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

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

ID:17884071

大小:3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08

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 _第1页
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 _第2页
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 _第3页
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 _第4页
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 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它时刻服从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党在陕西洛川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明确指出:“这一新阶段内的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1]276,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随之变为:为争取抗战

2、的胜利,积极动员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们加入到抗战队列中。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也成为动员广大妇女加入抗战队列。党在抗战时期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分为国统区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沦陷区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和边区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三部分。由于对象自身素质及所处实际环境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各有差异。本文仅探讨党在边区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意义。  一、党在边区进行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  “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拉开序幕,大批热血男儿拿起武器,投身抗战洪流。与男子相比,中国妇女,尤其是边区妇女思想保守,政治觉悟低,抗

3、战积极性不高,党却对这个群体相当关注,并对她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依据概括如下:  党对边区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有着清醒的判断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1868年12月12日寄给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给予妇女很高的评价:“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2]586。受马克思妇女观的影响,其后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十分重视妇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无产阶级妇女运动之母”克拉拉•蔡特金指出:“如果没有妇女参加,无产阶级就不能将自己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进行到底”[3]17。列宁在1920年2月《致女工》中说

4、:“无产阶级如果不争得妇女的完全自由,就不可能得到完全的自由”[4]307。斯大林也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他曾在1934年1月26日关于联共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指出:“妇女占我国人口的半数,她们是一支劳动大军,并且她们负有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代,即我们的将来的使命。”[4]36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十分重视妇女的作用,积极推动妇女运动向前发展。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对广大妇女中蕴藏的巨大抗战潜力有着清醒的认识,在许多场合都有提及。在参加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四期女生队开学典礼时,毛泽东就指出:“中国革命

5、如果没有占人口半数的女同胞积极参加,就不能彻底成功”[5]98。1939年7月23日,中国女子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亲自到场祝贺,并对妇女与抗战胜利的关系进行了精辟地论述:“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妇女在抗战中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教育子女,鼓励丈夫,教育群众,均需要通过妇女,只有妇女都动员起来,全中国人民也必然会动员起来了”[6]44,还发出“全中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的壮志豪言。由此观之,对妇女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清醒判断是党进行边区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原因。  妇女是受战争迫害最严重、最仇恨日本侵略者的群体 

6、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了深重的灾难,中国妇女所受到的伤害尤为严重。首先,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下,妇女操持家务、相夫教子,过着稳定的生活,尽管可能处于弱势地位,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她们把到丈夫的强势当作为一种幸福和依靠,也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丈夫和儿女身上,以他们为生活重心。而日本侵略者打破了这种稳定的生活,他们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很多妇女的丈夫、儿女都死在了敌人的刺刀下,这使得她们饱受无所依靠、家破人亡的痛苦。同时,她们自身随时都会成为日军蹂躏的对象。据外国学者廷珀利所著《侵华日军暴行录》一书记载,当时南京国际委员会曾给日方递交公函69

7、份,共提出奸淫暴行事件425起;还有很多妇女被迫沦为慰安妇。丧亲之痛与受辱之耻激起了她们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覆巢之下无完卵”,她们清楚地认识到:个人命运与祖国存亡息息相连,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刻,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广大妇女的悲惨遭遇及对时局的清醒认识使她们成为最具抗战潜力的群体,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原因。  边区妇女自身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其加入抗战队伍的因素  争取广大妇女加入抗战队伍对于赢得持久战的胜利有着重要意义,而边区多为地理位置偏僻的农村,农村妇女多目不识丁,思想闭塞,自身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其加入抗战队伍的因素。首先,边区妇女具有

8、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封建社会构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