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 用活教材

基于教材 用活教材

ID:18531056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8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基于教材 用活教材_第1页
基于教材 用活教材_第2页
基于教材 用活教材_第3页
基于教材 用活教材_第4页
基于教材 用活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教材 用活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基于教材用活教材——浅谈对于“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认识与思考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使用和开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过去,教师倾向于“吃透教材”,而学生以掌握教材所承载的知识和能力为目的,教材代表着全部的课程内容。而现在,教材的地位与功能都发生了转变,教师们从“教教材”走向了“用教材教”,或者说“创造性使用教材”。因为过去教师对于教材可以用膜拜来形容,当做“圣经”,至高无上绝对权威,教师和学生对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从而教师逐步沦落为“教书匠”。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材传统的绝对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视教材为“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教材由依赖、崇拜、掌握的对象悄然变为实现课程目标所凭借的工具或手段;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教材生存方式的改变,教材多样化的发展不断冲击着我们对教材的认识。教师不再仅仅只是被动接受的“教材”,教材是可供质疑、分析、批判和论释的文本,其意义在与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理解和更广阔的空间。由此可见,“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创造性使用教材应该是基于学生、教师等因素,对教材的一种改良过程。首先:我们应该以教材为中心。因为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蓝本也是主要参考材料;其次,教材也不是绝对权威,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或自身实际进行增删、调整、加工或补充。换而言之,“创造性使用教材”应该在此寻找有效平衡。否则,教师容易过于拘泥教材,或者天马行空忽视教材的序列和功能。1、“基于教材”——理解教材的内涵,体现教材的价值无论从课程管理的制度层面,还是从课程实施的层面,教材在学校教育中应该依然具有其权威性。因为教材本身的序列性、系统性、典型性等特性并非是其他教学材料所一定能拥有,所以教材的内在功能与价值应该得到教师的认同。同时,教材还反映出来时代或者社会对于课程、教学等核心问题的理解,编写专家也希望通过教材来诠释他们的观点和意图。所以,“基于教材”,就意味着我们教师需要从教材出发,了解教材,研究、挖掘教材的内涵,包括教材的内容选择、结构体例、呈现形式,甚至编者所传递的教学思想。在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如果完全脱离了教材,天马行空式教学,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容易主观和随意。下面我想通过对于教材中一个单元的理解,来具体阐述我对于“基于教材”的理解认识。课文Veryvegetarian是牛津教材高一第一学期Module3的第一课,主题为“饮食和健康”。其中的词汇、语言知识、功能、语言技能、活动和任务都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健康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并就此提出意见和建议来设计的。文本特征:课文的呈现可谓是色彩斑斓。题目是蓝字白底,其他主要部分, 如介绍(Introduction)及正文分别为黑字白底或黑字黄底,正文部分以对话形式排版,另配一幅彩色插图(电视屏幕里就餐的场景),这样,全文通过颜色、方框、字体、字号、图片等,将题目、介绍、正文一一分区,一目了然。文本特点:*从文本的语言来看,总体不难。全文大多数为简单句,复合结构只有十个,其中包括两个状语从句、四个定语从句、二个宾语从句和二个并列句。而对高一的学生而言,宾语从句、时间/原因状语从句和并列句并不陌生。课文是以对话形式呈现,口语化特点明显,文中几次出现断句和插入语。如:断句:Nomorebitsofdeadanimalsforme.(Line3)Sincewhen?(Line6)Aprogrammeonthemeatindustry.(Line11)Pooranimals!(Line14)Sally?(Line18)Someanimalseven…(Line29)。插入语:Bytheway,…(Line18)…,…youknow.(Line11,Line25)。另外,文章以多种方式,如:语气词(Oh)、感情号、情态动词的使用等,来表现人物在观点交锋时的语气和情绪起伏。*从文本的结构来看,课文篇幅不长,主要呈现的是Sam和Sally在就餐时的一段对白,介绍两人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Line1-5)和观点(理由)(Line6-30)。文章对话形式的排版,各部分间的标记不明显,可能会给学生信息定位造成困难。建议课前请学生标出对话每行的序号。*从文本的内容来看,本课主题紧贴日常生活,学生对此主题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体会到:饮食应均衡。上面的案例则体现了我对于教材中某一章节的理解,不仅仅关注了本单元的内容,还关注本单元的形式,以及其所渗透的文化主题。教师对于这单元的文本挖掘深刻细致,对编写者所要表达的理念和内涵理解到位。案例虽然呈现的是对一个单元的理解与思考,但是教师体现了“基于教材”的思想,深度挖掘了教材的内涵,发挥了教材的功能。2、“用活教材”——基于学生的特点,拓宽教材的外延“基于教材”并非就是简单的绝对服从教材,它应该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发挥着服务课程的工具性特点。教材的编制无论尽善尽美,但是其千篇一律的形式和内容无法真正满足千变万化的真实教学需求。由于教学对象、实施者等的不同,教材当初预设的内容和情景与现实教学情境很难有完全匹配。此时,创造性使用教材便是起到了必不可少的桥梁作用,努力提高教材使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境需求。实际上,创造性使用教材就是课程情景化的过程,是满足学生发展体现教师智慧的创造性过程,从而实现课程价值的最大化。高二牛津英语第六课“VinentVanGoghExhibition”的设计进一步说明关于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些理念。首先我首先选择了一些凡高的书信与绘画作品作为辅助性的材料来帮助理解课文,这些材料与课文一道构筑起一个个具体的文化场景,这些场景连接成一个整体性的境域,从而将凡高与他所处的文化、社会、时代的背景与氛围等呈示出来。通过这种境域,课堂教学过程避免了那种抽象的介绍与概念的说明,相反,而是致力于向学生直观展现课文内容。 就课程的设计思路而言,最为突出的一点是把语言的学习变成文化的学习。由此,课程中所展开的就不再是字母、单词与语法这些固定性的知识的传递,这样一种英语学习的方式无疑更多地停驻在知识技能的范畴之内。我所着力的是另一种设计:让英语这样一种语言通过它的文化背景以及这种文化所构筑的人格(凡高)与学生说话、交谈。而作为老师的我,则成了这一对话的促成者与引导者。对于语言的特有敏感与深刻领悟,在某种意义上便来自对它所体现的生活形式、文化形式的理解。语言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总是隐藏在它的文化、生活背景中,并通过这种背景表现出来。通过对画作内容的介绍,我将学生一步步地导向这种总体背景的认识。在这样的授课思路中,语言的学习变成了文化的理解过程,而学生与语言的接触,则相应地被转换成对广义的文化的感受、以及对于艺术家伟大心灵的理解过程。与此相联系的是,外语的学习也变得更为丰富、更为生动。通过以上的课程设计,我试图深化对于教学过程的理解,当语言通过对文化的生动感受而表现出来时,学生也通过语言的学习而进一步理解了活生生的文化,而文化背景则反过来推进了对语言的掌握。在这里,教学不再局限于现成的知识或信息的传递。然后,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在语文课以及美术课曾经学到过的有关梵高及他的作品的理解,用一个字形容梵高,从而了解学生对梵高最初和最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PPt展示了这样一段文字:“Asforme,Iamratheroftenuneasyinmymind,becauseIthinkthatmylifehasnotbeencalmenough;allthosebitterdisappointments,adversities,changeskeepmefromdevelopingfullyandnaturallyinmyartisticcareer.”VincentvanGogh16June1889这段文字摘自梵高的一封信,在该信中,他清晰直观地分析了自己的思想和自己一生的变迁和挫折,对其艺术生涯的影响。在梵高短暂的37年生命中,他给他的兄弟Theo写了近千封信,这些信从一个独特的侧面反映了梵高的内心世界。教师选中这样一段文字,是因为在这段信中之所以让学生在真正接触课文之前先读到这段文字,是希望帮助学生对梵高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为学生能深入到梵高的内在精神世界作准备。在完成这些前期工作之后,课堂进入这节课的正题,对于课文的整体的理解。这篇课文作者对梵高的生平和绘画风格以及他作品有当今社会的经济价值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教师希望通过学生阅读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对以后问题的答案。•WhyhassomeonelockedoneofVanGogh’spaintingsinsideabankbuilding•Howmanyjobsarementionedinthepassage?•Whatwas‘thequestionIraisedearlier’?•Whatdoesthewriteradvisehisreaderstodo?这些问题和选择题的设计是以帮助学生整体了解课文的目标的。是比较粗线条的,学生也比较快速而正确地一一作出回答。随后进入小组讨论部分,从细节处更细致地了解梵高,希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以下问题:•AnalysisofthetextHisfameReviewhislifeReviewhisworks 通过这些教学步骤的实施和完成,学生已经能很好地理智地来理解梵高。为了有助于更丰富他们的感受,体会他的绘画风格和蕴藏于其中的强烈情感,使课文中的文字具体起来、丰富起来,教师播放了一段flash,它全都是由梵高的画构成的图面,并以那首为梵高而写的“StarrystarryNight”为背景音乐,强烈的色彩,柔美而略带忧伤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艺术以其特有的力量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每个人都用心在感受梵高和他的作品."NowIunderstandwhatyoutriedtosaytome,Howyousufferedforyoursanity...ButIcouldhavetoldyou,Vincent,thisworldwasnevermeantforoneasbeautifulasyou."之后,余逸舟同学出乎意料的精彩发言,把课堂带进了一个小小的高潮.“IthinkVanGoghworkedveryhardandconsciouslytobuildtheenvironmentwithhispaintings.Hispaintingsarerealisticnotabstract.Hesparedeveryeffortstoputthepicturesthatattractedhimintohisworks.Hedrewtheshoeshewore,thepipehwusedandthewomanhelovewecanseethatallisworksarefullofpower,energy,honestandemotions.Andfromthesunflowerscloudsandthefieldstwistandturn.IcanfeelstrongemotionsinhismasterpiecesandIthinkhewasagreatartist!!”StarryNight是梵高一幅著名的代表作,诗歌作者的灵感就是来自于那副画,诗画、歌,再加上杨亦雨同学的朗诵,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都置身于梵高笔下那个灿烂星空下的山水环绕之下的宁静的小村庄。Starry,starry,starrynight,IliebeneaththeglimmeringskyAcloudabove;anangel’sstare,Comfortingglow;themoonaware.Starry,starry,starrynight,Acountrytowninpeacefulcare,Whatyoutriedtsaytome,Butcrowdhavetoldyou,Thehouses,steeple,Cypresstrees,Peopleofwarmth;avalleyofdreams.Starry,starry,starrynight,Tonesofcolour;amusicblend,Blueandyellowhereandthere,Mybrushandeasel;atenderglare.Starry,starry,starrynight,Ajourney’send;noshoestomend,Idon’tregretmyheart’sbequest,Myworkisdone...perhapsmybest.Starry,starry,starrynight,Uphillispast,Icannowrest.下课铃声在StarryStarryNight的旋律中响起的。整节课在师生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教师有理由相信通过来自书本、网络、和同学处的关于梵高的信息,同学们一定可以很好地完成那篇回家作业的作文:“我眼中的梵高”。 以上案例是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满足现实教学情境的需求,对原本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其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文本内涵,实现教材的价值与功能。教师对于教材每一处“创造性”的修改,都源自对于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对于教材本身所希望体现的价值与内涵考虑,所以创造性使用教材其宗旨是为了更高效的体现教材的价值与意义。总而言之,创造性使用教材,在基于教材同时延伸其外延,拓展其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迎合真实的教学情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发挥教材的最大功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