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

ID:18996366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7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_第1页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_第2页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_第3页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_第4页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以内江市东兴区龟山村砖厂为例      摘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农业与非农产业两篇文章一起做,乡镇企业恰好是连接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一条有力的纽带。因此,我们特地走访调研家乡农村发展较好的乡镇企业——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柳桥乡龟山村砖厂,了解龟山村砖厂的发展历程、未来规划、人才、利润等情况,以期推广并完善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乡镇企业  龟山村砖厂  发展过程  经验  教训                                                    1.前言  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

2、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要破解“三农”难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农业与非农产业两篇文章一起做,乡镇企业恰好是连接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一条有力的纽带,对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民富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作为中国农民一大创举的乡镇企业,20多年来究竟有着怎样的发展足迹?对农村的作用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进程中,乡镇企业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在哪里?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了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龟山村砖厂进行采访实践。  现将社会实践的资本资料概括如下:   社会实践的参加者: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新闻0902学生:邓沛   华北

3、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核电0901学生:张彬茂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科0910学生:王道佳   时间:2011年2月5日       2011年2月17日   地点: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柳桥乡龟山村   实践方式:实地采访、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采访对象:龟山村主任          龟山村副主任         王良甫(龟山村砖厂创建者)         冷先生(1994年—2005年为龟山村砖厂员工)         王先生(从砖厂创办至今为龟山村砖厂员工)   实践目的: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丰富创业储备,增强自身实践能力,为乡镇企业未来的发

4、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主要内容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2.1龟山村及龟山村砖厂的简介        龟山村 

5、 其隶属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柳桥乡。其现有面积2000多亩,据2010年人口普查,村内共有1680个村民。其主要农产品有豌豆、油桃、生菜、莴苣,村内资源有氟镁石、锌、镁盐等。目前,该村发展起了8个养鸡大户、10个养鱼户,还开办了龟山村砖厂及龟山村砖瓦厂。    龟山村砖厂  其于1985年由该村生产队队长之一王良甫兴办。20世纪90年代,一度成为内江地区的领头乡镇企业,并分别在重庆、泸州、南充、资阳联办4个砖厂,期间经历了4个兴衰阶段,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改造。      2.2调查结果      笔者就人才、利润(成本)、收入、改制等方面的问题对龟山村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

6、调查,具体走访了龟山村砖厂,以下是砖厂发展的具体状况:      1985—1988年:砖厂兴起时期        20世纪80年代初,龟山村生产队队长之一王良甫(74岁)意识到中国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于是在村民都一心务农,国家还未发展私有经济时,王良甫便开始带领村民搞承包,很快,王良甫带领的生产队发展成为龟山村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大队。      1985年,王良甫集资10万元兴办起砖厂,当地农民争先恐后投资加入砖厂,最终砖厂招了员工七十余人。据王良甫介绍,在当时外出打工的人寥寥无几的情况下,砖厂的主要劳动力为16—30岁的年轻人。柳桥砖厂的兴起,使得一部分以前只顾务

7、农的农民成为了工人,他们上班时间时便上班,闲暇时便务农,在当时可谓“新兴农工族”。砖厂一名普通员工月工资60~70元,而当时比较体面的职业教师月工资也就三十多块钱。      “1985年时,一匹砖的成本价为4分钱,卖6.5分钱,我们净赚2.5分钱。”王良甫告诉我们,“我们办砖厂不到3年就收回了全部就收回了全部本钱。”      1989年—1994年:砖厂飞速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王良甫办的砖厂规模空前,此时也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高峰期。1989年,柳桥砖厂的设备由吊丝窑变为了隧道窑。1990—19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