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ID:18653486

大小:82.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9-19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人教版)_第1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人教版)_第2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人教版)_第3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人教版)_第4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介绍与分析作为本学科小学年段的最后部分,六年级下册根据课程标准的安排,把讨论的范域扩大到了全球,关注了一些世界性的问题。同时,也针对这一年龄段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常面临的一些问题,设计了相关单元。一、教材总体思路第一单元“与你同行”是针对六年级孩子在人际交往上容易出现的困惑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交往的规则与方法,知道该怎样与人相处。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与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是两个世界范围的话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全球的视野,思考人类与自然、人类之间该怎样相处。第四单元“再见,我的小学生活”,是对小学学习生活

2、的简单小结与回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小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整理,形成对自我成长的认同,为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做准备。二、各单元具体内容与教学建议第一单元与你同行(一)单元设计的出发点:1.此年龄段学生建立友谊和与朋友交往呈现一些特点。这个阶段的孩子交往意识较强,懂得忠诚,朋友相对固定,还出现小团体现象。但对友谊的意义、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楚。2.青春初期学生对性别比较敏感,表现出对异性的兴趣和排斥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得他们不知道怎样看待、处理男女同学的关系。3.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易与成人发生冲突。(二)单元的目的:让学生

3、学会正确交友,用正确方法处理人际关系(与同龄人、异性、长辈、周边人)。(三)单元呈现上注意选择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事例,体现新时代学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从多角度来呈现事例。同时考虑高年段学生的认知需要,增加了文字叙述量。(四)本单元构成及各课主要侧重点:1.男生和女生:青春期的异性间交往比较敏感,相互有吸引又有隔膜,因此出现怎样看待对方,怎样正确交往的问题。教材通过呈现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能够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带来的乐趣;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认识、化解

4、矛盾,学习与异性和谐相处。2.朋友之间: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会真诚对待朋友,建立健康的朋友关系。3.学会和谐相处:把交往的范畴扩大为师长和周围人。主要内容有待人处世的交往原则,怎样才能与人和谐相处,怎样积极处理相互之间的冲突。第一课 男生和女生这课主要有以下话题:“我眼中的男生和女生”“男女生交往不烦恼”“好男孩好女孩”。1.我眼中的男生和女生教材从自我认识与社会评价两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男女生的不同,形成对性别特征的认知;学会欣赏异性的价值、魅力;知道世界因不同而丰富。教学中注意问题:(1

5、)随着时代的进步,对男女性别特点也有不同的理解,教学要与时俱进,防止以陈旧的思维定式看待男女生的差异。(2)处于敏感期的学生不会当众评论异性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防止学生处于尴尬境地。(3)与低年级的区别二年级“你真棒”这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三年级“不一样的你我他”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人与人有差异,学会包容与悦纳。六年级“男生女生”从异性差异的角度,了解、欣赏异性的特点,为后面学习如何与异性交往作铺垫。2.男女生交往不烦恼本课要让学生知道异性间交往的烦恼往往是因为不同产生的矛盾,所以才需要站在异性的角度彼此理解与沟通。教

6、材展示了男女生容易出现的冲突,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性别差异是冲突的主要原因这一客观事实。同时教材引导学生研讨在交往中避免发生冲突的做法,主要是要学会理解并尊重男女生的心理差异,站在异性的角度来理解对方,以更好地与异性同学相处。如何正确看待异性,并恰当处理异性间的关系是本课难点。在引导讨论时,防止就事论事,而要从事例中分析出对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的理解与尊重。3.好男孩好女孩主要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并希望给对方一个好印象,但又不知怎样适当地展现自我的心理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在了解彼此特性的基础上,塑造积极健康的好形象。尤其是引

7、导学生认识到,真正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形象,更取决于内在的气质和良好的品行、修养。教学时对学生积极的表现需给以肯定。即使有时学生的表现不恰当,其愿望也是希望自己有一个好形象。学生此时出现的问题,是成长中必然会遇到的,是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的困惑。教学时要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困惑,共同研究分析,寻找答案的角度进行指导,避免成为对学生行为的批评。第二课 朋友之间这课主要的话题有“我和朋友”“友谊树”。1.“我和朋友”这个话题是让学生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教材通过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朋友,引导

8、学生在友谊的故事中感受朋友的重要性,并通过用诗歌和图画来表现友谊,激发情感体验,更好地感悟朋友的内涵。2.“友谊树”是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