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

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

ID:18891870

大小:4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0

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_第1页
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_第2页
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_第3页
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_第4页
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戲劇的比較研究一、中西戲劇的起源─祭祀1、中國戲曲的起源《呂氏春秋‧大樂》記載了融原始詩歌、舞蹈、音樂三位一體的原初民的最初表演: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這是指這種歌舞共分八段,每段有一個確定的內容。第一段載民即指初民,是歌頌自己的祖先。第二段玄鳥,即指中國古代商族的圖騰,表現了先民對本氏族圖騰的崇拜。第三段遂草木,是祈求上蒼讓草木蓬勃生長。第四段奮五穀,是指努力種植五穀。第五段敬天常,即表示對上天的崇拜和敬仰。第六段建帝功,歌頌天帝或是人類向部族首領的功績。第七段依地德

2、,是感謝天帝或大地生長出萬物的恩德。第八段總禽獸之極,是祝願飛禽走獸大量繁殖,以提供人類更豐富的食物。很明顯,八段表演都帶有原始祭祀的性質。  明代楊慎《升庵集》卷44中明確指出巫覡一歌舞一戲劇。這一中國戲曲的歷史發展,歌舞作為從宗教儀式到獨立戲劇的一個中間環節,正是一個過渡,由於歌舞表演的目的相對原始宗教儀式而言已發生了重大變化,由娛神為主而逐漸變為娛人。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上古至五代之戲劇》也進一步論證這種原始歌舞是「樂神人」的,即對人也有愉悅作用。劉師培在《原戲》對戲劇與上古歌舞的關係中分析,提到情節、動作、人物戲劇構成的三個基本因素。在中國周代的歌舞中已經出現了。與西方戲劇相

3、比,中西戲劇的起源,都由原始宗教儀式演化而來的,最早的基本功能就是祭神。2、西方戲劇的起源  從詞源上來看,在希臘文中,悲劇(tragedy)的原意是山羊之歌。而喜劇(comedy)原意則是「狂歡遊行之歌」。由此,亞里斯多德在《詩學》裡說:「悲劇起源于酒神贊美之歌的序曲,喜劇起源於下等表演的序曲。」溯其始皆源於對酒神狄奧尼索斯的祭司活動。他也是掌管萬物生機之神。為了祈禱和慶祝豐年,古代希臘人在春秋兩季都要舉行酒神祭祀。從公元前七世紀起,這種祭祀已經流行在許多城市。人們搭起了祭台,將狄奧尼索斯神像供奉在神壇上,擺上宰殺的山羊為供品;然後身披羊皮,頭戴羊角的羊人歌隊開始演唱山羊之歌,贊頌

4、酒神的生平事蹟。起初,這種演唱只采取詠唱的形式,有頌唱、合鳴、對唱等。有雙管簫等樂器伴奏。後來增加了表演內容,來模擬現實中的場景,添加了動作表演和演員。這種對唱和裝扮結合起來,綜合形式就是悲劇的濫觴。表演內容也不挶限于酒神,而是擴大到其他神祇和英雄故事。羊人裝扮也根據內容裝扮成其他各類人物。角色的增加,孕育了對話和戲劇的充實,戲劇的基本元素已齊備,正式的戲劇誕生了。由於狄奧尼索斯在古希臘神話是一位死而復活的神話人物,因此,人類早期的這種祭祀活動便成為悲劇的最早源頭。而喜劇也源於對酒神的祭祀活動。祭酒神的活動逐漸演變成一種盛大的節日,有盛大的宴會和歡樂歌舞的遊行表演,這是喜劇的雛型。在

5、希臘文中,喜劇(comedy)的原意正是歡遊行之歌。由此,亞里斯多德才會有如上述的定義。(92420043/國三甲/謝博霖整理)(一)、西方戲劇的寫實性1.亞里士多德以為:悲劇是對行動的模仿,這種模仿是透過行動中的人物進行的2.古羅馬文藝理論家賀拉斯在其《詩藝》中奉勸詩人「到生活中到風俗習慣中去尋找模型」3.莎士比亞也堅持「藝術模仿自然」4.俄作家契訶夫也是一再強調戲劇要真實反應現實生活要表演真實的生活和真實的人。5.就舞台表演而言:表演以真為美,追求喚起觀眾某種「生活的幻覺」的效果。…在西方,演員就是把假戲當真演,就是要讓觀眾產生真實的感覺。頁四‧6.西方在十九世紀末,法國戲劇家讓

6、‧柔璉正式提出「第四堵牆」說,認為舞台前沿座是一垛四面牆,它對觀眾是透明的,對演員是不透明的。(9242002/國三甲/王彥凱整理)除此演出規定情節、時間、地點必須保持一致,也就是表演的時間與表演的事件時間要一致,一個戲劇必須要在24小時內完成。這就是著名的「三一律」,這一點,我們後面會以專章討論。*中國戲劇的寫意性-神仙關於中國戲的寫實性,顯著和上述西方寫實性有所不同;楊絳在《李漁論戲劇結構》一文中舉了《西廂記》第一卷第一折的例子來說明中國戲劇的這一特點。作品中崔夫人、鶯鶯等上場時,戲台上是普救寺西廂的台子。夫人等下場,張生上場,台上就是將近京師的半途;說話之間,又變成了城中狀元訪

7、客廳。張生下場,法聰上場,台上又變成了普救寺方丈,張生上場和法聰說著話,台上是上方佛殿,又是下方僧院,又是廚房,又是羅漢堂。只在一折之內,觀眾就隨著演員的唱詞遍歷了許多地方。中國戲曲的特點是表現性格時不能離開程式,任何演員都必須使用一定的程式表現性格。演員的所有動作,所有喜怒哀樂和感情變化,都有一定的程式;不能隨心所欲。進門後關門,要上閂,要開閂,再開門。進門時的抬腳然後踏入,出門也要抬腳踏出,否則就要有一個絆門踉蹌跌出的動作。西方戲劇在舞台是實的,不換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