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第二章 演讲无声(态势)语言技巧与训练

演讲第二章 演讲无声(态势)语言技巧与训练

ID:17954379

大小:5.08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9-11

演讲第二章 演讲无声(态势)语言技巧与训练_第1页
演讲第二章 演讲无声(态势)语言技巧与训练_第2页
演讲第二章 演讲无声(态势)语言技巧与训练_第3页
演讲第二章 演讲无声(态势)语言技巧与训练_第4页
演讲第二章 演讲无声(态势)语言技巧与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演讲第二章 演讲无声(态势)语言技巧与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演讲无声(态势)语言技巧与训练1学习目的:一、掌握各种态势语言运用的方法。二、在演讲中避免不良态势语言的出现。2一、态势的含义及在演讲中的作用态势的含义:所谓态势就是具有一定的表情达意的姿容、体态和动作,也称态势语言或无声语言。态势在演讲中的作用:态势语言不仅能够补充或强化口语表达的理性内容和感情色彩,而且还可以起到口语表达所无法起到的生动、鲜明、具体地显现视觉形象的作用。3二、态势技巧所包含的内容:眼神手势表情移动站姿口唇态势语言的组成:面部态势、手势动作、站势4(一)面部态势:眼睛、脸面表情、口唇演讲者在演讲时面部应该表情丰富,通过积极的调节、控制和支配,

2、使表情准确、自然、恰当地体现自己的丰富感情,使听众便于领会。面部语言,可以是抒情性,即将演讲者各种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外化为面部的肌肉活动和神色的变化。51、眼睛(1)眼睛在演讲中的作用:第一,眼睛能够表达人们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第二,眼睛还起着统观全场、帮助演讲者控场的作用。第三,眼睛是演讲者启示、引导听众的有力工具。6(2)眼睛运用的方法环视:即演讲者有意识地环顾全场的每个听众,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听众的各种神态中了解和掌握现场的情况与情绪。这种方法既使用在演讲的开头,也不断地使用在演讲的过程中。点视:即把目光集中投向某一角落、某一部分,或者个别听众,并配合某

3、种手势或表情。这是一种最有实效,最有内涵的一种眉目语言。虚视:即虚眼。演讲者的目光在全场不断扫视,好像是看着每个听众的面孔,实际上谁也没看,只是为了造成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一种交流感,弥补因为环视和专注而可能使部分听众感觉受冷落的缺陷。7(3)眼睛运用的原则第一,眼睛的变化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第二,眼睛变化之后,就要恢复正常。第三,运用眼神时要显出信心、活力。第四,眼睛要与有声语言、态势动作密切配合,协调一致。8目光交流仅仅扫视一下全场;只对几个观众进行目光交流;盯着观众的前额或头顶看,而不是“目光”交流;看天花板、地板,不看观众;避免提示小窍门对一个个观众进行目光交流

4、;目光交流的范围应覆盖全场。缓慢而平均地与现场每一个听众接触眼神目光停留在每个听众身上3-5秒钟,保持适度的暂停。把你要表达的内容传递给观众,并和他们进行目光交流,观众也会认为你控制着对话。回答听众问题时,应缓和地将眼神平均扫视全场。2、脸面表情(1)脸面表情在演讲中的作用:演讲者在演讲时面部应该表情丰富,通过积极的调节、控制和支配,使表情准确地、自然地、恰当地体现自己的丰富感情,使听众便于领会。10(2)演讲中脸面表情时要遵循的原则第一,要有灵敏感。第二,要有鲜明感。第三,要真。第四,要与特定的演讲内容和特定的演讲场合的气氛相适应。第五,要有分寸,讲艺术。含泪不掉

5、泪,能哭不出声;有笑不大笑,可笑反不笑。11(3)几种常见的不良的脸面表情第一,拘谨木然、麻木不仁的脸面表情。第二,情不由衷、滑稽可笑的脸面表情。第三,缺乏自制、有失分寸的脸面表情。第四,神情慌张、惶恐不安的脸面表情。第五,一笑到底、单调乏味的脸面表情。123、口唇生动的面部表情也离不开口唇的动作及变化,口唇既可发音出声,又能表情达意,如口角向上,常表示谦和喜悦;口角向下,则表示悲愁忧虑;口唇张开,能表示惊讶恐惧;口唇紧闭,多表示果决蔑视,如此等等。13(二)手势动作1、手势动作的含义及在演讲中的作用含义:手势动作是指演讲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手和胳膊的动作及造型。作

6、用:手势是能表达心理活动,表达思想感情,传导信息的。142、手势动作的分类(1)按收拾动作的表达功能特点来分:第一,形象手势:模形状物,给听众一种具体、形象感觉的手势,也称图示式手势。第二,抒情手势:表达演讲者的情感,使其形象化、具体化的手势,也叫感情(情意)手势。此手势在演讲中运用频率最多。如:兴奋时拍手称快;恼怒时挥舞拳头;急躁时双手相搓;果断时猛力砍下。抒情手势是一种抽象感情很强的手势。第三,指示手势:用来指示具体真实形象的手势。有实指和虚指两类。实指是指演讲者手势确指在场的人或事或方向,且均在听众的视线内。虚指是指演讲者和听众不能看到的。如“在很久很久以前”

7、、“在遥远的地方”。常用虚指可伴“他的”、“那时”、“后面”等词。指示手势比较明了,不带感情色彩,比较容易做。第四,象征手势:表示抽象的意念的手势。这种手势的含义比较抽象,如果能配合口语,运用准确、恰当,则能启发听众的思考,引起听众的联想,给听众留下鲜明的具体的印象。15(2)按手势动作的活动区域分类(1)肩部以上,称为上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悦、祝贺等;手势向内、向上,手心也向上,其动作幅度较大,大多用来表示积极肯定的、激昂慷慨的内容和感情。(2)肩部至腰部,称为中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多表示叙述事物、说明事理和较为平静的情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