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

ID:17891761

大小:3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08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_第1页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_第2页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_第3页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_第4页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分析  一、引言  为改变由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我国正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先后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增加“三农”支出等财政政策,

2、但对于改变我国农村落后局面仍是杯水车薪。我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资金需求呈现大量化、多样化及长期化特点,仅依靠财政政策无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金融,通过金融手段为新农村建设“输血”。发展农村金融的关键则是促使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才能充分发挥其资金融通功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可以说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是破解我国农村发展资金难题的关键突破点。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基础节点,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被

3、寄予厚望———充当支农资金提供者,但我国历经多年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目前看来效果并不理想,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引入系统分析试图找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系统是“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要素整体”,而根据系统协同论,系统显结构与隐结构一致是系统发挥最优功能的条件,系统的显结构是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而隐结构则是系统各要素之间不可感知的内在结构。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它与经济系统中其他经济主体的显结构和隐结构关系如何协调才能促使其可持续发展

4、并充分发挥其支农功能,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所处经济系统的综合分析来考虑其可持续性问题。  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回顾:忽视农村金融机构与经济系统中其他主体间显结构和隐结构协调发展的改革历程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回顾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在解放初期建立以来,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土改运动使广大农民获得了私有土地,农民扩大生产的需求仅靠民间借贷无法满足,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在1951年5月召开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加强农村金融工作、积极发展信用合作”的政策以支持

5、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恢复。之后一段时期我国农村陆续设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并在1954年获得大规模发展,到1955年中国农业银行成立时,我国共建立农信社近16万个,基本实现一乡一社。这一时期的农村金融对我国农村恢复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农村生产快速恢复说明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第二个阶段:国家控制。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通过人民公社化运动完全垄断了农村经济,而在当时动员一切经济资源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的大背景下,国家通过“剪刀差”扭曲价格,将农村资源配置于工业发展,进而导致当时的中国农村

6、除具有自然经济特点的简单交换之外,市场和金融几近消亡,农村信用社虽有合作之名,但“名存实亡”,无法发挥融通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基本功能。第三个阶段:改革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我国农村再次焕发活力,农村金融需求扩大,国家也开始有意识地弱化财政大一统的经济管理方式,着手恢复重建金融体系: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并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结构体系;1985年农信社开始自主从事业务并普遍建立县级联社;1986年农村民间金融快速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大量设立。但是直到1994年

7、国家决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前,我国农村金融一直由国家主导,为筹集发展工业和城市的大量资金,政府通过在农村广设金融机构“吸储”用于工业投资,农村金融机构不仅没有将农村、农业、农民视为服务对象,反而成为农村金融资源的“抽水机”,这一时期农村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非农化特征。第四个阶段:综合改革。大量农村金融资源被“抽向”城市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我国经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为缩小城乡差距,1994年国家开始探索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问题,农业银行开始商业化经营。而1995年国务院在《关于金

8、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不仅明确了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角色,还明确了农村基层金融机构的合作性质,并在其中肯定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作用。1996年6月农信社从农行脱钩,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1996年8月,国务院再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而且这一改革思路至今仍在指导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导致涉农信贷无法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获利保障,所以在市场经济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