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ID:17859552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7

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_第1页
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_第2页
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_第3页
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_第4页
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一、乡镇统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乡镇统计工作一直随着政府统计而生,只是不同时期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政府统计部门抓乡镇统计工作也从来不曾停止过。但由于受经济体制变迁、乡镇机构改革及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约束,乡镇统计工作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特征,对整个统计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目前乡镇统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设置乡镇统计机构的法律依据还不够权威、科学、完

2、整,这是造成基层统计工作被动局面的最大因素之一。现目前,仅在《统计法》第十六条中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设置专职或兼职的统计员。在乡镇设立独立统计机构的法律依据不强,设置“统计员”只是一种职业规定,而不是机构建置,政府统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站所无法行使有效的管理。  2、统计力量不适应统计任务的增长。现在虽然设立了乡镇统计站,但多数乡镇仅有一个人做专职统计工作或兼职统计工作。从业务层面讲,就是乡镇一个统计员直接面对县局十来个人。每一个专业、每一项普查工作任务,只要涉及到乡镇(包括人口、农业、商贸、投资、劳资、工业、各项调查等),都由一个人

3、承担。近年来,统计报表日趋增多,统计调查项目日趋增多,有周期性的普查、有经常性的抽样调查、有一次性的临时调查,各项调查交叉接踵而来,从未间断过;统计专业划分趋细,总的有二、三十多项专业,统计任务与日俱增。而一个乡镇统计员同时兼任着乡镇内3到5项部门工作,有的还要驻村蹲点,还要参与乡镇计划生育、综治治安、防汛抗旱、财政税收等多项中心工作,其所承受的劳动强度太大。基层的统计力量与统计任务形成显著的矛盾,统计员无力、无心按照统计的基本要求将每一项工作做深、做细。三年一届的村委班子换届选举也制约了基层统计后备力量的递补,能够正确填写各种表

4、格的人员不是多了而是越来越少了。  3、统计队伍不稳定制约了统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一方面,统计任务与日俱增,导致统计员身心疲惫,厌烦情绪趋重,自身也不愿从事统计工作;另一方面,乡镇机构的特殊性造就了统计队伍的不稳定。其特殊性表现在:乡镇统计站现为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从工作上看,业务量较大;从待遇上看,与乡镇公务员同工不同酬,工资资金差一大截;从个人发展前途上看,提拔、调任、轮换的机会根本没有;这就让从事乡镇统计工作的人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取心,在工作中要么交差了事,要么通过各种机会尽快脱离统计岗位,统计工作任

5、重道远。  4、统计方法制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根据国家的调查制度改革模式,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是:以抽样调查为主、周期性的普查为辅、全面的定期报表作补充。作为国家宏观管理,这种方法制度的定位无疑是科学适用的。但到基层则必须因地、因时、因事而论。就农业生产统计来说,沿用的是直上而下布置、直下而上报送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在当前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分散细小的家庭是生产的主体,凭村文书一人之力是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这种所谓的“全面”实质上是不全面的,这一套报表的适用性值得商讨;自从有规模以上、规模以下分组之后,基层的工业经济统计即出现断

6、档,未分类之前,各乡镇还能根据企业办的明细报表统计出全部工业企业经济数据,分类之后,规模以下改抽样调查,样本量只能满足省市推算用,对县乡两级均无代表性,无法满足地方经济统计需要,加上目前企业办的功能逐步弱化,对企业统计也是鞭长莫及;除工业经济统计外,目前还开展了人口、劳动力、价格、企业景气、商贸、服务业等大量的抽样调查,这些调查对基层基本上是没有代表性的,也无从推算当地的经济总量,结果是忙来忙去却忙不出几个像样的数据;近几年普查密度过频,任务过重,技术要求过高,与基层所处的环境、经济基础、组织力量、人员素质不相适应,让基层疲于应付

7、,反过来又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对部门统计,目前是有效监管不足,协调机制不全,共享平台不完善,统计事权分工不明,重复统计偏多。  5、统计物质基础不适应统计发展的需要。当前,在统计机构不独立、乡镇体制不顺的情况下,乡镇财政预算基本上是不奏效的,大多数乡镇是按照“据实报账”的原则解决统计经费。在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渠道有限,乡镇统计事业经费往往比较紧张,每一项的统计开支都是紧掐死算,甚至对普查员的经费补助长年赊欠,造成办公设备陈旧落后、正常的开支报账困难、统计员主动开展工作的后劲不足,离办公自动化、信息高速化的要求还有一

8、段很大的距离。由于村级统计经费由谁来承担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村级的大部分统计工作往往都是义务性质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行政性强制难以继续发挥效果,抵制情绪逐步加重。  6、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受前面众多因素的制约,统计数据质量确实还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