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抗战 展望未来

回顾抗战 展望未来

ID:18877071

大小:9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4

回顾抗战 展望未来_第1页
回顾抗战 展望未来_第2页
回顾抗战 展望未来_第3页
回顾抗战 展望未来_第4页
回顾抗战 展望未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顾抗战 展望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回顾抗战,展望未来【内容摘要】我们通过回顾抗日战争的爆发,过程和最终的胜利,重点分析了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方针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并总结了反思抗日战争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启迪和责任。【关键词】: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民族凝聚力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引言】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广袤的土地上经历了一场惨烈而悲壮的浩劫。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在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时候,各阶层、各地区的人民联合起来,团结一致,不怕牺牲,殊死拼搏,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正文】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是偶然的,而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一场非正义战争。

2、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困难而制定的大陆政策;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冲击,为摆脱困境,决议扩大侵略战争,同英美法争夺世界霸权。当九一八事变的枪声打响中国的时候,国民党面对日本的大举侵略却是一再退却,蒋介石非但不顾及水深火热中人民的呼吁,竟提出“囊外必先安内”的愚蠢对策,非但不联合抗日,还骨肉相残,全然不顾及民族的安危。中共中央发布体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自卫战争。后来,日本又制造华北事变,此时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当时北平数千爱国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的口号。“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国民党的投降妥协政策。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式下,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逐步由“反蒋抗日”的政策转变为“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

4、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5逼蒋抗日”。1939年12月12日,爆发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开始了向国共合作抗日新时期的过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虽然当时共产党的抗日力量还显得很弱小,但是党的领导人能够正确的估量自己的实力而采取正确的战略措施,而不是一味的硬拼,避免了盲目抗战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这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也证明了这一点。1937年卢沟桥事件的爆发,中国抗战进入了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

5、宣言》,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这时,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但国内的阶级矛盾仍然存在。在抗战战场上,主要分为两个战场:一个是有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两一个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互相配合,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在抗战前期,日本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攻击目标,国民政府实行了若干有利于抗战的政策,对于抗战初期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与共产党的抗日救国纲领相比,它仍然是一个不彻底、具有两面性的纲领。在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国民党的对日作战还是比较努力的,国民党军队的广大军兵在优势装备的日军前,表现了保卫祖国的献身精神,在客

6、观上有利于敌后解放区战场的开辟。但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战局非常不利,除了台儿庄战役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这是敌强我弱力量对比的结果,也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片面的抗战路线,在军事上采取单纯的防御战略方针有关。国民党是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对待抗日,力图使抗战不损害他们的统治地位,因而不敢彻底发动群众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实行片面的抗战。共产党在抗战前期,中共的敌后战场也积极配国民党作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的对内政策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渐转变为消极

7、抗战。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

8、ieve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