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第二名,即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後外派云南任丽江知府。

甲第二名,即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後外派云南任丽江知府。

ID:18916938

大小:1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1

甲第二名,即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後外派云南任丽江知府。_第1页
甲第二名,即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後外派云南任丽江知府。_第2页
甲第二名,即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後外派云南任丽江知府。_第3页
甲第二名,即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後外派云南任丽江知府。_第4页
甲第二名,即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後外派云南任丽江知府。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第二名,即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後外派云南任丽江知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蒙藏報編輯-左霈的生平基督教與漢蒙研究-圓桌會議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夏其龍2011/07/29左霈左霈(1875年-1936年),字雨荃,經廣州應元書院的培訓,以正黃旗漢軍廣州駐防的身份,趕在清朝取消科舉制度前一屆(1903年)於殿試考取了第一甲第二名(榜眼)的成績。他授翰林院編修三年後,晉升翰林院修撰,因而進入政府的官僚架構。但在1909年攜眷前往雲南省楚雄府任知府途中,因母親病逝丁憂守制而未到任左振:左霈-日記詩文摘編,2010年三月。。兩年後回北平候差時,卻正碰著了清朝滅亡的日子。民國元年(

2、1912年)他由剛成立的蒙藏事務局派往白話《蒙藏報》任職民國2年,蒙藏事務局增設辦報處,出版《蒙文白話報》、《藏文白話報》以及《回文白話報》。資料來源:楊嘉銘(台北教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蒙藏委員會顧問):蒙藏委員會之設置與初期體制變革,《蒙藏季刊》‧第十八卷 第二期20-38,工作包括寫小說、雜俎、論說等。但不足兩年,報館便停辦。半年後報館再辦,左霈被任總編纂兼經理。但報館於一年後又再停辦。由撰稿至獨當一面主理報館這四年間,左霈兼任教於蒙藏學校(1913年4月10日),亦以律師身份營業(1913年4月25

3、日)及任清史館名譽協修(1914年9月15日)等職,可見報館的工作並不吃重,亦表示民族間文化溝通的工作並未認真受到重視。蒙藏報停辦後,左霈為了維持生計,又先後在蒙藏學校外增多了幾項教職。1916年8月任崇德學校教員,同年10月兼任篤志學校女生教職。從此他便奔走於崇德、篤志、蒙藏三間學校之間,但到了1917年11月便辭了篤志的講席,1918年2月便辭了崇德的教席,同年8月也放棄了培華女學校教職,加入清華學校任中史教員。最後在1922年5月蒙藏學校停職時,他要到學校索薪。拖到1923年4月他便正式辭退了蒙藏學

4、校的教席,只在清華任教。民國十七年(1928年),民國政府建都南京,清華改組,左霈的聘書作廢,於是他離開中國全家赴香港生活。左霈自幼接受科舉制度,成功地獲得清朝的功名後,卻遇到改朝換代的命運。當時,他於日記上記載了1912年剪辮的心情,也算是心理上與清朝劃清了界線。幸好身為八旗漢軍與蒙藏民族有些關連,可以在民國初期獲得一份蒙藏局邊旁的差事,從事出版和教育的工作。他接受新知識,習時務,學英文,自修法律,最後要適應時代,成為新式學堂的教員。這種結果一定與他當初上京會試時的鴻圖大計有很大的距離。他在宗教信仰上由

5、傳統的逢年逢節拜神祭祖,劃符驅鬼的信仰到最後領受天主教洗禮,又是人生另外的大變化。這件事肯定與他在香港的教會學校聖士提反書院任教,及女兒進教作天主教徒有關。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左霈病逝於香港,享年六十二,安葬於跑馬地天主教墳場。蒙藏報左霈在民國初期任職的《蒙藏報》,為蒙藏事務局發行的刊物,目的是改變清朝對蒙藏族的政策。滿清皇室以少數族群統治多數民族,優待蒙藏以牽制漢族,以及分封諸蒙以防止串連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清代蒙古盟旗制度建立的意涵:一種「天下體系」觀念下的國際政治制度創新,《蒙

6、藏季刊》‧第十九卷 第四期,34-49。清一代的政策是嚴禁蒙藏人與漢人文化接觸,嘉慶二十年更禁止內外蒙古建造漢式房屋,道光十六年准蒙人以蒙古字義命名,不須取用漢人字義,咸豐三年更通諭各蒙古部落只學習蒙文不可學習漢字,光緒二年奏定蒙古公文呈詞不得擅用漢文(馬大正主編:民國邊政史料匯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第20册.蒙藏新志--頁546-547)。清朝滅亡後,孫中山在《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言》中指出“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

7、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刊行,《臨時政府公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影印初版),第一號,頁4。。出版《蒙文白話報》、《藏文白話報》以及《回文白話報》就是作為進一步溝通漢、滿、蒙、藏文化的工具。左霈身為八旗漢軍的儒家子弟,又剛在北京求職,正好盡這文化溝通的職責。至於報館於短短四年後便停辦,這是國民政府於1929年在南京成立前,這段時期對蒙藏方面的政策,實在只作了羈糜敷衍的作用,並未能認真推進蒙藏人民的教育及文化溝通(馬大正主編:民國邊政史料匯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第2

8、0册.蒙藏新志--頁546-547)。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成立蒙藏委員會,並設有附屬機關,其中包括蒙藏旬報社,後改為蒙藏月刊社,繼續這出版工作(馬大正主編:民國邊政史料匯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第19册.蒙藏新志--頁208)。蒙藏事務局出版蒙藏報的蒙藏事務局,成立於民國元年七月。其總裁為第二等官員貢桑諾爾布貢桑諾爾布(1872-1931),字樂亭,號夔盦,喀喇沁第十二代親王,兼卓索圖盟盟長。民國元年8月25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