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周周练1及答案

高二历史周周练1及答案

ID:18118227

大小:420.4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14

高二历史周周练1及答案_第1页
高二历史周周练1及答案_第2页
高二历史周周练1及答案_第3页
高二历史周周练1及答案_第4页
高二历史周周练1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周周练1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周周练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2014·长沙月考)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民国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2.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成为各国的统治思想,是因为法家思想包含了(  )A.“兼爱”、“非攻”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认识C.君主集权的理念D.人定胜天的思想

2、3.(2014·江西八校联考)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由来已久,早在夏、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把民众视为国家之根本的极富人民性的政治学说。以下属于早期儒家学派民本思想观点的是(  )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④“君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⑤“天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而不在一姓之兴亡”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4.自汉朝“独尊儒术”后,孟子本应在孔子之后,享尽

3、尊崇。但是孟子却一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武帝、唐太宗等几代盛世王朝的帝王都曾祭拜圣人孔子,孟子则如空气般被忽略掉了。这主要是因为孟子的思想(  )A.代表人民的利益和立场B.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C.批判和否定君主专制D.提出了“仁政”学说5.(2014·德州高三校际联考)“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D.墨家、道家6.(2014·日照高三统考)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

4、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7.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  )operationissafe.(5)Notetheuseofzincplatedpartsmustnotforgetmullionsandtransferbetw

5、eenthepreservativetreatments.2.20verticalboxcorrectionandacceptance1.Description:verticalboxinstallationwithboltfixedHou,onwholeinstallationfinishedofverticalboxforcorrection,correctionofwhilealsotoonmain9/9①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A.①

6、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③④8.(2014·黑龙江模拟)《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9.(2014·德州联考)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

7、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B.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C.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D.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10.(2014·广东百校高三联考)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11.(2014·宝鸡高三质检)下

8、列言论与李贽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A.“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B.“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C.“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D.“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12.以下有关古代儒家思想的叙述,正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