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轨时期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

中国转轨时期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

ID:18918412

大小:40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25

中国转轨时期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_第1页
中国转轨时期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_第2页
中国转轨时期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_第3页
中国转轨时期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_第4页
中国转轨时期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转轨时期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转轨时期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高铁梅/刘玉红/王金明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标题注释】本文得到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资助,批准号:01JAZJD790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项目号:70171019。【作者简介】高铁梅,女,1951年生,东北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教授(大连 116025);    刘玉红,女,1978年生,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023);    王金明,1975年生,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博士研究生(长春 130023)。

2、【关键词】通货紧缩/总供给曲线/产出缺口/非对称效应/TARCH模型/可变参数模型    中国近年来出现的通货紧缩有着复杂的背景,既与处于市场化转轨过程有关,又与体制上一些特殊因素有关。本文试图利用TARCH模型和变参数模型从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的非对称效应、货币原因、总供给曲线和产出缺口,以及消费需求、企业效益对物价的影响等多个视角定量分析和探讨中国转轨时期经济高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的原因。        一 引言    从1996年实现“软着陆”以来,中国经济从通货膨胀的高峰入了通货紧缩的低谷。

3、但物价指数并不是一直在谷底徘徊,还是出现了向上波动,而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还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见图1)。近年来,政府一直将克服物价低增长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目标,但中国经济仍未能摆脱通货紧缩的阴影。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讨论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1)社会总需求不足(注:樊纲:《克服信贷萎缩与银行体系改革——1998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1999年展望》,《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以及农民收入缓慢等因素的影响减少了需求(注:张新

4、泽等:《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的物价低位运行和货币政策指标调整》,《金融研究》2002年第11期。);(2)由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注:胡鞍钢:《我国通货紧缩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谢平等:《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企业经济效益低下(注:余永定:《打破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经济发生阶段性过剩,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竞争不断拉动价格下降(注:张新泽等:《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的物价低位运行和货币政策指标

5、调整》,《金融研究》2002年第11期。);(3)货币供应量增幅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以及存款的超常增长和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相对缓慢(注:范从来:《供给冲击、价格总水平下降与货币量紧缩》,《金融研究》2002年第4期。);(4)由于核算性偏差和体制性压抑(主要是价格管制性因素和市场准入壁垒)造成了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严重扭曲(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核算性扭曲、结构性通缩与制度性障碍》,《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5)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所不当,政策调整滞后(注:吕江林:《

6、我国通货紧缩的政策成因》,《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6)生产率提高降低了成本,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注:张新泽等:《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的物价低位运行和货币政策指标调整》,《金融研究》2002年第11期。)。这些观点极具理论和实践价值,但是大多数学者是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理论上进行阐述,虽有少数学者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也是采用比较简单的固定参数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描述非对称冲击的TARCH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物价波动的非对称效应,同时从货币供应量M[,1]和

7、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来分析通货紧缩的货币成因。进一步地,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生产函数、产出缺口等推导出扩展的总供给曲线,采用可变参数模型估计出中国近年来动态的总供给曲线,还估计了消费需求、企业效益对价格影响的可变参数模型,力图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深入探讨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统计月报》、中经网(www.cei.gov.cn)    图1 消费物价指数(实线)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虚线)        二、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的非对称效应分析及通货紧缩的货币原因 

8、     (一)TARCH模型    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关于扰动项ε[,t]的假定是零均值,同方差和序列不相关,但是对经济时间序列而言,这种假设很难满足。在经济时间序列数据中,会出现预测误差ε[,t]的条件方差σ[2][,t]与ε[,t-1]存在某种相关性的情况。为了刻画这种相关性,1982年Engle提出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AutoregressiveConditionalHeteroscedasticityModel)。1990年Zakoian和Glosten,Jafanath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