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关于山苍子的繁育及造林技术的研究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关于山苍子的繁育及造林技术的研究

ID:1805119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关于山苍子的繁育及造林技术的研究_第1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关于山苍子的繁育及造林技术的研究_第2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关于山苍子的繁育及造林技术的研究_第3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关于山苍子的繁育及造林技术的研究_第4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关于山苍子的繁育及造林技术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关于山苍子的繁育及造林技术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理学农林学类论文题目:关于山苍子的繁育及造林技术的研究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作者:钟东洋 刘历才 陈亚立  论文关键词山苍子;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造林技术  论文摘要阐述了山苍子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播种、扦插、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同时从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抚育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山苍子的造林技术,对山苍子的产业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山苍子约有250余种,中国约有46种,为我国主要的林副特产之一。目前我国部分省区已进行人工营造山苍子林,以福建、湖南和四川等省营造面积最大。山苍子果实提取的山苍

2、子油是一种天然混合型香料。主要成分是柠檬醛,含量占66%左右,其余为甲基庚烯酮、双戊烯、芳樟醇等。利用山苍子油生产高纯度紫罗兰酮、柠檬醛、二乙缩醛、鸢尾酮系列,在医药、食品、饮料、日用化学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医学化工的发展,市场对山苍子油的需求日益加大,开发利用山苍子资源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1生物学特性    山苍子(Litseacubebapers)别名山鸡椒、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m左右,最高可达10m。树皮幼时黄绿色,光滑,老时变褐灰色,都有白色斑点。小枝细瘦,绿色、单叶互生,有香气,纸质光滑。长圆形或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

3、,11月着生花蕾,翌年2~3月开花,花先于叶;花序生在短枝上,腋生,伞形,具细总梗,有花4~6朵,花小,黄色。核果有短柄,近球形,3~5颗簇生,7~8月成熟,成熟时由青绿色变深红色或黑色。    2繁殖技术    2.1播种繁殖  山苍子种子于8月底成熟后进行采种。在播种繁殖时,种子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发芽率有较大的影响,未经任何处理的种子由于其果皮、果肉均还存在,抑制了种子的发芽,其发芽率仅为17%,因山苍子油主要存在于果皮、果肉中,林农常采用这种种子繁殖,致使发芽率很低。一般情况下,对山苍子种子繁殖必须按常规方法(去除果皮、果肉,用流水冲洗)进行处理,然后圃地育苗。即使按常规方法

4、处理种子,其发芽率还不是很高,仅为51%,其主要原因是抑制山苍子种子发芽的抑制物质未完全清除;通过试验[1],利用草木灰揉搓种子,用H2O2浸种,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种子中的抑制物质,提高其发芽率,其发芽率可高达71%,即提高20%。这说明去除山苍子种子中的抑制物质,是提高种子发芽率的关键。  2.2扦插繁殖  通过试验[2],山苍子扦插育苗插条的采集部位与其成活率有很大的关系。从根颈部位采集萌条作为扦插材料比树冠南、北部采集嫩枝扦插生根成活率要高的多,分别可提高32%和34%不等。而从树冠南、北部采枝扦插其生根成活率也有差别,但它们相差不大,仅为2%;同时采用生根粉(30mg/kg

5、)对扦插材料进行处理均能提高其生根成活率,相比之下,这种处理对树冠上的嫩枝扦插影响比对根颈部位萌条的扦插影响要大的多。树冠上的嫩枝扦插生根率可提高15.7%~17.0%,而根颈部的萌条仅提高了1.7%。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山苍子扦插繁殖,可以采用其根颈部位的萌条作为其扦插材料来进行繁殖,其生根成活率可达70%。如因扦插繁殖材料来源有限,也可采用树冠上的嫩枝给予适当技术处理来繁殖,其生根成活率可在51.7%~55.0%。  2.3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由于山苍子多野生,人工栽培极少,传统栽培主要是种子繁殖,而种子发芽率低,且极易丧失发芽力,因此常导致育苗失败。通过离体组织培养可以快速获得

6、整齐一致的苗木用于生产。以成年植株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接种于MS+BA210mg/L+IBA15mg/L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中,10d时侧芽萌动,15d后侧芽打开,同时外植体切口处有白色愈伤组织,并逐渐转绿长出丛生芽。通过试验,其生根率高达86.17%,生根整齐,根质量较好。另外,种苗组培快繁技术可直接控制雌雄异株比例,节约投资,是山苍子苗木繁殖发展的方向。    3造林技术    3.1造林地选择  丘陵和山区选择阳坡中下部微酸性土壤作为造林地。低丘岗地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中等、排水良好、微酸性土壤作为造林地。低产荒芜茶园内也可种植山苍子。  3.2造林时间  容器苗为5~7月;裸

7、根苗、扦插苗为12月至翌年2月。  3.3抚育技术  山苍子造林株行距2m×2m,栽2505株/hm2。松土抚育施肥每年2次,5月下旬进行1次,施用尿素100g/株;11月下旬进行1次,施用复合肥200g/株。修剪每年1次,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疏伐雄株在开花期后进行,雌雄比为7∶3左右,形成“品”字形,使雄株均匀分布。    4参考文献    [1]罗朝伟,叶洪权.山苍子播种繁殖技术[J].四川林勘设计,2007(3):57-58.  [2]陈卫军,龚洵胜,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