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

ID:18100687

大小:48.77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9-13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_第1页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_第2页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_第3页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_第4页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编辑。[摘要]:水稻的品种在朝鲜后期根据播种期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根据其栽培法和栽培地点又可以分为水稻、旱稻和干田稻。干田稻是一个源于中稻的混合的新品种。原始的水稻品种在多样性和数量方面快速地出现出了分化和差异。事实上,在朝鲜后期我们发现了更加大的差异与播种季节有关。新的秧苗移栽技术在朝鲜后期迅速地传播开来。为了控制风险,水稻品种具有抗旱、涝、倒伏和发芽早的特征。然而,当旱灾较严重时,用干田稻替代就是不可避免了。通过从中国引进一种早熟稻,解决了替代品种的弱点。朝鲜后期的水稻品种是一种非常适合当地气候和自然条件的,特别是降雨特

2、点和习惯性干旱。但是现在真正的朝鲜水稻品种不复存在,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抛弃了它们,朝鲜的本地品种被认为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实际上,本地水稻品种是最适合于朝鲜自然条件的。如果发展其优点,克服其缺点,朝鲜后期的水稻品种对于农业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在那种意义上,尽管时代不同,但是朝鲜后期的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从事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词:朝鲜;农书、水稻品种;分析一、序论朝鲜后期农业经济以农业为中心开展起来,水稻种植占据了不小的比重。根据1919年土地调查工作结果表明,当时水田占据全部农田的%,比1432年的比重增加了大约2倍。

3、[1]朝鲜后期如此发达的农业生产与水稻生产的扩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移秧法的普及是朝鲜后期农业生产变化的核心。为了进一步严密地再检讨朝鲜后期水稻技术发达的原因,首先必须对当时栽培的水稻品种进行严密的考察。因为,要研究朝鲜后期水稻技术,首先要了解朝鲜后期水稻农业中主要栽培的水稻品种是哪些,这些水稻品种又怎样被分化,其所具备的特性又是哪些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我们才能客观地把握好围绕朝鲜后期水稻耕作农业的自然的和社会经济的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维持朝鲜后期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何况,这种探索将有助于我们摆脱所谓的“移秧法普及”的神话,能够更加客观地将朝

4、鲜后期稻作农业的原貌展现出来。基于以上的考虑,本文试图首先从数量上把握“朝鲜后期水稻品种分化”的现象,再通过朝鲜后期的主要农书具体分析不同水稻品种的不同的栽培方法及其变迁。尤其是对当时的农学家们主张的新优良品种普及论和输入论进行多方面的重点检讨。关于朝鲜水稻品种的最初的研究早在殖民地时代,由日本农学者初步尝试过。[2]尽管由于现代生物科学知识较为缺乏,这些日本农学者片面地强调了日本水稻品种的优越性,而忽视和贬低了朝鲜水稻品种的优良性,但他们所进行的基础性调查研究不可否认地成为对朝鲜传统水稻品种及其栽培法的几乎唯一的记录。[3]解放以后,有关朝鲜水稻品种的

5、研究广泛展开。但是,另一方面,解放后韩国的农业史研究主要偏重于日本的水稻品种的扩散过程上。[4]作为对日帝殖民政策研究的一个环节,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日帝的优良品种的试验研究和普及政策上。在这个过程中,偶尔会附带地涉及到朝鲜的水稻品种研究。[5]当然,也有部分研究关注朝鲜水稻品种自身问题,[6]但还没有对朝鲜后期农业发展状况做出系统化的研究。1948年,韩国的农学家金熙泰曾经以殖民地时期农学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适应朝鲜稻作特点的水稻育种目标。[7]现在看来,他所提出的育种目标有相当大的时代局限。但是,认真回顾朝鲜后期稻作农业中贯彻的育种方式,具有非常重

6、要的意义。本文意在大概把握朝鲜后期水稻品种,并分析不同水稻的栽培方法和利用方式及其栽培期,并最终探究这些水稻品种的分化过程。尤其,笔者想探求朝鲜后期农学家们的新优良品种普及论的背景下,当时水稻农业所追求的育种目标是什么?通过探求这一问题的答案,一方面反驳日本农学者对朝鲜水稻品种的过低评价,同时更重要的是想要通过丰富的水稻品种,再发现朝鲜传统遗传资源来开辟韩国农业特有的发展道路。二、朝鲜后期水稻品种的分化朝鲜前期的水稻品种《农事直说》是1429年由朝鲜官府编撰的最初的农书。此书在种稻编中将水稻以播种期为基准分为早稻和晚稻两大种类。A1稻种有早有晚,耕种法有

7、水耕有干耕又有播种除草之法大抵皆同当时,早稻栽培为水耕法,而晚稻则要根据水利条件从水耕法和干耕法中任选其一。但是在《农事直说》中并没有言及即移秧法的情况下选用什么稻种。比《农事直说》晚63年刊行的《衿阳杂录》中,将稻种分为早稻、次早稻和晚稻三种,并介绍了当时常用的水稻品种共27种。但《衿阳杂录》中对移秧法却只字未题。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京畿道地区[8]无论是什么稻种都只用水耕和干耕两种方法栽培的原因。总之,《农事直说》中并没有明确记录用于移秧法的水稻品种。尽管没有直接记录,但写到用来移秧的水田必须在2月下旬和3月上旬之间结束初耕,并进行渍种发芽和播种。从此

8、可推知这种水稻的播种期当在早稻和晚稻的中间时期。笔者曾推论《衿阳杂录》中提及的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