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ID:18371273

大小:4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7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_第1页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_第2页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_第3页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_第4页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度浙江省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征文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以诸暨市为例斯妙华内容提要:发展生态能源,保护农村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诸暨市农村能源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出发,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关键词:农村能源;生态文明;沼气;太阳能作者:斯妙华,中共诸暨市委党校,浙江省诸暨市环城东路99号,15988289007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

2、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能源危机的显现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在我国已经得到逐步重视和发展,但利用程度还有待提高,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一、农村能源建设的时代背景与发展趋向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完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需要,也是破解我省经济社会发

3、展难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时代背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

4、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7,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之形成。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

5、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90年代以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由于生物质能的生产利用不会增加CO2的排放,扩大生物质能的利用成为减排CO2的最主要途径,利用农、林、工业残余物以及大规模植树造林、种植能源作物,成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首要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作出具体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

6、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7、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二)发展趋向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村能源

8、建设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生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