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常用诊法课件

温病常用诊法课件

ID:18751853

大小:1.24 MB

页数:133页

时间:2018-09-22

温病常用诊法课件_第1页
温病常用诊法课件_第2页
温病常用诊法课件_第3页
温病常用诊法课件_第4页
温病常用诊法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病常用诊法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温病诊法运用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收集到进行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所需要的资料,从而为确立正确的诊断提供依据。通过对各种诊法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分析,可以确定温病病因、判断病证性质、明确病变部位、了解邪正消长,分析病变趋势,从而为正确分析病证的病机提供可靠的依据。一、温病的特色诊法——辨舌验齿、辨斑疹白。(一)辨舌辨舌是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来判断病证的性质。舌与心、肝、肾、脾、膀胱、三焦等有许多经络相通,使舌与全身各脏腑密切联系起来,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同时,人体气血津液的盈亏

2、情况也可以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正如吴坤安所说:“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毕形于舌。”由于温病的发展变化较快,而舌象对病情的反应较敏感,能较及时地反映病情,所以舌诊对温病的诊断尤为重要,有“杂病重脉,温病重舌”之说。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在温病过程中,有时脉象的变化也有特殊重要的诊断价值,所以还应舌脉互参。1、辨舌的意义舌的状态对于温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温病的病理变化迅速,温病过程中的脏腑虚实、气血盛衰、津液盈亏、邪正消长、病情轻重、病位浅深、预后好坏等情况,往往都能在舌象上反映

3、出来。具体地说,辨舌的临床意义有以下几方面:(1)区分病邪类型;(2)分析病机证候;(3)判断病情传变;(4)指导立法用药。2、辨舌苔主要观察舌苔的色泽、润燥、厚薄等。温病舌苔的变化,主要反映卫分和气分的病变。(1)白苔白苔有厚、薄之分。薄者主表,候卫分之邪,一般见于温病初起,病变尚轻浅。厚者主里,候气分之邪,多因于湿热为患。右为正常之白苔。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为外感温邪初袭人体,客于卫分的征象。多见于风温病初起。风寒表证也可见薄白苔,但质地润泽、舌色正常,且恶寒较甚而无汗,与风热表证不同。苔

4、薄白而干,舌边尖红:比苔薄白欠润者更为干燥,而舌边尖呈红色。系表邪未解,肺津已伤。为温病表邪未解、肺津已伤的征象。多见于素体津液亏损而外感风热者,或感受风热病邪较重而津液耗伤者;或见于燥热病邪侵袭肺卫者。苔白厚而粘腻多伴见口吐浊厚涎沫,其苔白厚布满全舌,垢腻润泽,其上多有粘涎附着。为湿热相搏于气分、浊邪上泛的征象,多见于湿温病湿重于热阶段,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证。苔白厚而干燥:为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亦主胃燥气伤、气不化液之证,即胃津不足不能上承,而肺气又受伤,气不能化液,故舌苔白厚而干。

5、苔白腻而舌质红绛:一般属气分病变,为湿遏热伏之征象,是由湿热病邪在气分,湿邪阻遏而致热邪内伏不能外达所致。此外,热邪已入营分而又兼有湿邪未化者也可见到此种舌象,同时在临床上会有营分证的其他表现,应结合全身表现进行鉴别。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为湿热秽浊郁闭膜原的特有舌象,其病变一般虽仍在气分,但传变甚快而病多凶险,多见于湿热性质的温疫病。其舌上苔如白粉堆积,满布无隙,滑润粘腻,刮之不尽,舌质则呈紫绛色。白苔如碱状:为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之征象。其舌上苔垢白厚粗浊而板滞,状如石碱,多见于湿

6、热性温病。白砂苔:又名水晶苔,其舌苔白而干硬如砂皮,扪之糙涩。系邪热迅速化燥入胃,苔未及转黄而津液被灼的征象,属里热实结之证。白霉苔:表现为满舌生白衣,或蔓延到颊颚等处,有如霉状,或生糜点,或如饭粒样附着,或如豆腐渣样,刮之易去。为秽浊之气内郁而胃气衰败之征象,预后多属不良。常见于温病患者久治不愈,胃气大伤,或滥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者。但在小儿见有类似上述表现,而非出现在温病中,多属鹅口疮,不与白霉苔同例。白苔主表、主湿:白而薄者主表,白而厚者主湿;白而润者主津未伤,白而燥者主津已伤;白而厚浊

7、粘腻者主湿痰秽浊,白而干硬粗糙者主里热实结。在温病过程中见白苔者,一般病情多较轻,预后也较好。但白苔中的白砂苔、白霉苔却为危重证的表现。此外,还要结合舌质状况,如苔白如积粉又见紫绛舌质者,主瘟疫凶险之证。对这些特殊的白苔表现,在诊断病情和判断预后时应予注意。(2)黄苔:温病中的黄苔多数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从白苔转化而来,一般是邪热进入气分、里热已盛的重要标志。在临床上,黄苔也有厚、薄、润、燥之分,同时还应观察是否兼有白苔,并与舌质情况相结合。一般来说,苔黄而薄者病势较轻浅,苔黄而厚者则病势较深重;

8、苔黄而润泽者津伤不甚,若腻者,多提示湿热内蕴,苔黄而干燥者则多为津液已伤。薄黄苔:苔薄黄而不燥者,为邪热初入气分,里热不盛而津伤不著;如苔薄黄而干燥,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黄白相间苔:指黄苔微带白色或有部分白苔未转黄色。其中有邪热已入气分,但表邪尚未尽解所致,其苔一般较薄而干燥;也有黄白相兼而较厚腻之苔,其白色为湿甚之象,黄白相兼是湿热开始化热所致,属邪在气分而非表邪未除的表现。苔黄干燥:苔老黄燥裂:指苔色深黄,焦燥起芒刺,苔有裂纹。多为阳明腑实证之征象,并可伴有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或热结旁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