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ID:1801979

大小:276.50 KB

页数:83页

时间:2017-11-13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_第1页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_第2页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_第3页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_第4页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程》SDJ3-79的通知(79)水电规字第7号《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3-76于一九七六年颁发试行后,对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提高作用。现根据近年来的建设经验和各单位的意见,对本规程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颁发执行。在执行中如遇到问题,请告我部规划设计管理局。一九七九年一月十一日基本符号内外力及材料指标σmax--导线或避雷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使用应力;σp--导线或避雷线的抗拉强度;T--瓷横担的受弯破坏荷载或悬式绝缘子1小时机电试验的试验荷载;Tmax--绝缘子最大使用荷载;Wx--垂直线路方向导线或避雷线的风荷载

2、;WS--杆(塔)身的风荷载;N--上拔力;G--基础自重;GT--基础底板上的土重。几何特征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Dx--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Dp--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Dz--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S--导线与避雷线在档距中央的最小距离;d--导线或避雷线直径;F--杆(塔)身侧面的构件投影面积;Fk--桁架的轮廓面积;b--桁架前后面的距离;h--桁架迎风面的宽度;L--档距;Lp--水平档距;Lk--悬垂绝缘子串长度;f--导线最大弧垂。计算系数C--风载体型系数;K--强度安全系数;K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α--风速不均匀系数;η--空间桁架背风面的风

3、载降低系数。其他n--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的绝缘子数量;nh--高海拔地区的绝缘子数量;H--海拔高度;V--设计风速;U--线路电压。第一章总则第1条在设计送电线路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总结运行和施工经验,积极、慎重地采用先进技术,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全适用的原则。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新建35~330千伏架空送电线路(以下简称送电线路)的设计。临时送电线路可参照本规程设计,但标准可适当降低。原有送电线路的升压和改建,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参照本规程进行设计。第3条送电线路的路径和导线截面的选择、对弱电

4、线路的危害影响和城市规划区的预备走廊等,一般根据5~1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设计。第4条新建送电线路,应积极推广预应力混凝土杆,逐步代替普通钢筋混凝土杆。第5条送电线路的导线布置和杆塔结构等,应考虑便于带电作业。第二章路径第6条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少占家田,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与有关单位协商,本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进行方案比较,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第7条选择路径应尽量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地带、原始森林区以及严重影响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并应考虑对邻近设施如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的相互影响。第8条发电厂或变电所的进出线走

5、廊,应根据厂、所总体布置统一规划。进出线宜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杆塔。第9条耐张段的长度,一般采用3~5公里,如运行、施工条件许可,可适当延长;在高差或档距相差非常悬殊的山区和重冰区,应适当缩小。大跨越应自成一个耐张段。送电线路转角的位置应根据运行、施工条件并结合耐张段长度确定。第10条有大跨越的送电线路,其路径方案应结合大跨越的情况,通过结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大跨越杆塔,一般设置在5年一遇洪水淹没区以外,并考虑30~50年河岸冲刷变迁的影响。第三章气象条件第11条送电线路的计算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的气象资料(采用15年一遇的数值)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如沿线的气象与附当

6、一典型气象区接近,一般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第12条送电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应采用离地面15米高处15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值。平原地区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如无可靠资料,不应低于25米/秒。山区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如无可靠资料,应采用附近平地风速的1.1倍,且不应低于25米/秒。如附近平地也无可靠资料,则采用的风速不应低于30米/秒。第13条大跨越的计算气象条件,应采用30年一遇的数值。如当地无可靠资料,一般以附近平地线路的计算气象条件为基数,最大设计风速增加10%,设计冰厚增加5毫米。跨越处的水面风速还应增加10%。大跨越还应按稀有气象条件验算。第14条重冰区的线路,可根

7、据需要,按较少出现的覆冰厚度进行验算。第15条送电线路通过城市或森林等地区,如两侧屏蔽物的平均高度大于杆塔高度的2/3,其最大设计风速宜较一般地区减小20%。第16条送电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计算气温,应按下述方法确定:一、如地区年平均气温在3~17℃之间,年平均计算气温应采用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二、如地区年平均气温小于3℃或大于17℃,应将年平均气温减少3~5℃后,采用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第四章导线、避雷线和金具第17条送电线路所采用的导线和避雷线,应条例国家电线产品技术标准。供计算用的导线和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