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谈论必然与现实:建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谈论必然与现实:建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

ID:1825744

大小:3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3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谈论必然与现实:建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_第1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谈论必然与现实:建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_第2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谈论必然与现实:建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_第3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谈论必然与现实:建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_第4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谈论必然与现实:建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谈论必然与现实:建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其它相关论文题目:谈论必然与现实:建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论文关健词】农村 养老保障体系 构建【论文摘要】推动城乡养老保障整合、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和确保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不断建构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在确保农村老人稳定而有尊严的生活这一原则指导下,构建农村社会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老人自养的多维一体的养老保障格局,是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体系建构的现实选择。我国是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民多年的愿望。由于转型时期

2、社会结构的再造、社会资源的重组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重整,当前农村养老保障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难题。为此,探析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构的逻辑前提与现实路径,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逻辑前提.(一)变革城乡二元养老保障格局、促进社会和谐公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推行了“城市优先”、“工业优先”、“市民优先”的非均衡性发展战略。就“养老”来说,各个时期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1955年),《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规定》(1978年),《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1982年)等各种政策法规,基本上解决了市民“老

3、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由于城乡二元保障格局的制度惯性,由于政府对农村养老问题关注不够、支持乏力,由于传统家庭养老“事实上”也维持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构问题并没有真正提上议事日程。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持续推进,突破养老保障制度人为藩篱,实现养老保障城乡整合势在必行。首先,城乡二元养老保障格局下所形成的农村社会稳定,是以农村老人养老保障低水平、养老保障经济来源不稳定为代价的。这样的制度设计从本质上来说,既有悖于社会和谐公正的内在要求,也有违“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理念:将人口占多数的农民排斥在整个社会养老

4、保障体系之外,农村老年群体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和需要低于其他社会群体,小康社会的全面性特征无以体现浓村老人生活质量低水平、养老保障经济奔源不稳定与城市老人养老保障不断完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间的逆向背离,小康社会的整体性特征将受到质疑。其次,我们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的。以资源配置优化和效率最大化为诉求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在收人分配方面表现出漠视弱者,从而将社会弱势人群置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保障制度建构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建构起以农村养老保障为核心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转移支付调节收人分配,可以改善收人差距悬殊状况,缓解“市

5、场失灵”的不良后果,为广大农民提供晚年基本生活需要,以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二)、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地依法有序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要实现农地有序流转,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农业劳动力能够稳定地进人非农产业,二是有可靠的社会保障以抵御米来生、老、病、死、伤、残等风险。否则,即使农民能够稳定地从事非农产业并获得稳定的收人,他们也不会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转移的劳动力约2.2亿,但其中so%以上是兼业式转移的:农闲进城

6、务工经商,农忙回家种田,土地经营规模并没有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而扩大。在我国广大农村,很多农户对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撂荒抛荒,也不放弃土地经营权,此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究其原因,是在于以养老保障为主体的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性缺失,从家庭里谋求支持和以土地求保障仍是许多农民应对各种生活风险的观念和规避手段。为此,构建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依靠土地养老的被动局面,从而促进农地有序流转、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三)、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确保国家人口政策安全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65岁以上老人占全国总人口6.96%,已接近国际社会通行7%这一老龄

7、化标准,我国即将步人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龄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老龄人口高龄化、“米富先老”等特征。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农村老龄化问题将比城镇更加突出。根据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从5.37%增长到6.3%而在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则从5.73%增长到7.35%,说明我国农村老龄化速度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