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

ID:18314698

大小:80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17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_第1页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_第2页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_第3页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_第4页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的原则、核算边界、碳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核算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数据质量管理和报告内容等要求。本指南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工业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和报告。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万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工作的通知能源统计报表制度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2、1 工业企业industryenterprise依法成立的,从事工业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法律上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3.2 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GHG)大气体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本指南的温室气体是指《京都议定书》附件A所规定的六种主要温室气体,分别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3.3 二氧化碳当量carbondioxideequivalent在辐射强度上与某种温室气体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温室

3、气体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变暖潜势值。3.4 全球变暖潜势globalwarmingpotential(GWP)全球变暖潜势是指某一给定物质在一定时间积分范围内与二氧化碳相比而得到的相对辐射影响值,用于评价各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对能力。注: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值参见附录A。3.5 碳排放carbonemission企业在特定时段内直接或间接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3.6 碳排放量carbonemissionamount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碳排放数量,计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3.7 碳排放源carbonemissio

4、nsource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物理单元和过程。3.8 直接排放directemission企业持有或控制的碳排放源直接产生的碳排放。3.9 间接排放indirectemission企业活动导致的,但出现在其他企业持有或控制的碳排放源产生的碳排放。133.3 碳排放核算carbonemissionmeasuring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计算方法对碳排放进行量化的活动,简称核算。3.4 碳排放报告carbonemissionreport用来向目标用户提供企业碳排放信息的专门文件。注:目标用户包括但不限于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核查机构及其它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3.5 

5、核查verifying根据核查工作规范对企业碳排放报告进行系统的、独立的评价,并形成文件的过程。3.6 活动水平数据carbonemissionactivitydata企业碳排放活动的测量值,包括能源的消耗量、物质的使用量和产生量等。3.7 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联系活动水平数据与碳排放量的计算因子。3.8 不确定性uncertainty表征碳排放量计算结果偏差的参数。因数据缺乏完整性、代表性以及核算、核查过程中产生系统误差、测量误差、人为误差等造成。1 原则1.1 相关性根据企业实际,选择适宜的核算边界、核算方法和数据,确保真实反映企业碳排放情况

6、,服务于企业内部和外部采用者的决策需要。1.2 完整性应对企业所有碳排放源和活动进行核算和报告。1.3 一致性采用统一的核算和报告方法,能够对不同时间段企业碳排放量进行有意义的比较。1.4 准确性对企业碳排放量进行准确的计算,尽可能地减少偏差和不确定性。1.5 透明性具有明确的数据收集方法和计算过程,并对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给予充分说明。1.6 可操作性确保核算及报告的各环节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可行性。2 核算边界2.1 企业边界5.1.1包括企业生产系统、直接为生产服务的辅助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不包括污染治理设施)。与上述系统直接相关,但活动水平数据不能量化的活动

7、或设施,全部纳入企业边界。5.1.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万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工作的通知》对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方法边界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2.2 排放边界5.2.1直接排放13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前者包括企业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产生的碳排放;后者包括生产中生物过程或物理化学工艺造成的碳排放,如水泥、钢铁的生产,啤酒的发酵等。5.2.2间接排放包括企业消耗外购电力、热力(蒸汽)产生的碳排放。例如,企业生产照明、温湿度调节、动力传输等消耗的外购电力,企业使用热力设备消耗的外购蒸汽等。5.2.3特殊排放除上述两种碳

8、排放类型,还存在一种特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