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方法

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方法

ID:1861145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13

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方法_第1页
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方法_第2页
资源描述:

《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番茄早疫病又称为“轮纹病”,各地普遍发生,是危害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推广抗病毒病而不抗早疫病的番茄品种,导致早疫病严重发生。茄早疫病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都有发生。  番茄早疫病的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幼苗、茎和果实。幼苗染病,在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轮纹。成株期叶片被害,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发展,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的晕环,中部呈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严重时叶片脱落。茎部染病,病斑多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呈褐

2、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陷,具同心轮纹,有时龟裂,严重时造成断枝。青果染病,多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叶柄、果柄染病,病斑灰褐色,长椭圆形,稍凹陷。  番茄早疫病的传染方式:  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在真菌分类中,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除发生在番茄上外,还可侵染马铃薯、茄子、辣椒等作物,其主要侵染体是分生孢子。这种棒状的分生孢子晕暗褐色,通过气流、微风、雨水溅流,传染到寄主上,通过气孔、伤口或者从表皮直接侵入。在体内繁殖多量的菌丝,然后产生孢子梗,进而产生分生孢子进

3、行传播。一季作物收获后,病原以形成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落入土壤中进行越冬。有的分生孢子可残留在种皮上,随种子一起越冬。分生孢子比较顽固,通常条件下可存活1-1.5年。同时产生的活体菌丝可在1-45℃的广泛温度范围中生长,在26-28℃时,生长最快。侵入寄主后,2-3天就可形成病斑。形成病斑后3-4天,在病斑上就可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由此而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在发病的各种条件中,主要条件是温度和湿度。从总的情况看,温度偏高、湿度偏大有利于发病。28-30℃时。分生孢子在水滴中35-45分钟的暂短时间内就可萌芽。初夏季节,如果多雨、多雾,分生孢子就

4、形成的快而且多,病害就很易流行。在浙江地区一般是5月中、下旬为盛发期,在山东地区一般是6月上、中旬为盛发期。除去温、湿度条件外,发病与寄主生育期夫系也很密切。当植株进入1-3穗果膨大期时,在下部和中下部较老的叶片上开始发病,并发展迅速,然后随着叶片的向上逐渐老化而向上扩展,大量病斑和病原都存在于下部、中下部和中部植株上。当然,肥力差、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病更重。另外土质粘重者出土质砂性强的地块发病重。  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方法:  1.品种的选择  一般早熟品种、窄叶品种发病偏轻,高棵、大秧、大叶品种发病偏重。  2.注意轮作  鉴于病原能

5、有一年以上的存活期,所以要注意轮作。一般是与非茄科作物进行两年以上的轮作。在选择育苗床时,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种子的处理  在注意从无病地块、无病植株上选留种子的基础上,对采后的种子除结合其他病害的预防,用70℃干热处理72小时法进行处理外(注意采后对种子给予一定的后熟转化期),在播前可用52℃温水、自然降温处理30分钟,然后冷水浸种催芽。  农药防治:  防治蕃茄早疫病可选用药剂南京博士邦农药杀菌剂氟菌霜霉威和咪鲜松脂铜。  常见的疫病有:辣椒疫病,黄瓜疫病,晚疫病,西红柿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  疫病:http://

6、www.nyhcp.com/News/120319044850.html  氟菌霜霉威产品详情:http://www.nyhcp.com/Products/110525024555.html  咪鲜松脂铜产品详情:http://www.nyhcp.com/Products/110525030129.htm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