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及预防探析

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及预防探析

ID:17874574

大小:2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7

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及预防探析_第1页
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及预防探析_第2页
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及预防探析_第3页
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及预防探析_第4页
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及预防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及预防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及预防探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网络已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据统计,2007年我国网民数已达到1.62亿人,青少年网民占85.8%。而在我国的青少年网民中,有13.2%的人上网成瘾,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了17.1%。网络在为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前景、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在制造诱惑和罪恶。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90%的青少年上网是玩网络游戏,其余是网上聊天和浏览不健康网站。而浏览不健康网站和网络游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直接或间接的诱因

2、。本文通过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探析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原因,对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作有益的探讨。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与特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和发展,青少年正成为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计算机网络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又一个新现象。由于青少年在心理不成熟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投身到网络中,过分依赖网络,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网络不但吞没了他们的求知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也吞噬了他们宝贵的青春时光。从近几年的网络犯罪案件的侦破与立案情况看,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利用网络实施盗窃、绑架

3、、故意伤害、诈骗、抢劫等传统型的犯罪。网络的虚拟性为青少年实施犯罪时提供了伪装空间和便捷的途径。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地址等隐蔽起来,然后实施犯罪行为。2.利用网络侵犯公共信息安全。青少年思维活跃,接受新技术新技能快,由于争强好胜,青少年常常以黑客身份擅自侵入公共信息系统或侵入国家政治经济及军事等要害部门,盗取国家机密、商业秘密。3.利用计算机网络制造传播网络病毒。青少年制造病毒和传播病毒的动机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报复、有的是为了一时之兴、有的是为了打赌、有的是被人利用,但造成的危害却都很大。我们还清楚记得,2006年震惊全国的"熊猫烧

4、香病毒案",该病毒在短短两个月内使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而案件的几名主要嫌犯的年龄都在20几岁。4.利用网络制作、传播、出售淫秽物品等,从事网络色情犯罪。青少年一方面成了网络色情的最大受害群体之一。但另一方面,一些青少年不仅自己浏览色情网页,还单独或伙同他人制、传播、出售淫秽物品,由受害者转而变为网络犯罪的行为主体。例如,轰动全国的我国淫秽色情网站第一大案"九九情色论坛"的主犯的年龄仅19岁。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特征也有独特性。作为一种新兴的犯罪行为,青少年网络犯罪不仅和其它犯罪一

5、样都具有社会危害性、违法性和应受刑法处罚的基本特征,同时它又具有其自身的特征。1.出现了低龄化趋势,并逐渐向高智商化发展。网络犯罪分子的年龄普遍呈现低龄化趋势,大多为16、17岁的青少年。这些人有较高的学历背景,都能熟练操作、运用计算机,熟悉网络结构、性能、原理,在网络知识方面有一技之长。一些青少年利用自身熟练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进行网络犯罪,作案手段十分高明表现出高智商犯罪的特点。2.网络犯罪隐蔽性高、匿名性强,侦破难度大。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化世界,网络犯罪是通过操作程序等实施的,参与者的身份被虚拟化为一个个的数字,时间和空间

6、范围都难以限制,工作人员很难取证把握住罪证事实,侦破难度大。3.犯罪手段多种多样,社会危害性大。一些青少年利用自身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实施多种多样犯罪,例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侵犯隐私、发布网络虚假信息等,使得案件扑朔迷离,侦破起来费时费力。另外,由于计算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国家和公民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青少年网络犯罪目标往往直指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造成的损失比传统犯罪危害更大。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青少年时期正处在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个体

7、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冲突,加上现实生活中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容易发生偏差和扭曲,从而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1.青少年成长中的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产生矛盾,而在网络中能找到补偿的空间,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正好符合了青少年的需要,使得青少年成为网络的主要人群。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和自由性使青少年对网络聊天的言论缺乏约束传播淫秽之物,道德和责任感减弱,法律意识淡化,犯罪感缺乏,严重的甚至触犯刑律。2.当前的网络法制体系不健全,使得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缺少法律制约。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网络安全和惩治计算机违法

8、犯罪的法律法规,如修改后的现行《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但现有的法律远远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状况,尤其是许多新出现的网络问题使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