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 _0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 _0

ID:17948017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 _0_第1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 _0_第2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 _0_第3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 _0_第4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 _0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 _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论文  一、石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基本情况  石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十多年来,大致经过了民间自发、政府引导和规范提高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1个,会员万人,带动农户3万多,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8%。其中,依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入社社员5595个,带动农户万多。生产经营活动已覆盖

2、了柑橘、茶叶、蔬菜、牲猪、家禽、马头山羊等多个优势产业。全县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占全县农产品总销量的42%以上。  运作方式  1.经费来源  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发起人集资。如石门县兰溪柑橘专业合作社于2006年成立时,就是由五位理事各出资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二是会员股金。如石门秀坪柑橘专业合作社现有注册资金860万元即为社员认购的股金。三是部门扶持。如县柑橘协会挂靠县农业局柑橘办,办公场地和运转费用由柑橘办提供。  2.活动方式  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开展技术服务。以技术研究和技术推

3、广为主。二是开展产业链服务。即在产前、产中、产后对社员会员进行技术、资金、物资、销售等多方面的服务。三是开展实体经营。即通过自我积累或集资入股,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实体。  3.利益机制  可分为紧密型与松散型两种。前者通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向社员返还盈利所得。如石门县双佳禽业专业合作社。后者则采取向会员收取会费、大户的捐献、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再向会员提供无偿服务。现实中这两种常交织在一起。  二、石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三种主要模式  模式一:农村经纪人组建的专业合作社——以兰溪柑橘专业合作社为例

4、  合作社于2006年7月17日经县民政局登记注册成立,实行股份合伙经营模式,有社员988户,基地近1万亩。理事会为日常执行机关。理事均为当地有名的“橘贩子”。合作社以专业服务队的形式,统一技术指导、农资配送和果品购销,为社员提供种苗、培管、采摘、包装和销售的全方位服务。目前已成立采果专业队、短途运输专业队和专业装卸队,设有空车配载部保证客商用车。技术指导上,每月一期《兰溪柑橘》,举办科技示范讲座,并投资新建了一家大型果品打蜡加工厂。  模式二:龙头企业参与组建的专业合作社——以双佳禽业合作社为例

5、  合作社于2002年1月创立,现有社员1600余人,养殖基地12个,年销售额达13200万元。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运行,理事长即为该公司的董事长。其具体做法就是“六包”和“两协助”,合作社和公司承担很大部分市场风险。  模式三:农技部门牵头组建的专业合作社——以柑橘协会为例  于2002年9月6日登记注册,挂靠县柑橘办,有会员3177人,是“全省十佳农民专业协会”和“全省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有“湘冠”“石门柑橘”两个注册商标。全县有60%的橘园集中在协会,近一半的柑橘通过协会

6、统一销售。它以专业分组为主开展活动。通过技术指导队、《石门柑橘》和石门柑橘网的形式传授技术,以所辖三家实体实行利益联结,并突出大户的作用。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思考与应对  发展的制约因素  1.制度的制约  从宏观层面讲,国家对大宗农产品的垄断专营,限制了农民合法涉足的权利;农地流转制度改革滞后制约了土地的适度集约经营;对农民合作知识的教育培训不足也使相关人才严重缺乏。从微观层面讲,据调查,全县61家合作组织中农民平均出资的仅1家,其他均为企业、涉农部门、经纪人和有关组织牵头。双方既没有

7、产权界定,又没有退出机制,严重制约着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  2.资金的制约  据笔者向有关部门了解,当下国家给予扶持的每个农民专业组织的项目资金一般为20万元,湖南省约3万元,到市、县一级政府大约1万元,合作社申请的积极性并不高。其资金来源主要以农民自筹和各种形式的混合出资为主。由于社员不稳定,合同的约束性很脆弱,很难与其他市场主体确定合作关系和从事大规模的销售活动。整体而言,普遍感到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3.管理的制约  一方面,组织内部管理比较混乱。全县活动比较规范的农民合作组织仅占1/

8、3,有的连规章制度也没有。另一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据调查,全县仅两家合作社是按合同规定进行类似盈余返回方式返给社员的,大部分是把价格优惠当做利润,或者把利息当做分红。双方没有利益的捆绑。  发展的激励因素  1.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顺应了农村市场化进程中以市场为导向的分散、弱小的独立经营小农渴望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规避市场风险、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的内在需要性,这表明农民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