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我国高职学制改革之探索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我国高职学制改革之探索

ID:1866027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我国高职学制改革之探索_第1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我国高职学制改革之探索_第2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我国高职学制改革之探索_第3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我国高职学制改革之探索_第4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我国高职学制改革之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我国高职学制改革之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教育类职业教育论文题目:我国高职学制改革之探索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对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有助于高职院校在学制缩短后更好地把握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实施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及专业带头人。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制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培养    《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以二年制为主,并将在两至三年内落实到位”。高职学制改革已经成为教

2、育行政部门、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共同关注并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已有250多所两年制的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涉及机电一体化、数控、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笔者称其为“三改二”)已成为趋势,这无疑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三改二”面临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以三年为主的学制已经延续了20多年,并已形成了三年学制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高职的许多问题都是在这种学制下思考和解决的。因此,将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对高职观念上和工作上的冲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由此引

3、发出一系列问题也是必然的,主要有:(1)二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怎样定位,发展方向如何。(2)高职学制缩短,必须重新构建新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课程和教材体系,从而必然引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模式的调整与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与内容的改革,考核标准的改革等一系列问题。(3)学制缩短会导致一些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趋于高度集中,出现“教学高峰”,这就对原有学校的办学条件,如师资队伍、实训场地等提出了新的要求。(4)培养周期缩短,毕业生大量增加,而用人单位对两年制高职毕业生的认可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势必会使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必须找出符合学校实

4、际的招生——培养——就业的最佳运作方案。    如何应对“三改二”挑战    “三改二”的推行是对高职院校的一场挑战,要积极地迎接这个挑战,而不能因为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心中存有种种疑虑而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三改二”涉及许多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和改革的核心问题,必须以认真、科学的态度应对。总的来说,应当采取的基本态度是:立足创新、主动适应,积极试点、慎重推行,“三、二”并举、对比实验,按需定向、搞出特色。具体办法和措施可以有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把握培养目标,找准学校定位  按照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

5、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把握,应当在对高技能人才认识的基础上拓展与下移。所谓拓展,是指结合国情,以就业为导向,更加注重向技术型与技能型“重叠带”人才的培养方向延伸;所谓下移,是指要眼睛向下,保证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岗位是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岗位,真正做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对于高职院校的定位,应按照高校分类与人才培养体系两个维度来思考,即一个维度按“教学型学院——研究型大学”框架构建

6、,有利于学校安于定位,办出水平;另一维度按“学术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构建,有利于导向明确,办出特色。显然,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应定位在“教学型与应用型”的交点上,这正对应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SICED)中的5B类教育。  鉴于对高职教育定位的认识,笔者认为,应当牢固地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指导思想。    (二)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技能与能力的培养  两年制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必须完全跳出传统模式的老框框,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采用最实用、最精炼、较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

7、应与职业岗位资格认证体系相融合;应对学生实施“双证制”;要改革现行考试制度,实行新的考试办法。要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在两年的有限时间内,教学安排必须按照突出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加以调整,重组和整合理论课程,有选择地精选理论课的内容,减少理论课的学时,加强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在学分的比重上,必须改变以理论课学分为主的安排,实践教学和获取证书要占较多的学分,素质教育也要有相应的学分;在对学生的考核上,要改变以理论课考核为主的传统做法,每学期要有专业技能的考核项目;在时间分配上,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40%~50%

8、之间;在具体安排上,大致可按“1+0.5+0.5”三阶段模式进行,即第一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三学期以技能要求和获取证书为目标,结合专业理论的学习,第四学期下企业顶岗实习。素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