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

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

ID:18569219

大小:5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8

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_第1页
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_第2页
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_第3页
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_第4页
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目名称: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首席科学家:刘玉乐清华大学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依托部门:教育部二、预期目标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本项目围绕细胞自噬研究中关键的科学问题细胞自噬的分子机理和功能开展研究,聚焦于哺乳动物全基因组范围细胞自噬新分子的鉴定及功能分析、细胞自噬在动物个体发育中的功能研究,细胞自噬在人类肿瘤和自身免疫中的作用,以及细胞自噬在植物发育、病原-寄主相互作用中的作用,在不同生物模式中系统地开展细胞自噬领域的基础研究,揭示细胞自噬的分子机理和功能,在细胞自噬研究上取得若干突破,产出与我

2、国日益增长的国力相称的重要科学成果,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人民健康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建立和培养一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细胞自噬研究队伍。五年预期目标:(1)在多种模式生物中鉴定一批新的细胞自噬分子,鉴定其分子结构和功能及其与已知Atg蛋白的相互作用,进一步阐述自噬体膜的来源,以及自噬性溶酶体再生的分子机制,获得一批原创性的成果;(2)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细胞自噬研究的平台技术体系,重点加强以多种模式生物为基础建立细胞自噬分子筛选体系,进一步强化自噬体体外重装的关键技术,并争取实现若干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3)阐述细胞自噬的异常

3、与发生人类重大疾病的相互关联,针对我国多发的癌症、免疫性疾病种类,寻找一些以细胞自噬为基础的新药物靶标或新的生物标记物,获得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4)通过培养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扶植一批在细胞自噬研究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具备攻坚能力的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队伍;争取培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长江学者1~2名。(5)以研究论文和独立开发的技术成果(专利)的形式公布项目研究成果,五年内争取发表影响因子大于5的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篇左右,在国际高水平杂志(影响因子大于10)上发表

4、论文4-6篇,力争在国际顶尖杂志Cell,Nature或Science上发表论文,并申报专利3-5项。三、研究方案一、学术思路本项目的一个核心思想是根据细胞自噬分子在不同模式生物中的高度同源性,利用各系统分别所具有的优势,运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手段,对新鉴定出的细胞自噬分子进行系统地研究。并基于多种模式生物建立一定规模的细胞自噬研究的平台,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脂类相互作用、蛋白质定位、转位、运输、蛋白质降解以及细胞自噬膜组成成分的动态变化入手,在分子、细胞以及个体水平等多层次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理和信号调

5、控机制,并在整体水平上阐明这些蛋白在动植物生理活动、重大疾病中的作用,深入探讨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望在细胞自噬研究上取得若干突破,提升我国细胞自噬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使我国该领域在国际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二、技术途径:(1)本研究采取系统筛选和重点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多种系统中筛选鉴定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然后针对个体蛋白进行重点研究;(2)本课题采用多层次、多空间尺度的研究手段,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脂类相互作用,在细胞生物学水平上研究蛋白的修饰、定位、降解以及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在个体水平上研究这些蛋白对不同模

6、式生物的发育、重要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在重要疾病中的作用(3)本研究采用多系统、多手段综合的方式对主要科学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利用线虫、哺乳动物细胞和植物各自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对细胞自噬这一在进化上保守的生命活动进行跨系统的综合研究。(4)本课题将进行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利用突变体库筛选、RNAi文库筛选、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静态、动态显微成像,数学建模等一系列前沿手段,对主要科学问题进行跨学科的深入研究(5)本课题将动态和静态结合,利用活细胞,使用多光子、高分辨、萦光共

7、聚焦显微成像系统等,对蛋白在细胞自噬的细胞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实时动态观察。利用TIRF、STORM等新兴显微技术对蛋白在自噬体上进行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定位,从时空上对目的蛋白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进行研究(6)离体和在体的结合,利用重组蛋白建立自噬体外重建系统,利用纯化的目的蛋白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并在细胞水平上进行在体实验验证。三、创新点与特色:(1)细胞自噬新基因的高通量筛选,以及功能研究的技术平台具有一定创新性,筛选方法技术也有显著改良等。(2)新的具有潜在药物靶标和生物标记物的细胞自噬分子的鉴定,将申请具有自主

8、知识产权的专利。(3)采用多系统、多手段在不同模式生物对新细胞自噬分子进行跨系统的综合研究,为从蛋白水平、亚细胞和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研究生命活动和规律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揭示自主发现的新型细胞自噬分子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