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概论结课论文new

动画概论结课论文new

ID:18143244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4

动画概论结课论文new_第1页
动画概论结课论文new_第2页
动画概论结课论文new_第3页
动画概论结课论文new_第4页
动画概论结课论文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画概论结课论文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动画概论结课论文我眼中的世界动画学生姓名:杨泽广指导老师:姜莉专业班级:电脑设计0911班学号:09021208二0一0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动画的起源1.1魔术幻灯的出现1.2第一部动画片的产生第二章动画的成熟期2.1中国的皮影戏2.2动画工业的成型第三章动画的转型阶段3.1卡通角色的出现3.2“荒谬动画”的创立3.3长片的出现3.4向科幻和特技发展第四章我眼中的世界动画引言动画是一门幻想艺术,更容易直观表现和抒发人们的感情,可以把现实不可能看到的转为现实,扩展了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广义而言,把一些原先不活动的东西,经过影片的制作与放映,变成会活

2、动的影像,即为动画。“动画”的中文叫法应该说是源自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称一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为“动画”。动画的英文有:animation、cartoon、animatedcartoon、其中,比较正式的"Animation"一词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t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所以animation可以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东西像获得生命一般地活动。早期,中国将动画称为美术片;现在,国际通称为动画片。第一章动画的起源1.1魔术幻灯的出现。动画的故事开始于十七世纪阿塔纳斯珂雪(Athanasius发明

3、的“魔术幻灯″魔术幻灯经过不断改良,到了十七世纪末,由钟和斯桑(Johannes )扩大装置,把许多玻璃画片放在旋转盘上,出现在墙上的是一种运动的幻觉。18世纪末,魔术幻灯的灵趣在法国风行起来,戏法越变越多,因为灯光的关系,影子可以互溶,加上一些小道员,所以刚死的可怕的政治人物投射在一片白烟中、镜子里、布或玻璃上,还会动,还有骷髅身,调整这些透镜就可以弄得满室阴气森森鬼影幢幢。1.2第一部动画片的产生。《滑稽脸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这出粉笔脱囗秀被公认是世上第一部动画影片,一开场是画家的才艺表演,接下来是活动起来

4、的画,并使用了"剪纸″(cut out)的手法,将人形的身躯和手臂分开处理,以节省逐格重画的功夫。后来他又陆续做了几部其它短片,包括1907年公映的鬼店(Haunted Hotel),不仅使用当时流行的溶叠、重覆曝光和技巧,更将动画技巧运用到影片上,造成轰动,但他后来因大部份精力投注在"维它公司″的经营事业上,没有时间全力推动动画,因此直到他去世之前,还没有人体认到他作品的重要性。第二章动画的成熟期2.1中国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

5、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和魔术幻灯系列发明从幕前投射光源的方法、技术虽然有别却反映出东西方不同国度,对操纵光影相同的痴迷。皮影戏在十七世纪,被引介到欧洲巡回演出,也曾经风靡了不少观众,像的清晰度和精致感,亦不亚于同时期的魔术幻灯。2.2动画工业的成型1913年世界上第一间动画公司在纽约设立1913年,拉乌巴瑞为他的动画片钉子(pegs),发展了第一套固定绘画的系统。J.R.布莱随后跟进,改编泰迪罗斯福(Teddy )的漫画卡通,制作一系列《说谎上校》(Colonel  Liar)的冒险故事。

6、早期有许多卡通是由流行连环漫画搬上萤幕,譬如《马特和杰夫》、《疯狂的猫》,原本就是观众喜爱的人物,现在动了起来,宛如真人,更增添其魅力。 美国人埃尔.郝德发现了透明的赛璐珞片,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制作动画片的效率,也扩展了动画的表现能力。画家不用每一格的背景都重画,将人物单独画在赛璐璐上而把衬底背景垫在下面相叠拍摄,建立了动画片的基本拍摄方法这一年,在巴瑞公司工作的麦克斯佛莱雪(max Fleischer)发明了"转描机″,可将真人电影中的动作,一五一十地转描在赛璐璐片或纸上。他在1916年到1929年创作的《墨水瓶人》(Out of the Inkwell)和《小丑可可》(K

7、oko the Clown),也就是利用转描机和动画技巧大显身手的成绩。 这一年,在巴瑞公司工作的麦克斯佛莱雪(max Fleischer)发明了"转描机″,可将真人电影中的动作,一五一十地转描在赛璐璐片或纸上。他在1916年到1929年创作的《墨水瓶人》(Out of the Inkwell)和《小丑可可》(Koko the Clown),也就是利用转描机和动画技巧大显身手的成绩。 事实上,动画的创作,在观念上是同时汲取了纯绘画的精致艺术及通俗文化的漫画卡通而成。这种包含前卫精神与庸俗文化的两极特性,一直都是动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