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改革以来农民流动对中国社区结构变迁的影响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改革以来农民流动对中国社区结构变迁的影响

ID:1825553

大小:3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3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改革以来农民流动对中国社区结构变迁的影响_第1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改革以来农民流动对中国社区结构变迁的影响_第2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改革以来农民流动对中国社区结构变迁的影响_第3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改革以来农民流动对中国社区结构变迁的影响_第4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改革以来农民流动对中国社区结构变迁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改革以来农民流动对中国社区结构变迁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其它相关论文题目:试论改革以来农民流动对中国社区结构变迁的影响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正文】  中国农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几年来,广大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出现了农民流动现象。农民流动以何种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社区结构的变迁?变迁的内涵是什么?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改革前中国社区结构特点    1.城市和农村两类社区各自发展,互成壁垒,为典型的二元社区结构。  建国初,中国社会整体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经土地改革和工商业改造

2、,开始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重工业属资本密集型产业,为积累资金,国家选择了牺牲农民与农业利益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的战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村收取积累,支持城市建设,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城乡差距,使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在经济上、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不平等。  为控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减轻国家财政补贴和城市就业压力,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城乡管理制度,如城乡户籍制度、统购统销制度、城市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使城乡之间除了财政收入再分配、人员行政调拨、产品调拨外,生产要素和人口不再自由流动。就这样人为地将全国划

3、为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两大块,二者相互隔绝,壁垒森严,城乡二元社区结构最终形成。    2.农村社区内部及其之间具有很高的同质性和均等性,各社区内部结构简单,分化和流动接近停滞。  农村社区以农为主,广义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我国农村社区从南到北,由东至西,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若因地制宜,社区间会因地理、资源差异出现不一致和分化。但改革前,我国农村社区普遍强调“以粮为纲”,农民被限制在粮食种植业上。种植粮食的劳动力占广义农业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在1987年仍高达90.4,农村社区的主要经济活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因重工业

4、吸纳劳动力有限,农村社区剩余劳动力并没有被吸收到城市二、三产业,而是用集体化方法束缚在种植业上,农民流动几近于停滞,农村社区潜在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在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下,加上“剪刀差”政策,社区内部普遍贫穷,农民家庭贫富差异不明显。  农村社区之间,除适宜产粮,人均宜粮地较多的社区人们生活稍好外,社区之间差异不大。如1978年,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收入地区的上海市人均纯收入为290.00元,为全国平均数的217.11%,而河北省人均收入91.50元,是全国人均纯收入的68.5%,二者之比为3.18∶1。

5、    3.城市社区增加缓慢,社区之间呈现相当的同质性,社区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1949年我国有城市136座,1978年为191座,30年间年均增加1.8座城市,年均增长率仅为1.18%,城市居民在1949年占全国人口的10.6%,1960年上升到19.7%,1960年后逐年下降,70年代一直在12%稍高一点的水平上徘徊。  城市社区之间,除按人口规模有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区别以及行政级别的差别之外,在我国传统的计划体制下,除少数特殊城市,城市社区之间在经济体制、劳动生产率、收入分配等方面都没有太

6、大的区别,具有相当程度的均质性。城市社区内部,整体结构不尽合理:重生产,轻生活,重工业发展,轻城市建设,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二、改革后农民流动与农村社区结构变迁  农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当时的条件下,首先主要选择了社区内的职业流动。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资源等差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及程度各有不同。  变迁之一:出现了新型中介社区小城镇,城乡二元结构基本被打破,发达地区已由三元社区结构替代。  农民流向乡镇企业,使乡镇企业获得了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6年底全国共有乡镇

7、企业2336.3万家,而其中非农业职工数为13172.3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09%。小城镇发展很快,数量庞大,据统计,1978—1988年十年间,我国建制镇从2143个增加到10609个,共增加了8466个,年均增长17.4%。  小城镇日益多样化的功能满足了农民多种需求,在相当程度上它们成为农民生产、服务、娱乐、教育、信息辐射的中心,小城镇社区对我国二元社区结构产生巨大的冲击,它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发达地区,原来的二元社区结构已被农村、小城镇、城市三元社区结构替代。  变迁之二:农村社区结构日益分化整合,原来简单的同质均等

8、结构瓦解。  首先,农民流动方向不同,原几乎固化的农民身份为木工、瓦工、乡镇企业工人、个体经营者等多种职业身份所取代,身份的改变带来了他们角色行为、思想观念的分化。  其次,农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