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已排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已排版)

ID:18856472

大小:23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25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已排版)_第1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已排版)_第2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已排版)_第3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已排版)_第4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已排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已排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填空题1.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2.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3.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内容。狭义的文化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4.社会调查

2、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等。5.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6.直到奴隶社会的科学中心转移到(古希腊)之后,才逐渐产生了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经验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7.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西欧),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8.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经验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的社会政治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德国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

3、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各个阶级、各个派别的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系统化、学科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数理化)倾向日趋明显,推动了社会调查研究向(定量化)进步。10.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11.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三是(追踪研究)。1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13.普查一般分为(一次性普

4、查)和(常规性普查)两类。14.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和(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15.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个案)说明(总体性质)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即典型调查。16.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准备。17.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18.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

5、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调查方法和(间接)调查方法。19.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防止(只重现象)或(只重理论)这两种倾向。20.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21.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变量)、命题和(假设)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22.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两种。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都是后者。23.(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

6、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而(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2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25.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26.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27.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试调查)三种。28.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29.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

7、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后者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30.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31.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它一是指(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32.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33.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是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34.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

8、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35.(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36.在现代社会中,抽样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主要类型,即抽样调查。37.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律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