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ID:17846033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7

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_第1页
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_第2页
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_第3页
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_第4页
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贫困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文章从社会、企业、家庭、贫困女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来分析造成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目的是唤起全社会对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对策  [作者简介]郭亚红(1978-),女,河南禹州人,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河南郑州450007)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10-02  近

2、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不断扩大培养规模,高校中贫困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已超过30%,特困生的比例超过15%。①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性别差异,加上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存在,高校贫困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尤为艰难。  一、制约贫困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1.传统观念造成的性别歧视。虽然“男女平等”的呼声已有百年之久,但“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文化伦理依然影响着社会主流对女性的判断,

3、很多人依旧认为男性应在社会分工上占支配地位,女性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这些传统观念对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造成了消极影响。加之男女双方天然的心理、生理、体力上的差异,社会愿意提供给女性的职业依然集中在一些传统行业,如教师、护士、服务等行业,行业的有限性严重限制了女大学生的就业。2010年,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克思对全国633名大学毕业生的网上调查显示,截止到2月底,2010届女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21%,明显低于男性29.5%的比例。②贫困女大学生是女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注定会面临更多求职困难。  2.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国家在立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保障

4、女性权益的法律,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形成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但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仍然不够完善,提法过于笼统,只给出了总纲和条款,没有给出相应的和具体详细的实施办法,在实际执行中可操作性差,无法对用人单位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用人单位往往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借机拒绝女大学生的求职要求。  (二)用人单位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市场主体是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开展经济活动的。这种原则体现在用人上,就是尽量减少用人单位成本。在现行的社会保障体制下,用人单位雇佣女大学生的成本明显高于男

5、大学生。根据法律规定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照发,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岗位空缺填补成本。另外,女职工产假期间,企业找其他员工接替她的工作,短期交接在不熟悉业务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业务损失的风险。《劳动法》等还规定,女性的退休年龄要比男性提前五到十年。与男性相比,过短的职业生涯限制了女性为用人单位创造的收益。雇佣女大学生的低收益与高成本使企业在录用女大学生时再三权衡。  (三)家庭因素  1.贫困的家境限制了女大学生的求职就业。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毕业生求职成本节节攀升,学生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到企业求职,都要付出大量的财力。现今很多用人单位都非常

6、注重女大学生的外在形象,对贫困女大学生来说,外在形象包装的费用根本无力支付。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6.6%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服装,65.9%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化妆品③,这使她们在外在形象上先输一筹。另外,制作简历与参加人才招聘会的路费、门票费,尤其是异地求职的往返路费、食宿费更是高昂,这极大地缩小了贫困女大学生的求职范围,她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校园招聘会上。  2.家庭社会资源不丰富。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大多以务农为主,社会关系简单,在求职中没有社会资源的帮助,在就业竞争中只能孤军奋战。在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毕业

7、生的社会资源仍对其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毕业生就业不光是其综合素质的比拼,更是学生家庭社会关系的较量。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父母的社会关系在找工作中很重要,通过父母的社会关系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47.2%。④贫困女大学生的出身决定了其在职业规划分析及信息获取上明显处于劣势,更别说面对求职过程中或明或暗的社会关系角逐了。  (四)个人因素  1.综合素质欠佳,自卑心理严重。贫困女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受农村落后教育观念、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影响,她们的计算机水平、英语运用水平、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常常被忽视;出于维持生计的需要

8、,绝大部分贫困女大学生课余时间选择了勤工俭学,这也使得她们的学习成绩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贫困女大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及特殊的成长经历,大多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不仅影响她们的自我评价、自我肯定,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