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冯延巳上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冯延巳上

ID:17965438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1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冯延巳上_第1页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冯延巳上_第2页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冯延巳上_第3页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冯延巳上_第4页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冯延巳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冯延巳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聆听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4)——冯延巳(上)一、概况冯延巳是五代南唐人,字正中,南唐中主李璟的时候官至宰相。温庭筠是一个客观的词人,是用美感的联想加深了词的意境的。韦庄是一个主观的词人,以他感情的真挚直率,以他的口吻的那种劲键直接感动了读者,使词脱离了歌筳酒席艳歌的歌词的地位。在韦庄手中,词成了可以主观抒写自己感情的抒情诗歌了。这是一个进展。但是冯延巳又开拓出一个更高的更深的成就。他一方面给人直接的感动,很强烈的感动,一方面又像温庭筠的词一样,给人丰富的联想,即一方面有直接的感动,一方面不给人这种情事的拘限。冯延巳所写的是一种感情的意境。二、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

2、掷久)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闲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你难以确指它是某一种感情的事情,是每当你空闲下来,只要你有闲暇的时间,就无端涌上心头的这一种情绪。“谁道闲情抛掷久”在语序轴上是怎样说的呢?你看他的转折。“闲情”是这句的主要内容,我曾经挣扎,曾经努力,要把这闲情抛掷。这是第一层意思。我不但努力要抛掷,还努力了很久,是抛掷久,这是第二层意思。可是,开头两个字“谁道”,是谁说我真的抛掷了?是想抛没有成功,做不到,这是第三层意思。他说的时候,是盘旋转折着说

3、进去的,所以,冯延巳的词是最有盘旋郁结情致的。他接着说“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他这个圈子是一直转下去的。我以为我的闲情抛掷了,可是当春天回来的时候,我发现我的那一份感情——惆怅还依旧,彼此呼应。他对感情时执着的,是抛弃不掉的,是“日日花前常病酒”,还“不辞镜里朱颜瘦”。这是一份固执的执着不改变的,虽然在痛苦之中也不放弃的一种感情的境界。“不辞镜里朱颜瘦”,它表现了几点特色。一个“不辞”,告诉我们冯延巳是有悲剧精神的,因为他是在艰苦困难之中,有一种奋斗有一种挣扎的努力。这是“不辞”这两个字所表现的这种执着的在苦难中挣扎的精神。“镜里”两个字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觉,是一种反省

4、,冯正中的悲剧的性格是带着反省色彩的。“朱颜瘦”就代表他在挣扎奋斗之中所付出的这种代价,这种努力。自己能清楚的看到,那就放下,既然是痛苦的,那就不要病酒,不要赏花了,但他说“不辞”,这正是冯延巳词在感情的意境上的一个特色。冯延巳在中国词的发展商,在中国的词史之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一方面承继着五代的这一种伤春怨别的小词的传统,而他的意境却是“堂庑特大”。他的词写的是一种深挚的感情的意境。正是冯正中的开拓,使北宋初年的有一些大作家,除晏殊、欧阳修以外。像范仲淹、宋祁等,都是学问、道德、功业不可一世的人物,都写了小词。下半阕第一句“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5、与前半首是互相呼应的。“河畔青芜堤上柳”呼应上片“每到春来”;“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所说的愁,是闲愁,是惆怅,又有一个新愁,呼应了前半首的“惆怅还依旧”,呼应了“谁道闲情抛掷久”。这个新愁就是旧愁,就是想抛没有抛掉,到了春天又长出来的愁。“独立小桥风满袖”,桥,是没有屏障的,没有荫蔽,没有保护的所在,站在小桥上,风的寒冷的侵袭是何等的强烈。饶宗颐先生说这一句词,可能就暗示了他在南唐朝廷中所受到的周围政敌的攻击。我们可以不确信,但是我们可以说,他在这种政治地位环境之中,内心深处自然有这么一种悲哀的感受,甚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平林新月人归后”每个人都有一个归宿,每个人都

6、有他的保护,每个人都有他的温暖,所有人都回家了,我为什么还站在这里呢?这首词直到结尾,也没有明写是什么感情,写得这么深沉感动的这么沉郁这么盘旋的一种感情是什么?没有。只是一种意境。三、《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绞绡掩泪思量遍。“梅落繁枝千万片”,多么沉痛,多么悲哀。不止如此,冯正中说“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梅花就是落了,千万片都落了,都没有放弃它的感情。他用那幽微的字句所表现的深隐的心灵深处,甚至是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他本身的那种心灵深处感情的一片本

7、质。李后主写落花“林花谢了春红”,“砌下落梅如雪乱”,李后主是哀悼,是无可挽回的哀悼。可是冯延巳是奋斗,是挣扎,是在败亡的途中还要挣扎,所以“犹自多情”。“笙歌容易散”呼应第一句“梅落繁枝千万片”。良辰美景的“梅花”不能够常有,赏心乐事的“笙歌”也不能够常有。“酒醒添得愁无限”那个学雪随风转的落花的飞舞,都是他笙歌散去之后的惆怅哀伤的盘旋飞舞。他接着说“楼上春山寒四面”,如同“独立小桥风满袖”,表现的都是一种隔绝和寒冷的感觉。“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是等候之中的一种落空的感觉。我所期盼的没有来,四周是一片迷茫,那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