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部分共同犯罪课件

刑法学部分共同犯罪课件

ID:17855306

大小:120.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9-07

刑法学部分共同犯罪课件_第1页
刑法学部分共同犯罪课件_第2页
刑法学部分共同犯罪课件_第3页
刑法学部分共同犯罪课件_第4页
刑法学部分共同犯罪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学部分共同犯罪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刑法学部分第五章共同犯罪第一节共同犯罪概述一、共同犯罪的概念两人以上共同实施故意犯罪的行为1、社会危害性大2、处罚原则不同:每个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不同,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不同3、共同犯罪具有结构上的复杂性,不能直接适用以一个人实施犯罪为标准而制定的分则条文。多人实施犯罪要比单人实施犯罪复杂刑法总则规定了共同犯罪的概念、分类和刑事责任承担标准等一般性规定,同时,一些必须由两人以上实施的共同犯罪情形,如聚众犯罪、集团性犯罪在分则中加以规定法律表现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突出了共

2、同故意对于构成共同犯罪的作用——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具体体现(一)主体条件——必须有二人以上1、人数:二人或二人以上2、必须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人3、自然人: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的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单位:两个以上的单位以及单位与自然人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也成立共同犯罪。二、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除了具备故意犯罪的一般条件外,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两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或者一个已满16周岁的人与一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共同故意实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犯罪的,成立共同犯罪,实施此外其他行为的,不发生共同犯罪的问题

3、。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形(2)一个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利用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不成立共同犯罪——间接正犯或间接实行犯。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形(3)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与具有特定身份的行为人共同故意实施以主体的特定身份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时,成立共同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形(4)单位犯罪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与该单位本身不成立共同犯罪,只认定为一个单位犯罪主体。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形各共同犯罪人都明知自己所实施的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其行为将会导致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

4、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二)主观条件—必须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共同犯罪故意相同的犯罪故意彼此具有意思联络各共同犯罪人主观上相互沟通,彼此联络,互相配合,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实施犯罪,而是在和他人一起共同犯罪。1、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明知自己所实施的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其行为将会导致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2、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与他人相互配合共同实施犯罪;3、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结果,并且也认识到其它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也会引起什么样的危害结果;4、都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

5、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认识因素来说1、决意参加共同犯罪2、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从意志因素来看共同犯罪行为:指各共同犯罪人实施的是同一特定犯罪的行为(三)客观条件—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刑法第25条第1款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1、必须是犯罪行为——否则不构成共同犯罪2、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目标,形成一个有机的犯罪活动整体——无论各自具体行为的形式和行为人之间的分工如何不同,但都是指向同一罪名,都是属于同一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行为,即各犯罪人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

6、在此基础上,各行为人的行为互相联系,彼此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共同犯罪行为对于结果而言,共同犯罪行为这一整体组成部分的每一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具有因果关系表现形式共同的作为共同的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行为方式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活动,在犯罪方法的巧妙上,行动的周密上,危害的严重上都要比单人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刑法将其作为打击的重点,在量刑上比较重。意义三、共同犯罪的认定(1)共同过失犯罪(2)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没有重合内容的不同犯罪(3)同时犯。即没有共同实行犯罪的意思联络,而

7、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目标实行同一犯罪。(4)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如甲乙共同商议教训一下丙,在实施时,甲想伤害丙,乙想杀死丙。(5)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如两人共同盗窃,其中一人又实施强奸,其强奸行为不是共同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6)犯罪人先后故意实施相关的犯罪,或同时故意实施犯罪,但在主观上彼此并无共同的联系,不是事前、事中商量好去共同实施犯罪,而是各自的立场出发不约而同的实施了共同的故意犯罪行为。(7)共同实施危害行为,但罪过形式不同。如过失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或者故意利用他人的过失行为实施故意犯罪。(8)事前无通谋的窝藏、包庇行为

8、及窝赃、销赃行为不属于共同犯罪(1)两人以上具有不同身份的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2)事前有通谋的窝赃、包庇行为构成共同犯罪(3)仅仅参与共谋,没有参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