是,发放数量元/月)B.否医院:1.本县(区)是否有定点医院:()A.有;B.否(跳至第2题)1.1.如有定点医院,该医院承担的工作:()A.仅是重症结核病的救治;B.仅承担诊断和治疗;C.有诊断、治疗,同时负责登记与报告1.2.定点医院的性质:()A.综合医院B.中医院C.传染病医院D.结核病专科医院E.其他2.该县辖区内医疗机构情况:三级医院数:家;二级医院数:家;一级医院数:家。乡镇卫生院: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村卫生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家。私人医院/诊所:家。表7-8:2001和2009年结防机构的设备装配情况(仅限结防机构)设备种类数量2001年2009年督导车辆X-光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多媒体投影仪双目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操作柜紫外线灯表7-9:结防机构专职人员的学历情况年份专职人员数专职人员学历(人)专职人员职称(人)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中专以下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以下2001          2005          2009          82 表7-10:定点医院专职结防人员职称情况年份专职人员数专职人员学历专职人员职称(人)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中专以下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以下2001          2005          2009          表7-11:2009年村级医生及接受过培训的数量2009年承担公共卫生职责的村级医生数(含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2007-2009年至少接受过一次乡级以上组织的结核病防治培训的人数表7-12:结防机构实验室情况实验室情况选项2001年2009年是否有实验室:1.是2.否实验室面积:单位:平米2实验室专职人员数:单位:人能否痰涂片:1.是2.否能否痰培养:1.是2.否能否做生化检测1.是2.否能否做尿液检测1.是2.否能否做血细胞分析1.是2.否表7-13:定点医院实验室情况实验室情况选项2001年2009年是否有实验室:1.是2.否实验室面积:单位:平米2实验室专职人员数:单位:人是否有生物安全柜:1.是2.否能否痰涂片:1.是2.否能否痰培养:1.是2.否能否做生化检测1.是2.否能否做尿液检测1.是2.否能否做血细胞分析1.是2.否调查单位:___________(盖章)时间:_____年____月___日82 第二部分数据评估单位:省市县(区)单位编码:(6位国标码)表8-1:各年度人口数及人均GDP情况年度人口数人均GDP年度人口数人均GDP(万)(万元)(万)(万元)2001 2006 2002 2007 2003 2008 2004 2009 2005  表8-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1.《规划》的制定与下发《规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_______年____月;未下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2.《规划》前五年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年月;未下发的原因:(简述)。3.《规划》后五年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发时间:年月;未下发的原因:(简述)。表8-3: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活动开展情况1.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否发生变动:1.是(若是,请回答变动的结果)2.否;领导小组变动的结果:1.增加或减少成员2.被撤销3.被合并领导小组发生变动后对工作产生的影响:(简述)。未成立原因:(简述,结束本表调查)。2.领导小组活动情况工作形式(可多选):1.会议(频度:次/年)2.考察调研3.检查督导4.其他__________;规划期间,有特色且有效的领导小组活动有:8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表8-4:年度工作计划和检查工作情况年度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检查制定下发下发单位开展组织单位检查结果上报1.是/2.否1.是/2.否1.政府2.多部门联合3.仅卫生部门1.是/2.否 1.政府2.多部门联合1.是/2.否 2001      ……      2009      表8-5:相关部门《规划》执行情况相关部门在《规划》中的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描述)是否达到《规划》要求发改委财政药品监管新闻宣传、广电教育劳动保障民政政法工会、共青团、妇联……在国家免费政策的基础之上,本县(区)是否还有额外政策:1.有(如选择,请继续完成表8-6的调查)2.无表8-6:县级结核病防治政策实施情况政策领域政策描述是否实施(1.是2.否)何时开始(年月)何时结束(年月)由谁提供经费备注国家可疑者检查(诊断):3份痰涂片和1次X线胸片治疗:一线抗结核药品随访管理:3次痰涂片,1次X线胸片报病补助费:每例10元治疗管理补助费:每例100-120元省级82 地(市)级县区级表8-7:抗结核药品的销售管理情况1.本地区是否有限制抗结核药品在非结防机构使用的文件或要求:()A.是B.否2.本地区共有多少家药品零售店?_________3.抽查3个药品零售店,填写下述信息。药品零售店是否销售抗结核药品是否根据处方销售抗结核药品是否销售二线抗结核药品1.2.3.注:是填“1”,否填“2”。表8-8:2009年县级结核病防治工作职责分工工作职责结防机构定点医院其他医疗机构痰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检查诊断结核推荐可疑者转诊追踪网络疫情报告登记(规划)结核病专报重症救治抗结核治疗提供免费药品督导治疗(DOT)督导访视举办培训项目管理健康促进表8-9: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模式82 1.本规划期间,结防机构所承担的县级结核病防治职能是否进行了变化,即防治模式发生了改变:()A.是;B.否(结束本表的调查)2.描述下列单位在变化前的防治职能分别为:结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点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科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述下列单位在变化后的防治职能分别为:结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点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科医院:(如有,则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简述防治模式进行变化的原因,即现模式与原模式相比,它的优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罗列)5.请简述现防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罗列)表8-10: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情况1.流动人口患者是否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A.是B.否2.是否有针对流动人口的特殊补助政策:()A.是B.否(跳至第4题)3.如有特殊补助政策,请简述:__________________;4.是否对转入当地的肺结核提供后续的治疗和管理:()A.是B.否5.转入当地的肺结核的后续治疗管理信息是否反馈给转出地结防机构:()A.是B.否6.2009年发现的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______例,占当年发现患者的比例____%表8-11: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情况1.当地是否开展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工作:()A.是B.否(结束本表调查)2.何时开展:_________年_______月3.患者治疗费用由谁承担:()A.患者本人B.当地政府C.全球基金项目D其他:_________(请注明)4.2001-2009共对________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了治疗管理。82 表8-12:TB/HIV双重感染结核病防治情况1.是否对所有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常规结核病检查:()A.是B.否如是,由哪个部门执行:______(A.结防机构B.艾防机构)对所有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常规结核病检查从哪年开始:________年_______月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共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筛查,发现肺结核患者2.是否对所有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常规HIV检测:A.是B.否如是,由哪个部门执行:______(A.结防机构B.艾防机构)对所有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常规HIV检测从哪年开始:________年_______月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共对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常规HIV检测,发现HIV阳性患者表8-13:羁押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情况1.本地区是否有监狱、劳教、看守所等羁押场所:()A.有B.无2.治疗羁押人群结核病患者所需的抗结核药品由谁提供:()A.当地结防机构B.羁押场所C.患者自付表8-14《规划》期内通过控制所减少的死亡人数单位:人年度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未经治疗死亡人数登记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减少死亡的总人数AB=A×0.25CD=B-C2001……2009合计表8-15《规划》期内通过治愈传染性患者所避免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单位:人年度涂阳患者治疗成功数涂阴患者治疗成功数规划贡献因子避免感染人数避免新发患者数EFT=治愈率-0.25G=(E+0.3E)×T×10H=G×0.12001……2009合计表8-16《规划》期内避免产生新发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年度避免新发病人数(人)次均门诊医疗费用(元)每例患者年门诊人次数(人次)减少的医疗费用(元)HI=136.255J=H×I×52001……82 2009合计表8-17《规划》期内避免劳动力损失所挽回的社会经济效益年度活动性患者治疗成功数(人)治疗一例患者挽回的DALY挽回的总DALY活动性患者劳动力人口比例人均GDP(元)挽回的社会总价值(元)K=(E+F)×T9.5L=K×9.50.7MN=L×0.7×M2001……2009合计表8-18《规划》期内的经费投入单位:万元年度本县(区)实际支出的各级政府经费总和本县(区)实际支出的各国际项目经费总和本县(区)实际支出的各级其他经费总和社会总成本OPQR=O+P+Q2001……2009合计调查单位:___________(盖章)时间:_____年____月___日82 附件2.《XXX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报告撰写框架(供省、地和县级撰写报告时参考)摘要前言第一部分《规划》概述一、《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总体目标和工作指标二、《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主要措施与组织保障第二部分《规划》评估方法一、目的二、实施原则与方法三、评估单位四、评估内容五、现场抽查结果第三部分评估结果一、基本情况二、主要目标完成情况1.DOTS启动及覆盖情况2.01-09年涂阳患者发现数及任务完成情况3.患者转诊及追踪工作的总体到位率4.村级医生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5.涂阳患者的治愈率三、《规划》实施情况(一)政府承诺1.《规划》及配套实施计划的制订情况;2.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及活动开展情况;3.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和工作检查的情况;4.相关部门《规划》执行情况;5.各级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到位和使用情况;82 6.吸引外资筹措经费;7.政策的开发和实施情况(1)结核病纳入医疗保障情况,如新农合;(2)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患者的扶持和补助政策;(3)其他(二)防治服务体系1.结核病防治模式(结防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责分工等情况);2.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基础设施及开展工作的基础条件情况;3.结防机构人员配备及能力情况;4.结防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情况;(三)《规划》工作的开展情况1.常规工作的开展情况(1)肺结核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2)结核病监控与评价(3)人员培训工作(4)药品管理(5)健康促进(6)实验室工作(7)应用性研究工作2.针对流动人口、耐多药、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羁押人群和学校的防治工作所采取的行动与效果。(四)《规划》成本效果/效益的估算第四部分主要成就、经验和问题一、主要成就及贡献(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主要经验三、主要问题第五部分主要建议附件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